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題]98學年台灣近代經濟史期末考題(一78)

看板NCCU07_HISTO作者 (科米)時間14年前 (2010/01/11 21:31),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一、問答 1.根據「獎勵台灣糖業規則」、「製糖廠取締規則」、以及「原料採集區域制度」的 制定,總督府對於台灣糖業保護主要分三方面:資金援助、確保原料、保護市場等 三個措施,請分別概述其內容要點。 2.「米糖相剋」現象的背景為何?相剋關係的展開從何觀察?何處最為激烈?製糖會 社曾採取哪些對策? 二、簡答 1.簡述日治時期現代製糖業在台灣發達,但所能創造的薪資勞動階級卻不多的原因。 2.日治時期在台主要糖業資本歷經三次合併運動,各次發生的時間與主要內容為何。 3.列舉1930年代台灣的糖業資本多角化經營與新興產業資本投資之相異點。 4.1930年代日本進入所謂「十五年戰爭期」,台灣經濟轉變成軍需工業化的發展,這 樣的轉變來自於日本國內的因素,以及台灣經濟自身必須轉換的因素為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4.239.33

01/11 21:39, , 1F
THX
01/11 21:39, 1F

01/11 22:56, , 2F
借轉到08版 謝謝!
01/11 22:56, 2F
Manty:轉錄至看板 NCCU08_HISTO 01/11 22:56
文章代碼(AID): #1BIoWo48 (NCCU07_HIS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