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維開打造政大成為中國近現代史研究重鎮

看板NCCUHISLIB作者 (畢業囉)時間15年前 (2009/01/17 08:57),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劉維開打造政大成為中國近現代史研究重鎮 2009-01-17‧研發處 政大歷史系副教授劉維開提出「中國近代國家體制研究」計畫, 獲國科會補助。照片來源:研發處 【研發處訊】繼法律系、新聞系、心理系、國關中心後,政大又 一圖書建置計畫獲國科會補助!歷史系劉維開副教授以「中國近 代國家體制研究」獲得國科會「97年度國科會補助人文及社會科 學研究圖書計畫」,透過此經費的挹注,國內史學研究可望擴充 相關資源,達到提升整體研究能力的終極指標。 扎根學術社群 政大樹立資料庫群體典範 吳思華校長表示,政大擁有深厚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背景,我們 不僅致力培育符合社會發展和未來社會需求之人才,更以發展成 為台亞洲甚至國際一流的人文社會科學重鎮為目標。而建置專業 圖書及資料庫,就是為學術社群扎根,厚實基礎建設的表現。吳 思華校長認為,專業圖書及資料庫的建置是學術研究的根本源頭, 政大的圖書館藏及資料庫範圍遍及各重點領域,努力成果也備受 外界肯定。這些資料庫不僅能成為國內研究人員的後盾,更有助 於將研究成果推廣至國際學術舞台。 吳思華校長也期盼校內教師及研究人員能持續努力,逐步完備人 文社會科學研究的資料庫,為台灣的研究充實後援基礎,並整合 跨領域資源,建立專業圖書及資料庫典範。 研發長周麗芳則認為,劉維開副教授的典藏計畫將為歷史文料的 保存帶來劃時代的影響,建立相關體制的典範,更為學術研究帶 來更多的發展空間,引領台灣與國際重要學術社群連結。周麗芳 研發長期盼,透過研發處的積極協助與各項補助事宜,政大師生 能發揮研究潛能,一起發展出更多回饋社會的研究。 典藏一手史料 見證完整中國近代史 政大歷史系為中國近現代史的研究重鎮,為豐富此領域的研究資 源,歷史系副教授劉維開提出「中國近代國家體制研究」計畫, 期藉此計畫添購更多值得珍藏的史料,補足並擴充中國近現代史 的研究資源。 中國近現代史一直在歷史學領域中佔有重要地位,研究價值歷久 彌新,近年來研究議題朝向多元化發展,文化史、婦女史、社會 史等皆為人所關注,反而使政治史走向邊緣化,但中華民國為亞 洲首創的民主共和國,其政治體制的轉變是值得深究的議題。長 於政治史、制度史研究的劉維開表示,中國百餘年的政治制度演 變,從清末君憲與革命的論爭一直到台灣解除戒嚴,開放黨禁、 報禁、民選總統,可以看出民主化過程的艱辛,因此計畫將以近 代中國的歷史發展為經,政治制度演變為緯,對近代中國的國家 體制進行深入的研究。 中國近現代史一直是歷史系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其研究成果、 人員及圖書設備在全國歷史系中皆屬上選,師資比例也較國內其 他各歷史系多。劉維開表示,目前政大在文史方面圖書資源的增 購速度比其他領域相對來說較為緩慢,獲得此經費將可增加研究 資源,有效且深入地進行民主發展研究。 萬筆史料首次公開 解決資源限縮困境 此計畫購置之圖書資源分為三大項:紙本圖書、電子資源圖書與 微卷。紙本圖書以檔案彙編為主,例如官方檔案、地方政府公報、 日記、書信、手札等;電子資源圖書以中央日報為主,中央日報 為國民黨官方報紙,對研究黨國體制下的台灣有重要意義;微卷 方面則以中國國民黨黨史館收藏的原始史料為主,包括地方省政 府公報、民初日報、國民黨黨史委員會藏期刊資料、舊金山少年 晨報、及蔣夫人訪美等,為研究國家體制之重要參考資料。 劉維開強調,有資源才會有競爭力,在某些程度上,台灣的資源 是被限縮的,缺乏龐大的資源可以運用。本次將添購的圖書有極 高的典藏價值,例如將採購南京第二例史檔案館出版的「館藏民 國檔案彙編」,此檔案彙編系統地收錄了民國時期的涉台檔案, 約有 600餘卷,30多萬頁。其中所收錄的史料多為首次公開,深 受研究者關注,目前台灣除成功大學外,尚無其他學術單位典藏, 十分具有價值。此外,也將購入中央日報總社所發行的電子光碟 版本,增加合訂本或微縮捲所為具備的索引功能,未來在使用上 會更為便利,使用率也會有所提升。有了這些新注入的資源,大 大減少了過去因欠缺資料可供探討的困境,將為台灣相關研究開 拓嶄新的研究契機,帶來更多無限可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9.186.21

01/17 12:06, , 1F
純推OPEN醬
01/17 12:06, 1F

01/17 21:17, , 2F
推小開開~
01/17 21:17, 2F
文章代碼(AID): #19SIprLy (NCCUHISLI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