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建男學長我發現了

看板NCCU_poetry作者 (柴卡)時間13年前 (2010/11/07 13:55), 編輯推噓6(602)
留言8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www.wretch.cc/blog/perrr/16720876 關於長廊詩社的文章 刊於《文訊》雜誌2010年11月號 這篇快m起來!!!!! --- 長廊詩社 ◎陳建男(臺大中文系博士班四年級)   長廊詩社是政大歷史最悠久的文學社團,自1976年創社至今已經走過三十多年,孕育 出孟樊、游喚、李弦、王廣仁、陳強華、陳家帶、許赫、廖啟余、利文祺等詩人,這些詩 人間或持續創作並出版詩集,有的已朝學界發展,如孟樊、游喚、李豐楙(即李弦)。   詩的讀者相較於其他文類而言是小眾,但涉入詩的世界中卻是無比寬廣。我參與長廊 詩社是在大一時,當年還在摸索怎麼寫詩,第一次社課在醉夢溪廣場,大家聊著「情詩」 ,說說自己寫的情詩。那時醉夢溪廣場沒有照明設備,夜晚在桌上點蠟燭,燈火稀微,而 璐安、宜陸二位學姊引領我們這些大一的新成員威志、曉慧等人,進入詩的國度。後來的 聚會,有時在「朝代」,有時在「攪和」,這些店目前都已經消失,但那時候,詩的種子 曾經在各處散播著,我們像是祕密集會,而以〈女巫煮湯〉得獎的璐安彷彿拿著湯杓,將 所有詩的元素舀給渴求詩的養分的我們。正是在那時候,仰賢(後來的許赫)也回來參與 社課,學長朗誦詩的時候,那腔調渲染著舊時代的氛圍,低沈的嗓音格外適合演繹那充滿 故事的場景,或僅僅是往事。後來詩在茶餘飯後、酒酣耳熱之際,那時劉威志擔任社長, 我們讀著洛夫《石室之死亡》,討論著廖偉棠《隨著魚們下沉》與《花園的角落,或角落 的花園》,那時,也是彼此創作量最多的時候。   詩社的社課除了由成員負責主題之外,會邀請詩人來演講,如陳大為、羅智成、須文 蔚等,與詩人面對面,除了閱讀詩集,更閱讀詩人,台上侃侃而談的不只是技藝的傳承, 更交織著記憶的再現。詩社也去訪問詩人,1999年夏天,我們去訪問詩人李進文,那時他 剛出版一本詩集《一枚西班牙硬幣的自助旅行》與一本散文集《蘋果香的眼睛》,聊老一 輩詩人的影響,聊中生代詩人群,也聊對散文的看法,印象依然深刻。2009年,詩社的社 課再度走出校園,走入詩人許悔之的書房,談詩與微醺的感覺交響著。詩社也參與校外活 動,如2001年去晶晶書庫參加魚果《薄荷糖男孩》、KIMILA《英國王子來投胎》的發表, 現場不只是長廊的社員,還有許多愛好詩的朋友;2003年浩翔等人編輯的《條碼空隙》在 政大的「攪和」新書發表,長廊也全力支持,眾詩星雲集,楊佳嫻、劉亮延、鄭聿等人都 有參與。這幾年長廊社課多半在教室舉行,除了邀請知名作家以外,也邀請年輕創作者來 講課;主題也逐漸不全是詩,觀看電影,討論音樂,邀請許榮哲談文學獎,邀請陳穎青談 出版業,邀請陳玉慧談《海神家族》,社課的性質越來越多元。   網路改變詩的社群,也結合來自各地的創作者,讀詩、寫詩並不孤獨。在鍾顏聿與利 文祺的任內,長廊社課有很多嘗試,試圖讓詩社不只是靜態的呈現,能夠活躍點,這也與 這幾年「行動詩學」的概念不謀而合。當時面臨招收新血危機的詩社,他們串連師大噴泉 詩社、臺大現代詩文社、東吳白開水詩社,成立「波詩米亞」,讓詩社相互支援,彼此切 磋,不再是單打獨鬥。謝三進在替利文祺《划向天疆》寫序時提到四校詩社風格迥異:「 政大長廊的風格最為不同,這一票人敢說敢想,對文藝創作的想像從沒有疆界,也勇於反 對過去我們早已習慣的概念分野。什麼是詩、什麼是詩社、什麼是文青、什麼是出版…… 諸如此類的問題,總是能從他們口中聽到意想不到(有時是驚嚇)的答案。」長廊長久以 來皆是如此。詩社於2007年參加政大創意學院舉辦的創意社團比賽,企圖贏得獎金,並以 創意的姿態使政大同學們重新審視他們眼中「嚴肅」的詩社,全體社員腦力激盪想出一個 個有創意的企劃案。這就是長廊,正如大學時我們在BBS上討論各種定義,什麼是散文詩 ,什麼是戲劇詩,詩的節奏是什麼,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的想法都不同,也毋須有標準 答案。   長廊詩社舉辦過數屆長廊詩獎,邀請詩人進行評審,擔任過評審的詩人如陳黎、陳義 芝、林煥彰、顏艾琳、艾農、朵思、須文蔚、唐捐、羅任玲等,都能給創作者很多建議。 社員都得參與詩獎,除了讓每一位成員在詩獎企畫中學習辦活動、邀請詩人,也能聽到詩 人講評自己的詩作,讓每個人在創作上更加精進。2001年時,當時社長蕭向彥曾辦過校園 主題詩徵稿,以情詩或都市詩為主,邀請鯨向海、楊佳嫻、木焱、楊璐安擔任評審,這與 社課中的「詩作交流」不同,目的也是希望除了詩獎之外,有更多創作交流的機會。   長廊詩社出版《長廊詩刊》,自第十八期開始有獨立的名稱,十八期是《失語症》( 1997),十九期是《逆風的舌頭》(2000),二十期是《逃生門》(2002)。誠如林德俊 〈校園詩社/刊的跨世紀走向〉所言:「校園詩社隔幾年便因成員離校及新人補進而陣容 大動,很難要求它們堅守某一特定運作模式,連帶地使其詩刊多無固定版型、出版時程也 不穩定,不同人群的聚合導致不盡相同的風格樣貌,這是相當自然的發展。」《失語症》 現在已經成為很夢幻的絕版詩集,常有朋友問起,連google也查不到詳細資料。當年我還 是小大一時,在書店偶然發現,深深為這小本、頗有質感的詩集吸引,書中還有特製書籤 。輪到我們親自參與詩集的編纂,有一種使命感,不能讓詩社「前輩」們的心血無以為繼 ,《逆風的舌頭》與《逃生門》皆是當時社員最精粹的作品,也是大家集思廣益討論封面 設計、排版的成果。德俊雖然提出疑問,在網路時代這些詩社詩刊將何去何從,但我相信 將來研究詩刊、詩社,這些不容易看見、買到的詩刊都是第一手珍貴的資料,即便各大專 院校圖書館、國家圖書館不一定館藏這些詩刊。   從1998年進政大,長廊詩社就一直陪伴在我的生命中,從大學、碩班到博班。詩豐富 生活,來自不同科系的我們,一同寫詩、讀詩、織夢,即便成家立業,在婚宴上遇到,仍 是探問:「最近還有在寫詩嗎?」那是彼此共同的記憶。正如綿延的風雨走廊,在政大的 山水間,為詩與詩人鋪設一條有風有雨的山水之路,是的,斜風細雨不須歸,我們都還在 這條詩路之上繼續走著、奔跑著。 (刊於《文訊》雜誌2010年11月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5.213.209

11/07 17:47, , 1F
我喜歡那句:仍是探問:「最近還有在寫詩嗎?」:)
11/07 17:47, 1F

11/07 22:51, , 2F
請眾人大聲呼叫板主筱婷豬弟 並麻煩她們整理垃圾廣告@@"
11/07 22:51, 2F

11/10 02:42, , 3F
處理了,妳上課時或者MSN跟我說就好啦XD
11/10 02:42, 3F

11/10 07:57, , 4F
怕忘記XD 上課是否不會遇到XD
11/10 07:57, 4F

11/13 00:35, , 5F
換個版主吧?都已經當半年社長了耶
11/13 00:35, 5F

11/14 00:19, , 6F
不久後又要換掉了豈不是......
11/14 00:19, 6F

11/24 19:32, , 7F
文訊即將辦一個展覽,他們缺十八期長廊詩刊,不知道社上
11/24 19:32, 7F

11/24 19:32, , 8F
還有沒有?
11/24 19:32, 8F
文章代碼(AID): #1CrZysL8 (NCCU_poe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