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青你確定還要當戰地記者嗎??...

看板NCCU_SEED作者 (辛亥隧道)時間19年前 (2004/11/07 23:3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從記者殉職事件看媒體商業邏輯的工作環境 ■苦勞評論2004/10/27-1   颱風登陸後的海邊,「各位觀眾,你知道12級風是多大嗎?」接著這名記者就在鏡 頭前,頂著風吃力地向前一步步走,被捲上岸的陣陣巨浪從頭上澆灌下來,更顯舉步維 艱,令人捏把冷汗。對於每個第一線記者來說,風再強或許還能硬頂向前,但媒體競爭 激烈,長官的命令、收視率的壓力、發稿的時效、工作的升遷,卻常常讓已然站立不穩 的記者,頓時踏空。   「登山、看浪、泡湯、搶青菜」,早已成為台灣各家媒體記者一遇颱風的四大特技, 但也讓記者身陷險境。今年9月,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出版的「目擊者」月刊,便以「媒體 割喉戰,玩命跑新聞」為主題,呼籲關注記者的生命安全。沒想到遺憾的事情還是來了, 前天(10月25日)台視記者平宗正因採訪風災新聞,為了趕上發稿時間,冒險涉水慘遭 滅頂殉職。   「如果你拍出的照片不夠好,那說明你離炮火還不夠近」,著名戰地攝影記者羅伯特 ‧卡帕(Robert Capa)曾經這麼說。這種敬業的要求,以及真實性與時效性的催逼下, 讓記者這個行業,不可避免地常常陷入危險的境地。加上記者的工作方式、工作時間、地 點都具有不確定性,必須在陌生的環境中,最接近矛盾的核心,踏錯一步或問錯一句話, 就招致險境。   去年中國大陸的危險職業排行榜中,記者這個職業是僅次於警察及礦工的第三危險職 業。根據國際記者協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Journalists,IFJ)的統計, 2003年全球總共至少有90名記者死於非命,而從1992年到現在,已經有1100名新聞從業人 員,因為在錯誤的時間出現在錯誤的地方,就犧牲了生命。   IFJ認為,對記者生命的威脅,就是對新聞自由的戕害。最常見的威脅是直接的暴力 恐嚇,在俄羅斯及哥倫比亞,去年分別有九名及七名記者被殺,他們絕大部分是因為採 訪及報導碰觸到某些既得利益者的痛腳,以致於必須永遠閉嘴。   至於中國大陸,大家不要以為只有為官方喉舌的媒體報導。事實上,中國新聞自由問 題,除了官方的箝制之外,由於大陸社會矛盾越來越尖銳,中國媒體記者盡責、冒險犯難 地報導黑幕,常常招致痛毆、毒打,光是2003年就有幾十起。   台灣面對的則是另外一種更幽微的威脅,媒體的商業邏輯造成惡性競爭,必須重煽色 腥以刺激收視率,記者作為媒體的受僱者,就成為聳動新聞的第一線生產者。記者在圍捕 槍擊要犯張錫銘時得與警察一起衝鋒陷陣,必須下水以自己的身高量淹水水位。   主管運籌於辦公室之間,記者冒險犯難於千里之外,裁員、縮編的工作環境,搭配要 獨家、不要獨漏的壓力,同業向前衝,自己就不能落後。根據1111人力銀行在今年9月1日 記者節公布的調查顯示,記者一天平均只睡6.19小時,工時卻高達10.56小時。超時工作 、身涉險地成為工作表現的重要指標。所有人賣命的結果,就是讓主管桌上的收視率表好 看一些。   所以說,表面上,媒體開放競爭是新聞自由的表徵,實際上同樣也威脅到新聞自由。 更別提商業邏輯,除了威脅記者生命之外,企業主廣告的影響、整合行銷的風行對新聞自 由的破壞。   1111人力銀行同樣的調查,記者自己認為媒體為了追逐收視率及閱讀率,腥羶色新聞 居首位高達82.66%,商業導向69.59%,政治干預達50%。而在社會監督及平衡報導兩大重 要功能方面,記者認為在現在的商業媒體環境下,能達到的分別只有4.95%及0.9%。   行政院長游錫磇好大喜功愛作秀,已經不是第一次了,雪山隧道每次開通不也叫記者 隨車跟拍。但如果把平宗正殉職的問題,完全歸咎到游錫磇身上,未免太便宜行事。而泛 藍立委這兩天死咬著游錫磇打,更是幫商業媒體卸責的鄉愿行為,各大媒體當然也樂得砲 口向外,只向政客究責。媒體工作者看來已經不能期待英明的政治人物「他救」了,別學 政客罵政客,也該到了想想如何自助自救的時候了吧。 -- 哈里路亞!我仍活著。 工作,散步,向壞人致敬,微笑和不朽, 為生存而生存,為看雲而看雲, 厚著臉皮佔地球的一部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87.36.36
文章代碼(AID): #11ZZ_FbT (NCCU_S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