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看到的顧忠華

看板NCCU03_SOCI作者 (All you need is mirrors)時間19年前 (2004/10/30 00:06),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以下是今天看到的報紙呦===== 名人留學經驗》顧忠華 迷戀韋伯 追到海德堡 政大社會系教授顧忠華當年留學海德堡時,常和太太陳惠馨在內卡河畔散步。 【本報記者張錦弘】 政大社會系教授顧忠華在1980年和太太、政大法律系教授陳惠馨齊赴德國留學,他先在雷 根斯堡大學修畢碩士課程,再轉到海德堡大學讀博士,專攻社會學大師韋伯的理論,他學 成歸國後,和其他學者共同引進、翻譯很多韋伯的原典,曾在社會學界引起一股「韋伯熱 」。 顧忠華說,他大三起就迷上韋伯的學說,尤其韋伯以「傳統主義」為架構,分析中國道教 與佛教的理論,最讓他感興趣,但當時台灣有關韋伯的著作及課程很少,他於是決定到韋 伯生前曾任教海德堡讀博士,毛遂自薦請詮釋韋伯的國際權威施路赫特(Schluchter )指 導他寫論文。 施路赫特18年前曾來台訪問,當時他驚訝台灣人的勤奮,覺得背後有一股理性化、現代化 的推動力,有點類似韋伯畢生研究的「新教倫理」。 顧忠華說,施路赫特最難得的,是不會獨尊西方文化,當時就已看出,台灣擺盪在中國的 傳統主義,和西方的理性化道路之間,主張台灣應走出中國人的新路,不應全盤西化。 海德堡和劍橋等古老的歐洲大學一樣,學風自由,落實教授治校,不規定學生要修多少個 學分,或幾年內一定要畢業,完全由各系所自訂標準,由教授扛起教育成敗責任。 德國幾乎都是免學費的公立大學,且有各種獎助學金幫助學生獨立生活,連宿舍都是單人 房,學生從小被教育要為自己讀書,自己決定前途,不像台灣的學生,在升學主義壓迫下 變成大人的傀儡,到大學還茫茫然。 顧忠華說,或許受到德國經驗的影響,他這幾年極力推廣社區大學,並推動「友善校園環 境」,就是希望國人不分老少,都能在自由的教育環境下學習,這才是台灣持續進步的原 動力。 【2004/10/29 聯合報】 @ http://udn.com -- 男人不像人們以為的那麼強 女人更精 更機靈 她們可以忍受一切 可以惡毒 也會善良 男人則要比女人幼稚的多 脆弱的多 ╭╮╭╮╭╮╭╮ ╭╮ ┐┌ ╭╮ ◣ ▏┌┐ ┬ │ │││ ││ │ ├┤ ├┤ ◥◣ ▏├ │ 的名言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9.153.134 anewbie:陳......陳惠馨 ===.=== 140.119.153.210 10/30

218.169.2.75 10/30, , 1F
還是很陌生的顧忠華...
218.169.2.75 10/30, 1F

210.85.135.125 10/30, , 2F
借轉大三版唷^^
210.85.135.125 10/30, 2F

140.119.153.134 10/30, , 3F
To二樓 就叫你買他的書去捧他了咩~真是的
140.119.153.134 10/30, 3F
文章代碼(AID): #11Wcfs7l (NCCU03_SO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