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青春「球即是魂」

看板NPB_twHEROS作者 (一球擊命林威助)時間17年前 (2007/08/22 14:0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www2.asahi.com/koshien/column/jinmyakuki/TKY200707070236.html 日本人脈記─甲子園ALBUM 9 台灣的青春「球即是魂」 文:藤島真人 原載於2007年7月3日朝日新聞夕刊 譯文未經同意請勿轉載,若有錯誤敬請指正 內文時間皆為刊載當時,不另做修改或加註 曾經有台灣的球隊在甲子園得過亞軍。那是於九一八事變發生的1931年坐船渡海 而來的嘉義農林。 當時的中外野手蘇正生現在94歲。到台灣高雄的療養院探訪時,他穿著制服乘坐 輪椅現身。 「第一次進到甲子園,放眼全是草綠色。練跑之後發現球場很大。場內是砂般的 平地。台灣則是到處都有小石子。我還想要再去一次。」 含糊不清的說著日語。溢出眼淚、流出鼻水。即使是這樣仍繼續說著。對蘇而言 ,甲子園就是青春。 ◇ 台灣在日清戰爭時割讓給日本。棒球是和日本人一起打的。嘉義農林的總教練是 曾經擔任過愛媛松山商總教練的近藤兵太郎。以「球即是魂」鍛鍊著蘇等人。 「近藤老師教導我們對的棒球與強的棒球。沒有任何的差別。」 先發球員中9人之中有三人是日本人、蘇等二人被稱為「本島人」,其他四人為 原住民「高砂族」。當中也有赤腳在甲子園球場奔跑的人。 決賽以四比零敗給中京商。作家菊池寬在觀戰記中寫道「日本人、本島人、高砂 人這些不同的人種為了相同的目的共同努力的樣子,不知為何讓人有種想要落淚的感 覺。」 日本敗戰後,台灣成為中華民國的領土。從大陸來到的國民黨軍鎮壓反對派的事 件據稱有兩萬人的死者。曾是蘇的隊友的陳耕元遠避混亂而回到鄉下,為了原住民而 建立學校並教導棒球。 後來成為中日龍投手的郭源治(50)就是在那原野長大。他生長在農家,是七人 兄弟的老三。原住民一家貧困、也曾煮野草而食。而棒球是男孩子們的娛樂。 「我父親日語很流利,也喜歡日本。反而我被教育的是因有戰爭等事而討厭日本 。」 12歲被選進台灣的「金龍隊」、在美國的少棒世界大賽中獲得冠軍。歸國途中到 了後樂園球場,與巨人隊的王貞治見面。「他說『今天會打全壘打哦』,真的打了。 那樣真好,我也想在這裡比賽。」 球隊回到台灣,受到總統蔣介石夫婦接見,並一同拍了紀念相片。郭從政府那裡 獲得一間房子的獎賞。在傘兵隊服役二年。24歲時用自中日得到的1250萬日元的簽約 金、再送了一棟房子給家人做禮物。 在投手丘的勝利手勢抓住了球迷的心,於(中日)獲得聯盟優勝的1988年得到MVP 。結婚之後取得日本國籍,現在則在名古屋經營台灣家庭理店。 「台灣養育了我。日本給了我機會。如果再有一些錢的話,我想每年帶1.2個好選 手到日本來。」 ◇ 阪神虎隊的外野手林威助在小時候透過衛星轉播而對日本的棒球產生憧憬。「甲子 園。雖然是高中棒球卻是滿場觀眾。讓人感到興奮。」 至福岡的柳川高中留學,二年級的夏天,在福岡大會決賽輸掉的隔日,他被叫到顧 問室。「你不能再參加之後的比賽。」「欸?」因為入學遲了一年,所以受到規定年齡 所限制。「腦袋一片空白, 曾想過要回台灣。」 不過因為母親「好好唸完三年」的話重新整理心情。近畿大學之後於選秀會議上被 阪神指名。 在第五年的今年成為固定先發。目標的選手是王(貞治)與台灣的強打者陳大豐。 今年冬天,在故鄉台灣有北京奧運的亞洲預賽。「雖然一直在日本打球,但我有著 身為台灣人的驕傲。我若被選為代表,也只有努力。日本?很強呢。」 6月10日在甲子園的比賽中,他擊出了人生中首度的再見全壘打。 -- 個人網誌 http://blog.pixnet.net/kksp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108.44
文章代碼(AID): #16ozA7vQ (NPB_twHER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