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圓球–有關區域防守(1)

看板NDHU-Phy-Bkt作者 (我要變強!)時間19年前 (2004/11/16 00:3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By/陳仕佳(Steve Chen) Mayor按:特別邀請到目前在美工作的好友陳仕佳針對籃球戰術撰寫文章,仕佳多年 來精研籃球戰術,同時對台灣、美國籃球均有深入和第一手的了解。如果可能,我會 請仕佳往後抽空多寫此方面的文章。同時,也要感謝內人負責本文的打字~~辛苦啦, 老婆! 早在一兩年前市長就曾經和筆者提及撰寫一篇有關區域防守的文章,儘管自己十分渴 望完成這項要求,可是始終延遲未曾動筆,雖然說課業忙碌和不會中打都是拖延的理 由,不過最大的原因應該是自己所言無物,討論這個看似簡單其實充滿學問的議題, 只怕要貽笑大方了! 自己這三年來確實和實務教球有點脫節,不過對籃球的熱愛仍促使我厚起臉皮撰寫這 篇文章,且不論內容是否得宜,總是有批評才有進步,所以筆者期待這篇文章可以收 拋磚引玉之效,懇求讀者們不吝和筆者分享看法和疑問。 教練當久了,主觀性變得很強,一來容易固執己見,二來較少進修,進步也就有限。 然而戰術本來就是可以討論和不斷嘗試、印証的科學,能與圓球城市的諸位看官行家 一同研討文中內容,我相信不僅是筆者的收穫也是一大榮幸。閒話休提,就讓我們回 到區域防守的主題吧! 區域防守,顧名思義就是一個球員在防守時僅要負責一個特定有限的範圍,而不需要 像盯人一般地跟著進攻者「趴趴走」。究竟是盯人防守好呢,還是區域防守好呢?那一 項比較難學呢?區域防守有那些變化、陣式?它的優缺點有那些?筆者將在簡短的文章中 試圖探討上述的幾個問題。 區域防守的概念 基本上,美國的籃球教練傾向先教導盯人防守,再做區域防守的訓練,因為區域防守 中的概念,如壓迫、包夾、協防、封阻路徑(close out)等,皆是源自人盯人防守的基 本動作。也就是說選手得先把人盯人學好,才能將區域的功能發揮到淋漓盡致。 為什麼許多人會認為人盯人比較好呢?因為在整體的體能條件、速度和肢體對抗性不亞 於對手的情況下,人盯人防守(特別是全場壓迫性防守)的確比區域防守來的強勢 (aggressive),這也是為什麼夢幻隊、杜克、肯塔基等籃球名校隊伍都愛用盯人的原因。 盯人防守比較具主動性,守起來也較耗體力,但在策略運用的原則上就不像區域防守那 麼多元了,我一直在想為什麼佛羅里達大學一直沒有辦法使戰積更上一層樓,可能與他 們太一眛依賴全場壓迫有關。一旦對手適應了節奏與包夾的方式而不再失誤時,光是靠 體力和意志來壓迫就不見得有效果。 區域防守除了可以帶給進攻者不同的變化外(different looks),也兼具掌握節奏,減 低犯規,和調節體力的功能,我想區域防守之所以給人有不好的印象主要在於它是一種 處於被動的方式,感覺上區域的成功似乎在於攻方缺乏某種攻擊力或適應力。不可否認 ,40分鐘的比賽都一成不變地守2-3區域實在很無聊,尤其是在最後幾分鐘,落後相當 的比數,還保守地窩在區域下更是愚不可及! 因此,筆者希望讓讀者瞭解並不是那一個防守方法絕對好或絕對差,而是在於什麼狀況 下該選什麼樣的防守方式。區域防守的種類極其多元,筆者在此將簡述幾樣常見的方法 ,提供一些運用和該注重的原則,這些看法源自於筆者從書本中、實務經驗、賽事觀察 ,和與人討論時所歸納的心得,它們不是聖經教條,百分之百的正確,讀者們不用墨守 成規地採用,希望透過這樣的分享,我們大家對區域防守都能有更清楚的認識。 區域防守的使用 選擇採用區域(或人盯人防守)可以根據下列幾項原則來研判: (1) 對手的進攻能力和經驗(內線無好手,外線不太準‥等等) (2) 防守者本身的能力和經驗 (3) 教練的專業知識和能力、經驗 (4) 練習次數的多寡(練得少,默契自然較差,守區域錯誤率也就相對提高。) (5) 球季的長短(跟保留體力、人員受傷、和尋求變化性皆有關。) (6) 當日比賽的狀況(體力、人員、犯規數等考量) (7) 場地的狀況(球場地板、線的規格) (8) 其它(如:刻意緩慢節奏、想壓低比數或試圖做改變干擾對方等等‥) 區域防守的優點 (1) 易於發動快攻。(有速度快的後衛在前等著接中鋒的籃板球) (2) 有高個子球員鞏固內線。(我認為這是守區域的精神所在) (3) 用以藏拙(隱藏一、兩位球員防守較差的弱點)。 (4) 可以用團隊的協防彌補漏人或過度防守的錯誤(如:overplay)。 (5) 此防守主旨在減少對方在籃下或近距離攻擊。(當然它也會有漏人的可能。) (6) 比較容易製造包夾。(適用在對方傳內線或運球切入的時候,也可以在球入角落時 或底線進行。) (7) 減少犯規次數。(同時多製造帶球撞人) (8) 較容易控制對手運球切入的次數和方向。(先逼對方選邊進攻。) (9) 較節省體力。(從Syracuse隊上可以看出效果,去年的冠軍隊伍Anthony因此有多餘 的體力進攻。) (10) 對應變力差、傳球不好、及缺乏外線的隊伍極有效。 (11) 適用對付個子明顯較小的隊伍。(如大陸和我國交手時) (12) 可以培養後衛提昇視野、抄截、和組織能力。(針對cross court傳球應變) (13) 不用太刻意去偵測對方團隊的打法。(這不是說完全不用在乎對方做什麼,而是 在一定的區域內,不論對方做什麼,防守者的反應方式乃是循著一定的模式進行。) 區域防守的缺點 (1) 容易被對方反快攻。(對手會希望打快,讓區域無法擺出來) (2) 容易造成不夠積極或懶散的現象。(有時候攻擊會傾向單邊,造成弱邊協防者似 乎無所是事,失去注意力) (3) 對方比較容易做外線攻擊。(也許這正是你期望看到的) (4) 攻方若能有效地保持彼此間的距離,區域防守的力量就會減弱(spacing)。 (5) 攻方可以過度的置人於單邊(overload),造成守方要以少守多。 (6) 要練到做好「集體協防」「輪轉補位」並不容易。 (7) 在發底線球時較容易遭偷襲。(許多球員在發底線球時,正顧面對底線的發球者而 不知有人空手切入) (8) 搶防守籃板時卡位不易交待清楚。 給防守者的建議 (1) 後衛可以在回防時用人盯人的方法快速地壓迫對方控球員,希望對方往人群的方向 切入,並把速度慢下來。 (2) 讓對方多傳長距離帶拋物線的球。(cross-court passes) (3) 中鋒或大前鋒補位要很小心,讓對手在近距離接到球區域便失去作用。 (4) 多練習close – out (封線)的基本步伐。 (5) 出聲音溝通,並(舉起)伸舉手臂。(make yourself big) (6) 防守無進攻球員之區域的人,責任特別重大,要記住先踩住對方可能切入進來的位 置,保持良好視野(pistol position),嚴防空手走位者切入或擋人。(待續) == 陳仕佳出生於台灣高雄,目前擔任美國阿拉巴馬州United States Sports Academy的運 動管理系助理教授。從18歲起,陳仕佳就曾擔任各種不同階層的籃球教練,也曾於2002 年參加中華民國籃協A級教練講習。 陳仕佳籃球經歷如下: 1988-1989 加州San Gabriel高中高二生籃球隊教練與校隊助理教練(總教練:Timothy Knight) 1990-1991 加州Pasadena City College校隊助理教練與管理(總教練:George Terzian) 1991-1993 UCLA校隊球員經理(Student Manager)(總教練:Jim Harrick) 1994-1997 加州大學Fullerton分校助理教練(Graduate Assistant)與經理 (總教練:Brad Holland、Bob Hawking) 1997-1998 裕隆籃球隊助理教練(總教練:錢一飛) 1998-1999 宏福公羊隊助理教練(總教練:胡再麟) 1999-2000 中聯信託籃球隊助理教練(總教練:古吉雄) 2000-2001 勵馨基金會青少年活動部主任,曾先後指導921震災災區的暨南大學、 埔里高中、埔里高工、大成國中、國姓國中、宏仁國中和埔里國小等學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34.208.40.54
文章代碼(AID): #11cDcFDS (NDHU-Phy-B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