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研學會]所際盃3對3籃球賽將在6/18開打

看板NCCU作者 (gu LP)時間8年前 (2016/06/07 16:4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via 政大研究生學會 臉書粉專 https://goo.gl/ybydmi 【所際盃三對三籃球賽】將在6/18開打啦!! 報名期間:即日起~6/11 每隊3~5人,趕快揪隊友填表單囉~~~ http://goo.gl/forms/kB9ngCjfFbRZB7PH3 ------------------------- 比賽須知: 1.報名者煩請註明系所、隊長、姓名、性別、手機、e-mail。(男女分兩場比) 2.比賽之分組名單及賽程由大會公正公平抽籤編排,於當日公布。 3.所有參賽者於比賽當天需攜帶學生證,以備查驗。 4.各隊請統一穿著同顏色衣服及有號碼的球褲,無隊服則由主辦單位提供號碼衣。 5.報名後不可更改隊員名單。 6.比賽需提出學生證備查(師長請出示教師證或其它可識別之證件)。也請秉持誠信原則 ,若有冒名頂替,該隊取消資格。 7.各隊伍於每場比賽開始前5分鐘至記錄台繳交球員背號與姓名對照表,且須註名先發球 員。 8.如逾時出賽超過5分鐘,以棄權論;所列賽程之比賽時間仍以大會報告為準,請各球隊 隨時注意報告。 9.各場次比賽以裁判之判決為終決。 10.請隊員以同"所"為主。 比賽規則與制度 : (一)、請各球隊球員於比賽開始前10分鐘檢錄。每隊最少三人、最多五人,五人時其中一 人為替補。 (二)、所有犯規尺度比照政大籃盟規則。但無個人五犯犯滿規則。 (三)、比賽採大半場制,每場以12分鐘、單隊13分為限。亦即若有一隊於比賽中先行得到 13分以上,則比賽結束。比賽進行中不停錶(除特殊情況經裁判指示才停錶,例如球員受 傷),包含犯規、罰球、球出界等。 (四)、若12分鐘到,兩隊仍然平手時,則採取先得分即獲勝的延長賽,延長賽總時間為5 分鐘。延長賽之5分鐘內,若無球隊得分,則進行罰球PK制,每隊推舉三人交互罰球,以 總進球數多者為勝。若仍為相同,則每隊推舉一人進行一球的交互罰球,同一輪次內,先 領先一球者為勝,此時每一輪罰球者,每隊可同一人進行罰球。 (五)、三分線內得分為兩分,三分線外得分為三分,出手犯規得罰球兩次,罰球一球一分 。團隊犯規達第五次時,始進入加罰狀態。 (六)、開賽球權由裁判擲硬幣,兩隊隊長猜之,猜中者可決定球權。每次得分後,交換球 權重新開始進攻。開賽、出界、互換球權與未達加罰狀態的非出手犯規,開球區為中場之 半圓內,須以傳球方式將球傳出發球區,給第二名球員後,始可投籃。 (七)、比賽進行中時,防守方取得球權(籃板球、阻攻、抄球)後,須雙腳站出三分線外, 該防守方始可變成進攻方開始進攻。如未雙腳站出三分線外,防守方即出手得分時,該得 分計於進攻方。 (八)、進攻方進攻時間為30秒,從取得球權後開始計算。若從開球區發球時,則以裁判將 球交於該發球者後開始計算。延長賽進攻時間則為24秒。 (九)、比賽時間內不可暫停,四強後每隊每場比賽可請求一次一分鐘暫停。 (十)、比賽前若發現或懷疑對方球員資格有問題時,可請求裁判進行身分查核,被抗議球 員須於十分鐘內拿出有效證明(學生證或身分證),若確實違反規定,則取消該隊參賽資格 ,恕不接受申訴。 (十一)、中場休息之三分球大賽於三分球線三點投籃,每一定點3顆球,前2顆進計分1分 ,最後一顆進計分2分。總分12分,總計最高分者為三分球大賽冠軍。若同分,則於弧頂 位置在比賽投5顆球,前4顆進計分1分,最後一顆進計分2分,分數高者獲勝。若再為同分 ,則猜拳決定投籃順序,先投進者獲勝。每隊僅限一人參加。 (十二)、比賽開始若有一隊超過2分鐘未能進場,該場比賽以棄權論。 (十三)、比賽時裁判之判決既為最終判決,球員不可提出異議,若比賽中球員言行不當, 裁判有權判該名球員技術犯規或強制驅逐出場。 (十四)、凡比賽時發生規則中無明文規定之問題,依據國際籃球規則第46條第12項規定: 裁判員有權決定規則上所未提及的事項。且該場裁判員之判決為最終決。 (十五)、如有未盡事宜,依大會公布訂定之。 (十六)、視報名隊伍之多寡,決定賽程制度,賽程將於報名截止後於研學會粉絲頁公佈。 -- 今天星期一,貓咪洗鬍鬚。今天星期二,貓咪口好渴。 ◣ ◣ 今天星期三,貓吃小魚乾。今天星期四,貓咪磨爪子。 ︽ ︽◣ 今天星期五,貓咪打呼嚕。今天星期六,貓咪開罐頭。◥== =╭* 今天星期七,貓咪追玩具。今天星期八,貓咪甩尾巴。 ◣╯ 今天星期九,貓咪吐毛球。今天星期十,貓咪看電視。 by-jeez ——摘自《到底是為什麼會代代相傳呀的莫名其妙童謠大全集‧卷十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7.193.19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CCU/M.1465289299.A.6E3.html
文章代碼(AID): #1NLefJRZ (NC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