[轉錄][文章] 天下雜誌--別當直昇機父母(下)

看板NTNUCH93C作者 (為你,千千萬萬遍!)時間17年前 (2007/04/18 21:28), 編輯推噓2(202)
留言4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share 看板] 作者: savagemomo (陽光清亮) 看板: share 標題: [文章] 天下雜誌--別當直昇機父母(下) 時間: Sun Apr 1 22:57:30 2007 此外,下一代的身心健康,也被過度焦慮的直升機父母忽略。 私立愛德幼稚園午餐時間,三到六歲的小朋友安靜坐著吃飯,今天的主食是飯、青菜以及 豬肉塊,有小朋友看到這些食物直說不喜歡。 「孩子吃太精緻的食物,甚至吃水果一定要果汁機打過,」汪慧玲認為,這都造成孩子咀 嚼不足、牙床長得不好。(註:這也是兒童牙齒矯正比例升高的原因之一) 最新一期《康健》雜誌針對國小四到六年級學童進行身心健康調查,結果發現有四成六的 學童沒有正常排便的習慣,其中有五成三以上的學童十點後才就寢。孩童明顯缺乏良好的 生活習慣。 但當問及家長晚睡的定義時,家長認為十一點到十二點後才叫晚睡。父母健康觀念的薄弱 ,已徹底影響孩子為未來的人生儲備體力。 二○○六年七月一日,瑞士籍人類學家大衛.史格納(David Signer),以〈台灣的愛與 寂寞〉(Love and Loneliness in Taiwan)為題,於荷蘭報紙《Trouw》發表他停留台灣 兩星期的感受,文中談及台灣人的教育觀,直指核心。史格納寫著: 世界好像沒有一個地方的孩子,睡眠像台灣孩子那麼少。不少台灣人把自己稱為「pm people」(夜行人)。大部份資訊科技產業的人在晚間工作,因為這剛好是歐美客戶的白 天時間。 「pm people」的孩子和他們一起熬到午夜,一起吃東西、看電視、玩電玩。但是和大人 們相反地,孩子又必須在早上七點起床……。 一位外國人類學者竟透徹剖析台灣父母對孩子生活教育的忽略。 進校園輔導學生十餘年的光寶文教基金會的認輔志工團召集人吳銀玉觀察,這代父母和上 世代最大的差異是:雙薪、工時過長。 怕他不再愛我 家庭情況較好的,則是全職媽媽陪伴,父親角色經常缺席。 白天,雙薪父母把孩子交給學校與補習班,晚上八點或十點,各自拖著疲累的身體回到家 ;忙碌父母內心的愧疚,使他們對小孩生活習慣的建立,先行繳械。 在學習上,父母花錢請補習機構代替父母監督;但生活上,忙碌的父母為表達愛,又變身 成為不敢要求、沒有原則的「好朋友」。 父母的忙碌造成「教養的空窗」。 一位職業婦女母親原本規定孩子每天玩電腦時間不超過一小時。但實施不到幾天,就因就 讀小學高年級的兒子鬧情緒不說話,她決定投降。「怕拿走孩子的電腦,他便不再愛我, 」她的語氣聽來沮喪。 ■新校園: 國民教育失能、親子關係緊張 直升機父母帶來的影響,不僅發生在家庭,也影響到校園。 民國八十三年開放師資多元,修滿大學教育學程二十六個專業學分就可進國中教學、四十 學分就可教小學。在教育界二十八年的校長蔡秀媛感慨,師資培育多元化後,國中小教師 專業不足,地位一落千丈。師資結構改變教學現場,而直升機父母的增加也帶來校園的質 變。 一九九四年的四一○教改後,權力下放,家長積極進入校園;兩千年初期,台灣各縣市陸 續明文規定家長會參與校園行政的權利。 都會區家長對學校的參與尤深。不少明星學區的家長具備「三高」(高學歷、高收入、高 位階)條件,家長學經歷優於老師是普遍現象。 一位校長無奈說,「許多高學歷父母好像認為,只要曾當過學生、念到博士,就懂教育。 」 家長力量有多大,看校園「愛爸愛媽」(愛心爸爸與愛心媽媽)志工團就知道。 以往的校園只有老師與學生,現在,校園裡不但有家長會的辦公室、從早到晚還可看見愛 媽們在學校各角落幫忙。 以敦化國小為例,愛媽有三百多位,比老師人數還多;家長們為了確保孩子的安全,還出 錢聘請七位保全,上課時在校內巡守。 目前許多國中小,每班多有家長代表、家長召集人,就像另一個正式組織,協助班級、學 校運作。從班遊、校遊、學校制服設計、營養午餐的監理,都由愛爸愛媽協助。 師權低落,親權高張 原本老師、行政、家長三種力量是要在教育專業、行政專業、家長愛的力量陪伴下,協助 孩子健全的成長。但現在三方卻互不信任,不乏家長過度介入,凌駕學校事務。 位在中科院、中研院、台灣大學附近的國中小校長、老師,都經常抱怨這些三高的「家長 很難伺候」。家長介入老師的考題、教學方式,成為老師的上級指導。 去年底,零體罰規定納入教育基本法,三讀通過。台北市教師會理事長柯文賢認為,家長 力量興起,動輒挑戰老師權威,不少老師為了避免麻煩,如今只教不管。 這些都促成教師的退休潮。民國九十年,公立國中小退休教師不到七千人。退休人數在九 十三年達高峰,超過九千人。五年下來,已有四六七九三名國中小學教師退休。 師權的低落、親權的升高,使教育體系兩股最大的力量互不信任。 台北市民族國中校長姚榮華經常遇到父母說,「升旗是多餘的,不要去晒太陽,在教室溫 書多好」;也有家長要求,校外教學時學生不得穿制服,否則要打憲法官司。 內外在競爭與不確定的環境,造就了直升機父母,而直升機父母又回過頭對教育體制加壓 。這樣的惡性循環,四十六歲的台灣杜邦總裁陳榮二感受最深。 陳榮二相信行行出狀元,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秉賦;但他的小兒子在升上國一那年,曾有長 達四個多月的時間,無法進教室,只要一被拖進教室就口吐白沫,臉色發白;陳榮二的妻 子還因過度自責,從五十公斤瘦到三十五公斤,家庭曾陷入危機。他尋訪中西名醫,都查 不出原因。他猜測可能當時兒子是不適應國中的升學壓力。 雖然小兒子在四個月抗爭後,終於回歸常軌,但他幾乎快失去兒子與妻子的痛苦,讓他見 識台灣教育制度,如何創造出焦慮的親子。 「當台灣的父母和孩子真是太苦了,」這位管理七百多人的總裁談起往事,還心有餘悸。 ■新價值: 找到屬於孩子自己的成功 直升機父母就像啟動教育食物鏈的改變,父母的觀念改變了老師的態度,老師態度影響孩 子的動機。 國民教育的功能萎縮了,而家庭親子關係也變得緊張了。 研究發現,過度焦慮的直升機父母,也容易養出焦躁的小孩。 美國孩童發展研究中心指出,直升機父母經常會因孩子的成功或失敗,而有過度的憂傷、 哭泣,有較多負面的想法、較少的愉悅與生活滿意度。 因為直升機父母不經意會愈飛愈快速、愈管愈多,深怕一減速,就摧毀自己與孩子的人生 。 這是一場價值之戰。直升機父母被困在一種愛的陷阱裡。誤以為愛孩子,就要為孩子掃除 一切人生的障礙、幫孩子成功;其實,愛的價值是在幫助孩子找到重要價值。 「我們的痛苦源自沒有真正接受自己的孩子,」陳榮二認為。一旦堅信孩子都是獨立的個 體、都有其價值,父母就能學會接受與放下。全國家長聯盟裡,所有的家長寫下他們共同 的反省: 當孩子誕生時候, 我們就曾承諾要愛他一輩子, 但,我們真的這樣做了嗎? 教改十年,台灣創造了一大群「直升機父母」,在這個關鍵時刻,該是父母與社會回頭自 我檢驗的時刻。 【天下雜誌368期 別當直昇機父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26.203.181 ※ 編輯: savagemomo 來自: 125.226.203.181 (04/01 22:58)

04/01 23:03,
請問這個月的?
04/01 23:03

04/01 23:09,
04/01 23:09

04/01 23:13,
好文章,我讀完了,同時將文章收藏!
04/01 23:13

04/01 23:30,
04/01 23:30

04/01 23:36,
不知道這些父母如果看到這篇文章會怎樣
04/01 23:36

04/01 23:52,
好文推
04/01 23:52

04/01 23:54,
原本就比較焦躁、緊張的家長 看見這篇文章又會怎麼想 唉
04/01 23:54

04/01 23:58,
夾在中間的這一代..受影響期待最深卻又不被看好的這一代..
04/01 23:58

04/01 23:59,
感觸真的深..很多都是之前想過的..可惜總是說服改變不了長輩
04/01 23:59

04/02 00:00,
世界..尤其是台灣就是這樣運作的..看著受影響更深的下一群..
04/02 00:00

04/02 00:02,
借轉
04/02 00:02

04/02 00:01,
希望自己不要被扭曲的價值觀同化.有美好的希望.只能這樣想著
04/02 00:01

04/02 00:06,
請人苯來教孩子才會有前途~
04/02 00:06

04/02 00:09,
我後媽就是這樣對我弟(她不甩我)~可是我弟現在很廢呀XD
04/02 00:09

04/02 00:10,
現在很多家長都這樣,我家就有一個機車到很很丟臉的 > <
04/02 00:10

04/02 00:28,
好文推
04/02 00:28

04/02 01:50,
好文 推
04/02 01:50

04/02 04:36,
好文 推 希望自己為來也不要落入這種陷阱
04/02 04:36

04/02 12:28,
深為老師有感而發推
04/02 12:28

04/02 20:25,
推 借轉
04/02 20:25

04/03 19:13,
還好我是在放縱的家庭~
04/03 19:1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7.198.115

04/18 21:43, , 1F
唉 真是太推啦 不過我們鄉下這邊的家長還好 大多數對小孩
04/18 21:43, 1F

04/18 21:44, , 2F
打的罵的都OK 還會一直要妳嚴一點 小孩抗壓性也強 有禮貌
04/18 21:44, 2F

04/18 21:49, , 3F
感覺天下雜誌還滿中肯的 話說自從當了老師後 不少親戚跟我說
04/18 21:49, 3F

04/18 21:50, , 4F
不要去動學生 可見其實很多人都知道現在老師常動輒得咎啊~
04/18 21:50, 4F
文章代碼(AID): #169Xpv1G (NTNUCH9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