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整合三五族與矽 半導體新突破

看板NDHU_OECLab作者 (立定志向.心想事成)時間13年前 (2010/11/18 13:2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來源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117/5/2ha7i.html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17日電)清大助理教授闕郁倫今天在國科會發表與國際團隊的研 發新成果,將三五族元件的光電性質整合到矽電子元件上,讓現有32奈米半導體製程進入 22奈米製程效果,已發表於自然期刊。 國科會今天召開「整合材料科學技術改善半導體製程重大突破」記者會,由闕郁倫發表11 日已刊於自然(Nature)期刊的相關研究成果。 這項研究由美國加州柏克萊分校電子工程與電腦科學系副教授Ali Javey團隊、美國新墨 西哥大學電子與電腦工程系教授Sanjay Krishna團隊,以及闕郁倫團隊共同合作進行。 闕郁倫說,為克服半導體製程技術微縮低於22奈米的問題,此研究利用磊晶轉層技術,成 功將三五族元件的光電性質,轉移到矽電子元件上,透過光電與電子元件混合,可讓現有 半導體生產技術,在低成本下,推向22奈米效果。 過程中,藉由黃光微影技術蝕刻出三五族化合物半導體奈米帶,以選擇性蝕刻將底部基材 去除,然後利用軟塑膠介面簡單接觸壓印,成功轉移三五族化合物其中一種化合物砷化銦 (InAs)於二氧化矽的矽基材上,也實現了所謂化合物半導體材料絕緣層披覆技術(XOI )。 他說,此項製程的優點包含不需任何接合處理、增加基材使用率、增加元件操作速度、減 低元件功率消耗、元件尺寸奈米化、克服化合物半導體整合於現階段矽製程技術的問題。 他並說,此研究的延伸研究,未來將研發光傳輸,而非電子傳輸的模式,因為光的速度比 電子快許多,且不會產生熱,未來運算速度會更快,儲存容量也更多,將有機會實現量子 電腦的可能。99111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34.208.5.20
文章代碼(AID): #1CvBWqy2 (NDHU_OECL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