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報] 11月14日「媒希望」東華大學現場直擊

看板NCCU_SEED作者 (坍塌)時間17年前 (2006/11/21 12:36),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苦勞論壇2006/11/20 ◎作者:黃姿華、馬自明(媒希望工作團隊)   「媒希望?」影展14日晚上七點在東華大學正式開跑!「那一天,我丟了飯碗」以中 時中南編遭惡意裁員的境遇,為傳播科系學生投下第一顆震撼彈。   影展第一場次由東華大學民族學院院長童春發到場致詞,揭開序幕。放映後導演廖德 明和東華學生圍坐一圈,分享觀影感想。許多學生共同感觸是「終於了解為什麼爸媽這麼 不希望我讀新聞傳播相關科系了!」有感於在媒體工作如此現實,同們紛紛拋出「那我該 怎麼辦?」的焦慮眼神。   廖德明以「內在革命」期許在場的所有同學,不要感到悲觀,更多人加入運作集體的 力量,才能有效的改變現狀。他舉台記協在工商時報記者曠文琪遭鴻海假扣押事件中所發 揮的行動力為例,唯有記者放下身段,以參與代替觀望,才能在新聞室內爭取到更多的自 主權。   東華大學語傳系教授孫嘉穗也在座談之列。她指出,教導學生新聞倫理時所面對的內 心掙扎。她說,「我不知道該不該打擊學生的夢想,另一方面也為自己不能教他們怎麼面 對這麼惡劣的環境感到著急」,點出傳播教育與現實環境的脫節。   廖德明認為,「最敬業的記者常常也是最不專業的記者」。他表示,沒有一個記者不 知道「製造」新聞是不對的,但傳院畢業學生,儘管在學校學習了採寫技巧和專業精神, 但該如何面對媒體老闆以裁員相脅,如何保護自己,卻極為陌生。   「老闆要我如此,我不得不然」究竟是不可違抗的事實還是託辭?廖德明指出,藍領 勞工以其固有的團結力量向資方爭口飯吃,但以白領自栩的媒體工作者卻不願承認自己「 勞工」的身份、集結向資方抗爭,偏好以個人主義的保守方式尋求解決之道,最後只有被 資方「各個擊破」。   他指出,傳院學生常常得和現實妥協,做出種種與良心相左的新聞處理,如刻意製造 「獨家」新聞等,不謀此道就只好另尋出路。這都是基於一項事實:「如果連記者最基礎 的工作權都這麼容易受到威脅,那要怎麼談專業與理想性?」而這是現在傳播教育必須面 臨的課題。   「媒希望?」媒體工作者巡迴影展,15日晚上7點仍將在東華大學圖資六樓簡報室615 衝擊同學們的思維,播映「走...該往哪裡走」及「舞影者」這兩部分別以電影及攝影記 者為主角的紀錄片。   下周五(11月24渣)下午1:30將慈濟大學接棒放映「有怪獸」,歡迎大家繼續到場觀影 並參與座談。 -- 關於23歲的Camus 人必須生存 必須創造 人必須生存到那想要哭泣的心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55.132

11/22 01:35, , 1F
馬自達先生~真是好久不見了
11/22 01:35, 1F

11/22 23:11, , 2F
種子社員躍上運動媒體!
11/22 23:11, 2F

11/23 01:33, , 3F
有這回事=口=
11/23 01:33, 3F
文章代碼(AID): #15Oe9FIw (NCCU_S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