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生物實驗 小量質體DNA製備 講義更新

看板NDHU-LS103作者 (林葳)時間13年前 (2011/05/13 23:24), 編輯推噓4(404)
留言8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小量質體DNA製備 目的:利用細菌的生理特性及藥物之處理,將E. coli 的菌體分解或打破,以分離及純化 出質體(plasmid) DNA。 原理: 此實驗為利用小量質體純化試劑組來抽取大腸桿菌質體DNA 之快速方法,以改良過的 鹼溶裂法打破細胞,並配合所選的吸附膜純化管組,從細菌中萃取質體DNA。 利用含SDS的鹼性溶液處理細胞。SDS可將細胞膜打破,而鹼會破壞DNA的氫鍵,導致 DNA變性(由雙股變為單股狀態),再加入酸性溶液中和後,使單股回復為雙股DNA。在急速 中和反應中,染色體DNA因分子龐大鹼基匆忙配對形成一雜亂無序的巨大分子,對水的相 對溶解度低。相反的,質體DNA因分子小,兩單股恢復鹼基配對快而易溶於水中 ,故只要 經過離心,即可將染色體DNA與質體DNA分離。 再利用silica membrane的column來萃取上清液。因核酸在高鹽下質體DNA能與 silica membrane吸附在一起,而蛋白質、多醣類或脂質則無法吸附。利用含有酒精的 Wash buffer清洗silica,將殘留蛋白質、多醣類或脂質清洗。最後以低鹽溶液(水或TE buffer)將核酸從silica 上清洗下來。 實驗器材: 含有質體的大腸桿菌E.coli (pCDH) High-Speed plasmid mini kit 離心管 離心機 電泳裝置 實驗步驟: 1. 將培養好的菌液取1 .5ml於離心管中,以14000xg離心1分鐘,使液態培養基中的菌體 集中於管底,離心完後去除上清液。 2. 加入200μl的PD1 Buffer,以震盪器將沉澱的菌體打散至均勻混合。 3. 加入200μl的PD2 Buffer ,輕輕的上下反轉tube(約10次左右),置於室溫3分鐘。 4. 加入300μl的PD3 Buffer ,輕輕的上下反轉tube(約10次左右),以14000xg離心3分鐘 。 5. 將column插入collection tube中,將步驟4離心後的上清液倒入column,再以 14000xg離心1分鐘。 6. 將濾液移除後,再把column插回collection tube後加入400μL W1 Buffer於column ,之後以14000xg離心1分鐘。 7. 將濾液移除後,再把column插回collection tube後加入600μL Wash Buffer並以 14000xg離心1分鐘。 8. 將濾液再次除去後,再把column插回collection tube後以14000xg離心3分鐘。 9. 移除collection tube將column置於另一個新的離心管中,之後加入50μL的Elution Buffer至column中靜置2分鐘後,以14000xg離心2分鐘。 10. 取DNA溶液跑電泳。 問題與討論: 1.請說明此實驗分離plasmid的方法如何將chromosomal DNA去除而保留plasmid DNA? 2.為何solution II加入後僅能將管子上下反轉而不可劇烈震盪呢? ------------------------------------------------------------------------------ 請複製以上全文 結報別寫錯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2.156.206.95

05/13 23:34, , 1F
真正在實驗室抽的話 有些步驟會不太一樣
05/13 23:34, 1F

05/13 23:35, , 2F
不僅可以改進抽出來的plasmid的品質 量也可以增多
05/13 23:35, 2F

05/13 23:36, , 3F
有興趣知道的可以私底下問我 ^_<*
05/13 23:36, 3F

05/13 23:37, , 4F
written by 常常一次同時抽24管小量的助教 囧
05/13 23:37, 4F

05/14 01:45, , 5F
謝謝威志跟助教詳細的講解^^
05/14 01:45, 5F

05/15 08:53, , 6F
助教辛苦囉~~~~~~~~~~~~~~~~~~~~~~~~~~~~~~
05/15 08:53, 6F

05/16 18:29, , 7F
謝啦
05/16 18:29, 7F

05/16 21:06, , 8F
下巴讚!!
05/16 21:06, 8F
文章代碼(AID): #1DpKqfqu (NDHU-LS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