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五)

看板NCHU-KF作者 (愛情萬萬歲)時間25年前 (1998/12/20 01:0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在我們的環境裡,一個能關心、能判斷的學生, 卻也不太可能有任何道德行動。 一般教育者對學生行動採取壓抑與抵制的態度,目的在求校園的穩定。 有一個專科學生被同學指控偷竊, 教官在原告的帶領之下也確實在該生的書包中找到贓物, 但是在沒有聽過被告辯解之前,就令這名學生退學。 幾個大膽的同學出來主持正義,要求學校給被告一個自我辯護的機會。 事情結果如何不論,學校當局對這些挺身而出的學生 卻有個斬釘截鐵的態度:[去讀你的書,不要多管閒事。誰鬧事,誰就記過。] 奇怪,為什麼我們的公民倫理課 一再的教導學生要見義勇為,要當仁不讓,要擇善固執, 學生一旦實踐了這些美麗的道德理想,我們卻恐慌的去壓制他﹖ 學生對學校措施有所不滿而投書、開會、抗議的時候, 不正是最好的公民教育機會,幫助學生如何去理性的、公所而民主的解決問題, 為什麼我們反而以記過處分作為鎮壓的手段﹖ 為了表面的安靜穩定而扼殺年輕人的正義感,代價是否太高了一點﹖ 敢於表達意見、敢於行動的學生在一次兩次的申誡記過之後, 當然也學會了保護自己; 他發覺,這個社會根本不希望他有道德勇氣或正義感。(待續).... -- 天空 也不是天空 海 也不是海.... 我之前不是問你,看到的天空是什麼顏色的!?不過這也太難為你了,畢竟你不是正常人 如果 我把這跟煙 擰在你臉上的話 一定很燙吧!? ... 可是 燙是你覺得燙 我不會有任何感覺 想知道 煙有多燙 唯一的方法就是 自己去試 但是這只是我的感覺... 跟你感受的還是不同
文章代碼(AID): #sUzq100 (NCHU-K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