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第一次史學盃a心得 by家偉

看板NTNU-HISBK作者 (AC)時間6年前 (2017/12/11 22:13),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受到表哥感召,在ptt重新po一次。 斷 史學盃心得&檢討 大一看著李中平哥哥和Ko Jahung哥哥跟其他學長在場上奮鬥的樣子,真的很想在史學盃 上場打球,無奈大二經歷重建期,所以嚴格說起來今年我們的陣容真的全部都是第一次比 史學盃。 斷 這次雨備賽程對上中興,我認為大家打的真的很棒了,尤其是隊內有著多名大一新生的情 況,沒讓對方予取予求是難能可貴的一件事。 我們和中興最大的差距在於體格,對方後衛基本上都是我們4.5號位置的身高,因此在防 守上後衛對位時會不自覺的稍微退後一步,防止被一步過。但這也導致對方外圍傳導方常 容易,沒有給對方太多的壓力,球很輕鬆的就傳到內線做籃下進攻。另一方面,體格上的 差異也導致防快攻時經常犯規,給對方罰球的機會甚至是罰球不進二次進攻的機會。 這部分我認為大家能多看UBA的比賽,每次我po在群組大家要看R,尤其是健行和去年的師 大算是防守端做得不錯的兩支球隊,多看幾遍印在腦海中,才有個模板模仿。 還有一點是我們應該把體力放在斷球線上,而非阻擋對方的籃下進攻,因為體格上的差距 讓我們即使在籃下對到位,包夾也做好了,被打掉的機會也高。所以後衛要做好壓邊讓3. 4號球員去做搶斷快攻;或者是面對身高高我們許多的對手,要直接去卡在他前面,即使 吊高球,5號也能協助搶斷。 斷 進攻端上最大的問題是外圍太貼三分線處理球,豆腐學長不說我還真的沒注意到這件事情 ,最近看UBA也開始注意他們外圍都是在哪邊處理球。球場很大,應該要能多利用中線至 三分線的距離將防守者拉開,這樣傳導比較無壓力,而且也讓低位和高位接應的鋒線好接 球。 還有我們太依賴單打後分球的進攻方式,沒有太多的空手切入、跑位,很多時候都是切入 發現不行然後分球,這個時候最容易發生失誤或抄截。這學期剩下的幾場聯盟賽必須多練 習不同的進攻模式,尤其是跑動傳導這塊要大大的加油。 斷 今年真的很開心終於能打史學盃了,大一的各位黃亭遠 (Tim Huang) 林偉恩 郭揚 林 承羿 林秉宏以第一次打這種強度的比賽來說,你們都表現得很好,養傷的黃承浩記得快 速歸隊。林晉霆隊長大大帶隊辛苦,要負責賽務又要來比賽真的辛苦QQ 其他的大三大二 的也都打得很好。明年,希望能以同樣的陣容再次去打史學盃,打進八強然後衝擊四強! 再次感謝呂亞芸 邱千薰不離不棄完美大天使,還有李品萱學妹到場加油,大家都很希望 能繼續看到你的出現ㄚ 還有當天到場觀看的植安吳 孟令偉學長,謝謝來看我們比賽! 這次盃賽的經驗相信讓大家都收益良多,總有一天一定能重返榮耀。+u+u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3.40.13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TNU-HISBK/M.1513001587.A.16B.html

12/11 22:34, 6年前 , 1F
這個速度 推
12/11 22:34, 1F

12/12 13:16, 6年前 , 2F
像佳宏一樣跪下來感召會體會更多>.^
12/12 13:16, 2F
文章代碼(AID): #1QBf9p5h (NTNU-HISB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