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 2016潘小雪個展 繪畫存有學-可見與不可見

看板NHLUE_ALL作者 (mrsole)時間8年前 (2016/04/13 13:3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各位花師/花教大的學長姐學弟妹大家好 跟大家介紹一個不錯的展覽 展出者是曾任花蓮教育大學藝術學院院長的 潘小雪教授 前些日子回去發現我們的美勞教育系系館已被校方租給其他單位使用 人事已非,小弟我只能望著前園滿地的落葉,遙想當初在著裡發生的點點滴滴 扯遠了 下面是展訊 【展覽名稱】 2016潘小雪個展-繪畫存有學-可見與不可見 【展訊連結】http://www.hccc.gov.tw/zh-tw/Activity/Detail/5146 【展覽地點】石雕博物館大廳 【開放時間】105年4月1日至105年6月23日 有「東部藝術一姐」之稱的潘小雪老師首次於花蓮縣石雕博物館舉行個展,並於4月8 日下午舉辦開幕茶會暨Artist Talk。現場貴賓雲集,包括:立法委員蕭美琴、縣議員魏 嘉賢、縣議員許淑銀、花蓮縣政府秘書栗國軫、台東生活美學館館長李吉崇、徐榛蔚立委 辦公室副主任明良臻、花蓮縣文化局秘書曾芳榮、花蓮市公所文觀所所長宋瑜華、東華大 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系主任洪莫愁、花蓮縣石彫協會理事長馮朝宗、花蓮縣七腳川畫會理事 長黃麗蓉、花蓮文創園區副總傅廷暐、乙皮畫廊負責人陳雅玲以及東華大學藝術學院教授 廖慶華、田名璋、王昱心、吳柏熹老師、北藝大動畫所王綺穗老師、書法家林岳瑩、歌手 莫言、石雕家柳順天、陶藝家李宏彬,還有許多來自花蓮、台東的藝術家安聖惠、安君實 、沈麗玉、倚命、愛琴、馬浪阿雄、SUSU、林淑玲、東冬‧侯溫、黃錦城、溫孟威等好朋 友都來為潘老師祝賀。Artist Talk藝術座談邀請到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沈清楷、高雄市 立美術館副研究員曾媚珍、藝術家汪曉青精采對談,引發現場熱烈迴響。 潘小雪,1953年生於花蓮玉里鎮,玉里舊稱「璞石閣」,清朝吳光亮領兵從嘉義 開路到花蓮,就在玉里屯墾,故玉里開發甚早、文風鼎盛,潘小雪從小在這兒長大,父親 為典型讀書人,曾任玉里鎮長,鼓勵她思考、想像和創作,使她決心專攻藝術一途,求學 時期畢業於師大美術系與研究所,曾幾何時也熱愛哲學,赴比利時新魯汶大學專研美學與 現象學,獲輔仁大學美學博士。 離鄉十多年,潘小雪回花蓮後,除了在師院美教系任教,也投入環保行列,與幾 位有同樣理念的藝術工作者,從事花蓮閒置公共空間再利用的工作,展開一連串行動,開 創東部當代藝術發展的先驅,先後在松園、舊酒廠、鹽寮國小等城鄉空間,展開系列藝術 事件,如「洄瀾國際藝術家創作營」,協助地方政服進行「公共藝術示範實驗」,逐漸成 為臺灣藝術圈中知名策展人;2009年起進入東華大學藝術學院擔任院長,致力花蓮藝術教 育,同時關懷原民藝術,策辦許多許土地議題相關之藝術展出,如國際藝術家駐村展覽、 台灣前衛文件展、台灣當代藝術論壇雙年展、原藝在部落、大地藝術節等。 除了策展人的身份之外,潘小雪同時是個畫家,擅長巨幅油畫,風格以土地為題 材,結合現代剪接、拼貼、顛倒、漂浮的藝術概念呈現,不設定議題,避開文化的包袱, 畫風中帶著女性特有的抒情情調,也將長期策展的環境觀察融入創作中,今年花蓮縣文化 局很榮幸邀請到這位傳奇女性藝術家於石雕博物館展出,與觀者分享長達四十年藝術生涯 的心得,展覽主題訂為「2016潘小雪個展-可見不可見」,展出繪畫創作三十件及大型裝 置作品,並舉辦Artist Talk藝術講座,帶領觀者探討繪畫存有學(Ontology),期盼透 過新形式的藝術思考,與觀者相互對話、腦力激盪,為花蓮藝文界鋪設一條嶄新而凝鍊的 藝術之橋。 展覽聯絡人/花蓮縣文化局林小姐/03-8227121轉203 售票資訊:全票20元(成人) 半票10元(學生軍警、20人以上團體) 免費(縣民及身心障礙者出示證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5.217.22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HLUE_ALL/M.1460525623.A.FAC.html
文章代碼(AID): #1N3Tet-i (NHLUE_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