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轉錄文章:當一個好的合唱團員

看板NDMC-chorus作者 (*Keep Singing*)時間16年前 (2008/03/19 13:21),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NTUMC 看板] 作者: wbl (￾ ) 看板: NTUMC 標題: 轉錄文章:當一個好的合唱團員 時間: Fri Dec 14 00:09:11 2007 一樣源自楓城杏話精華區 ------------------------------------------------------------------------- 作者: linear (找回心中的原點) 看板: _Chorus 標題: 好的合唱團員 時間: Sun Nov 11 00:31:39 2001 這是從台灣合唱中心的網站上抓下來的 http://www.tcmc.org.tw/home/index.phtml 標題: 如何做個好的合唱團員 日期: 2001-10-30 作者: 025(Kevin) 內文: 提起「合唱團」,也許從小學的兒童合唱團,乃至步入社會後的業餘或職業合 唱團,您都會曾留下足跡。如果現在,您還是某某合唱團的團員,甚至同時是 某些合唱團的團員,那麼,肯定您對合唱有著無比的熱忱與執著。無論如何, 就個人而言,在上班或上課之餘的練唱中,能使人獲得音樂無比的滋養及薰陶 ,但若要提到合唱人如何提昇社會合唱風氣,讓合唱音樂普及到各個角落?那 麼最重要的,就是要從自己做起~做一個好的合唱團員。 如何做一個好的合唱團員?怎樣才是一個好的合唱團員?可以概括分為兩部份 來談:一是音樂素養的提昇,一是練唱態度的自我要求。以下的討論將著重在 音樂素養的提昇。合唱,是一種集體的活動,是藉著集體共同創造的音響來進 行作品內容的表達和藝術形象的塑造。在進行的過程中,整體中的每一個成員 ,必須在統一的要求下共同合作來產生表達內容、塑造藝術形象所需要的音響 。整體音響是所有個別成員聲音的總和,所以每個合唱團員一定要有共識,不 論自己聲音的好壞,要儘量去配合別的團員,一起達到指揮的要求。如果將一 個獨唱者在獨唱時認為好的聲音不加思索地放在合唱中,就很可能破壞了整個 合唱的音響,使合唱在整體方面變得不協調。所以,有時候老師請你把聲音放 小,並不是聲音不好:同樣地,請你大聲唱,也不代表聲音很好,那是為了使 合唱作品藉由團員的一致性,達到盡善、盡美的境地啊!以下就筆者多年來的 合唱經驗與淺見和大家分享。 一. 協調 協調是由1.音量2.音色3.音準(或音高)三種因素結合而成: 1. 音量:音量的統一,似乎是不成問題的問題,但要做得好,卻不是那麼容易 的。每個人必須了解自己的音量最大可以到多大,小可以小多小(聽眾要能夠 聽得見的),然後依照歌譜上的記號,指揮的要求,來控制自己的音量大小。 在此要特別強調弱聲並不等於鬆弛的聲音,相反地,要更集中,更有力,才能 達到應有的效果。 2. 音色:音色的產生是共鳴和泛音的配合。簡單地說,隨著共鳴位置的不同, 音色也隨之改變。例如使用鼻腔共鳴或頭腔共鳴,音色會比較明亮:而胸腔共 鳴,音色就比較渾厚。一個好的合唱團員必須具備產生各種音色的能力,依照 指揮的要求及作品內容的情感變化,用不同音色的聲音來表達音樂、詮釋作品 。這樣的要求並是限制或改變他的個性表現,相反地,透過合唱音色的要求, 更豐富了他在音色上的表現力。這種能力在獨唱時是不大容易獲得的。 3. 音準:這是合唱團員必須隨時隨地自我要求的部份。家裡有樂器的人,可以 先定一個音高,唱完一個樂句再對一下音高正確與否。如此反覆練習,必定能 收成效,如果家裡沒有樂器呢?錄音機、隨身聽都是可以利用的工具,隨著錄 音帶或CD的播放,跟著一起哼哼唱唱,儘量跟著播放出來的音樂的音高,這也 是一種很好的練習。假若家裡什麼都沒有,也沒有關係,既然愛好合唱,每次 練唱前提早一點到,總有鋼琴可以用的。 各聲部惟有在音量、音色、音準三因素取得了相互間應有的關係時,合唱音響 才能獲得協調,合唱的協調是與合唱作品藝術表現的刑求相互統一的,因而協 調的要求不是固定不變的,它是合唱團各聲部間在縱的方面每一瞬間應有的相 互關係。 二. 色調 音樂在進行中,需要一定的時間來表達內容、思想和情感。因此合唱作品在進 行的過程中,各個瞬間相互之間不論在音量、音色及速度上,都存著不同程度 的層次差別,這些層次差別的起伏,就形成了作品的色調。色調,是作品的藝 術表現上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它不能代替作品的藝術表現,但必須以作品的 內容為依據。只有根據作品內容而產生的色調才有意義,才有表現力,也因而 才能感動人、教育人。除了樂譜上的術語,如漸慢(rit)、漸快(accel)漸 強(cresc)漸弱(dim)等,再配合音量,音色及速度等因素,及指揮的提示 ,所產生的色調才能正確地表達作品的意境。 三. 咬字與吐字 合唱作品是音樂與文學、語言相互結合的藝術成品。因此,藝術再現的過程中 ,必須使文學、語言與音樂密切地結合,將作品思想內容表現得清晰透徹,同 時聲音的要求也必須根據各種不同的語言來決定。各種學派的歌唱方法,無不 根據其語言而有所別:所謂「義大利美聲法」和「德國發聲法」是絕對不同的 。因此,研究咬字與吐字,不是僅僅為了咬字吐字清楚,更重要的,是要求不 同語言的合唱作品在藝術表現時求得音樂和語言特徵上的相互統一。例如中國 的戲曲劇種無不因各地方言而異,每個地方的戲曲劇種,祇能以該地的方言來 演唱。所以,一個好的合唱團員必須充分地注意語言的規律和特徵,掌握語言 在歌唱時特有的聲母、韻母,如此,在演唱時才能更完美地表達作品的思想內 容。 四. 合唱的基本訓練 合唱是一種集體歌唱的音樂形式,因此,集體的共同性要求極為重要,每個聲 部要盡量做到一致的聲音,所有團員能有共同的情感起伏……這些共同性的要 求,是必須經過訓練的。訓練過程可概括分為下列四點: 1. 無論在唱歌或發聲時,都保持良好的姿勢:抬頭挺胸,上身正直,重心平 均放在雙腳,兩手自然下垂,兩肩放鬆。良好的姿勢影響到呼吸的深淺、發聲 器官的神經、及肌肉相互間的協調活動,因此每個團員須得時時提醒自己保持 良好的歌唱姿勢。 2. 訓練自己有調整聲音來適應集體音響的能力:當你發現自己這個聲部在某 個樂句音量稍嫌不足或過大時,要適時地控制自己的音量大小,使整個聲部的 音量符合指揮的要求。除了音量外,音色、音準也要能適時的和合唱各聲部間 協調。這固然是自我控制的訓練,但前提是必須要會「聽」,用心唱,同時更 要耳聽八方,眼觀一方──指揮,這是平時練唱一定要注意的。 3. 每個合唱團員在演唱表現上的敏捷性與善變性:對於指揮的要求必須反應 靈敏,對色調中音量、音色及速度方面變化的層次差別要能在每一瞬間即時的 表現出來。不管平時如何練習,在演出中指揮做出終止的手勢時,所有團員就 必須結束,心中不要猜疑,平常唱四拍,怎麼三拍就停了?而當指揮的手勢已 經小得不能再小,就不能再有巨大的聲響發出了。 4. 練習對合唱作品藝術認知的內在積極性主動性:在唱每首歌之前,先了解 歌詞的含義,作詞作曲者要表達的情感,揣想詞曲中的意境,試著將自己的內 心溶入再加上清晰準確的咬字與吐字,相信所表現出來的合唱藝術絕對是上乘 的,能感動人的。 林林總總說了這麼許多要成為一個好的合唱團員所應努力的目標,但總有遺漏 之處,諸如音程的訓練等等,畢竟,「合唱」是一門極深的學問。此外,在練 唱的態度方面,準時出席,重視每一次的練唱:複習唱過的歌:預習下次練唱 的新曲目等等。若是人人都能實踐力行,練唱的效率就大大的提高了,如此, 誰說自己不是一個好的合唱團員! -------------------------------------------------------------------------- 希望對於表演有所幫助 -- 我是絕對不去填ID對照表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214.98

12/14 01:18,
是因為ID對照表的標題的關係嗎? 可以換一個阿XD
12/14 01:18

12/15 11:04,
與標題無關...
12/15 11:0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92.192.90.36

03/21 00:49, , 1F
大家要相信自己一定都能做到的 加油~
03/21 00:49, 1F
文章代碼(AID): #17uABkOp (NDMC-chor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