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社長訊 - 馬車 摘要式翻譯

看板NSwitch作者 (stormy)時間16年前 (2008/04/04 23:46), 編輯推噓3(301)
留言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Nintendo 看板] (本文為摘要式翻譯,原文更精彩) Part.01 從穿工作褲的人開始 原文 http://wii.com/jp/articles/mariokart/crv/vol/page1.html 英文 http://us.wii.com/iwata_asks/mariokart/vol1_page1.jsp *馬車系列在16年間共發了六片,最早在1992年的SFC。 *訪談三位參與馬車製作的人-- 總合開發本部開發部 芦田健一郎(Wii Wheel的計劃leader)、 情開製作部 紺野秀樹(製作人)、 大魔王 宮本茂(不在製作人員名單上,但參與Wii Wheel與WiFi對戰) 註:Wii Wheel就是馬車方向盤啦 *紺野做過三個馬車遊戲--SFC(director)、N64、NDS *岩田在HAL時就很喜歡SFC馬車,曾在工作之餘買來玩 *任天堂在SFC時代,因有很多技術人員加入, 所以開發出F-Zero之類的賽車遊戲 (岩田同樣推崇F-Zero) *紺野表示馬車最早是因為要做一個二人同時玩的賽車遊戲 (相對於F-Zero只能一人玩) *馬車最早的試作品是一個穿著工作服的人坐在小型賽車上。 另外F-Zero是七頭身設計,但為了適合小型賽車的車型, 所以馬車試作品是用三頭身設計。 *最早的試作品只是二台車自由跑動,當一台車停止不動來看另一台車時, 我們決定把Mario放到其中一台車上試試,結果每人都覺得不錯。 也許是設計師早有預謀要用Mario,所以在試作品時才設計出穿工作服的人。 *最早沒有道具設計,但是我們覺得如果在二人對戰時有一些交流工具會更好玩, 而不僅僅是比名次,因此就有人想出弄破對手的汽球這樣的點子。 *最早也沒有香蕉皮,而是丟汽油罐讓對手的車打滑 *在N64主機上的馬車是SFC馬車的續作,那時宮本在開發Mario64而沒空管馬車。 (宮本還抽馬車的人力去開發Mario 64) *N64和SFC最大的不同是3D畫面,但在N64馬車上的Mario是平面的。 因為機能不足(記憶體限制),不能把人物3D化,所以是把人物畫在平面上, 但用了叫billboarding的技術,在Mario 64中也有用到,例如把一顆球畫在平面上, 當你從各種不同角度去觀查時,永遠是正面對玩家,這樣看起來就好像是一顆球。 *雖然N64時期整個遊戲世界的方向是朝線上遊戲發展, 但宮本堅持要做一個四人面對面同樂的遊戲, 因此就有第一個四人同樂的馬車64出現。 Part.2 把挫折當動力 原文 http://wii.com/jp/articles/mariokart/crv/vol/page2.html 英文 http://us.wii.com/iwata_asks/mariokart/vol1_page2.jsp *接下來的馬車GBA、馬車DD(GC)紺野在忙其他事而沒參與,如紺野在馬車DD時在製作路易 鬼屋。 *馬車DS和任天狗幾乎是同時間開發, 宮本要紺野接下二個遊戲的製作人(雖然二個遊戲各自有director)。 同時製作二個遊戲對紺野來說是很大的挑戰(宮本倒是常常做這事)。 *馬車DS是任社第一個支援WiFi對戰的遊戲。 *紺野是任天堂公司早期的幾個線上遊戲玩家之一,因此被叫去做WiFi連線的部分。 *馬車DS最只是設計8人無線連線(這裡可能是指區域連線而不是WiFi全世界對戰), 在2005年初(4月在美北)實驗WiFi結果很好,所以馬車DS開始支援WiFi(馬車在2005/11發 行)。 (用了一些技術讓即使是lag也看不太出來) *紺野還想在馬車DS做一些排名示統與ghost data(賽車遊戲常見的影子車)等等的東西, 但因馬車DS是第一個WiFi遊戲(而且決定加入WiFi時只有半年後就要發片), 為了安全理由不能加太多東西而放棄。 *因此在馬車Wii上,紺野把這些東西都加進來。 例如在DS上一開始是四人WiFi對戰,但是玩到最後只剩二人。 所以藉由Wii的機能增加,用了一些機制來避免這樣的情況。 Vol.3 許多Wii Wheel試作品 原文 http://wii.com/jp/articles/mariokart/crv/vol/page3.html 英文 http://us.wii.com/iwata_asks/mariokart/vol1_page3.jsp *馬車Wii一個最大的改變就是加入Wii Wheel支援。 芦田在2006底時接到紺野的電說要發展(steering wheel)方向盤開始 *每個人都有操作方向盤的經驗,因此很容易操作。 紺野認為那時已經有Wii Zapper的計劃,但方向盤沒有,所以才請芦田試作。 宮本則想要做一個大盒子的產品(岩田吐嘈宮本已經有WiiFit了 XD)。 *紺野在2007初開始馬車Wii, 那時芦田已經完成Wii Wheel試作品, 試用結果良好。 *Wii Wheel和其他產品不同之處在半空中操作,因此需要很輕, 圖(Wii Wheel試作品) http://us.wii.com/iwata_asks/mariokart/vol1/09.jpg
*因為真正的小型賽車方向盤很小,因此試作品都是參考小型賽車方向盤設計的。 第一個很怪的試作品只是把Wii Remote放上去,目的是要實驗看看能不能用。 (甚至B鍵還無法使用) 圖 Wii Wheel第一個試作品 http://us.wii.com/iwata_asks/mariokart/vol1/10.jpg
*芦田發現目前的小型賽車都用方形方向盤,因此第二代改成方型 圖 Wii Wheel第二個試作品 http://us.wii.com/iwata_asks/mariokart/vol1/11.jpg
*為了要按B鍵所以在背後開洞,又因為要用指向功能所以在側面開洞 因為一般圓形方向盤比較讓人容易了解,所以又改回圓形。 圖 Wii Wheel試作第三代 http://us.wii.com/iwata_asks/mariokart/vol1/12.jpg
*因為對兒童來說,B鍵不好按,所以在方向盤上加上B鍵。 這也是紺野測試的版本 圖 Wii Wheel試作第四代 http://us.wii.com/iwata_asks/mariokart/vol1/13.jpg
*最後紺野團隊測試並回報使用感想後修改。 從開始到最後的版本大概有30個試作品, 一些修改如為了強度耐用要用厚材料, 但是超過30g對有些人來說就太重了,所以要不斷修改。 *因為車子沒有純白方向盤,所以用二種顏色。 圖 雙色Wii Wheel http://us.wii.com/iwata_asks/mariokart/vol1/14.jpg
*因為其他Wii週邊都是純白的(傳統搖桿、Wii Zapper、Wii平衡板), 所以最後Wii Wheel也改成白色了。 至於Wii Wheel上Wii logo的藍色圈只是覺得這樣比較好看? (按: 好像是車子方向盤上的喇叭??) 圖 Wii Wheel 背後有藍圈Wii logo http://wii.com/jp/articles/mariokart/crv/vol/images/19.jpg
Part.4 馬車X 原文 http://wii.com/jp/articles/mariokart/crv/vol/page4.html 英文 http://us.wii.com/iwata_asks/mariokart/vol1_page4.jsp *因為Mii也可以參戰,所以請了四男四女聲優來配音。 其中一個女聲優談到她有駕照但不常開,而馬車可以讓她輕鬆玩, 聽到這裡紺野認為馬車會成功。 *當Wii Wheel送到海外子公司測試時, 就有"GC搖桿能用嗎"、 "加速怎麼操作?"的問題, 當然GC搖桿也能支援馬車,但是紺野認為Wii Wheel更好玩一點。 *這也就是馬車Wii封面人物是拿著Wii Wheel的原因, 紺野在開發馬車DS時,他老爸就對他說馬車DS太難操作, 紺野認為有了Wii Wheel應該能解決這個問題。 *當然傳統搖桿與GC搖桿比較好操作而且能跑出較好的成績, 因此馬車Wii也加入支援搖桿。但為了鼓勵使用Wii Wheel, 在對戰時使用Wii Wheel會在名字後面加上Wii Wheel的logo。 當然在對戰中使用Wii Wheel被GC搖桿使用者超越是很懊惱的事, 但如果能用Wii Wheel贏GC搖桿也是很有成就感的事。 而且如果持續使用Wheel, 名字後面的Wheel logo也會從白色變成金色的。 不過如果金色Wheel的玩家又使用GC搖桿, 那logo也變回白色的。 *因為紺野喜歡BMX腳踏車與滑雪板, 所以在馬車DS時就想加入極限運動到馬車中, 但因DS版很難做到就放棄。所以這些想法被加到Wii中。 *其實紺野在GC版時就想加入BMX,但被宮本拒絕, 所以這次馬車Wii加入摩托車時,本來想稱為"馬車 X" (X代表極限運動),結果X被大亂鬥搶先拿去用了。 *宮本認為加入摩托車可以讓Mario年輕(boy)一點, 而且用Wii Remote摩托車更加直覺好玩。 *馬車是第一個 馬力歐和Mii 竸賽的遊戲(按:任天堂遊戲,馬音奧運不算) 不過如果一開始就能用Mii就不像馬力歐賽車了,所以Mii要稍後才能用。 (宮本覺得也許做一個Mii賽車也不錯,把Mario當成隱藏人物) *製作Mii頻道的人就是馬車的團隊,只是被宮本抓去開發Mii了, 所以馬車會有很多Mii的應用。例如會有Mii觀眾等。 Part.5 世界性的馬車頻道 原文 http://wii.com/jp/articles/mariokart/crv/vol/page5.html 英文 http://us.wii.com/iwata_asks/mariokart/vol1_page5.jsp *紺野和其團隊很高興能把DS版放棄的東西拿到Wii上用。 另外GC的Lan對戰模式的經驗也很有幫助。 (經由GC單機可支援8人,Lan對戰可支援16人) *之前社長訊-大亂鬥X也談到過,WiFi遊戲的排名系統, 很多線上遊戲直接給你名次,這對前幾名來說很爽, 但對排名8萬名的玩家來說就會很沮喪, 因此馬車的排名系統是用分佈圖來告訴你大概在那一個等級。 而不是直接給你名次。(如下圖) http://us.wii.com/iwata_asks/mariokart/vol1/wi-fi.jpg
*為了避免馬車DS連線人數越玩越少的問題, 這次馬車Wii的連線人數可以支援12人同樂, 而且人數不是固定的,如果有人下線,其他人就可以加入下一場比賽。 *另外你可以加入好友的比賽中。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所以有了馬車頻道, 也就是不用放馬車遊戲DVD,直接進入馬車頻道,如果你的好久在線上比賽, 你可以直接加入他的比賽。 (按:好像是DS中Download play的應用) *影子車(ghost data)也可以加入到馬車頻道中, 也就是你可以和影子車比賽。當然也可以下載和您實力相近的影子車來比賽。 *有些賽道適合機車,也有些賽道適合小型賽車。 機車的直線加速(wheelie)快,賽車在彎道中可以漂移(Drift)過彎。 *芦田想要和他兒子玩馬車,雖然馬車只有附一套Wii Wheel, 但是可以另外單買Wii Wheel來使用。 *紺野希望玩家能和家人、朋友一起玩,或是透過WiFi和全世界玩家同樂, 另外有個馬銀的角色也參戰了,大家可以找找 *宮本認為馬車看起來是個賽車遊戲,但實際上是個同樂遊戲, 希望玩家能和世界同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71.174.95

04/04 20:11,
未看先推
04/04 20:11

04/04 20:43,
04/04 20:43
※ 編輯: stormyuan 來自: 219.71.174.95 (04/04 23:4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71.174.95

04/05 00:32, , 1F
04/05 00:32, 1F

04/05 01:40, , 2F
看完推
04/05 01:40, 2F

04/05 08:05, , 3F
當初為了銀瑪買wii,現在為了瑪車又想買無線AP...錢就這樣
04/05 08:05, 3F

04/05 08:05, , 4F
一直去一直去...
04/05 08:05, 4F
文章代碼(AID): #17zarVj_ (NSwit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