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電] 贊成封館的Wyc Grousbeck在想什麼?

看板NBAGM作者 (.....................)時間13年前 (2011/07/18 19:25),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Celtics 看板 #1E91W9vm ] 作者: bri (.....................) 看板: Celtics 標題: [外電] 贊成封館的Wyc Grousbeck在想什麼? 時間: Mon Jul 18 19:24:53 2011 http://thebostongarden.pixnet.net/blog/post/33968377 http://tinyurl.com/5s53z2c Why is Wyc So Willing To Cancel The Season? by Jeff Clark on Jul 6, 2011 6:10 PM EDT in Boston Celtics Articles 自從2002年 Wyc Grousbeck率領的團隊接下了經營權,他們提供了之前老闆所沒有 提供的一切。他們投注時間、資源,還有大部分的金錢。他們雇用了一位總管,並 且在悲慘的日子依然堅持,最終在2007年換得了 Ainge交易來三巨頭的鉅額回報。 他們承諾當球隊有能力競逐冠軍時,會付出豪華稅保持競爭力,而他們信守承諾。 身為球迷,你還可以要求更多嗎? 這就是為什麼看到Wyc的名字出現在CBA談判和封館的強硬派時,有多令人困惑。 在2005年的勞資談判時,賽爾蒂克老闆 Wyc Grousbeck在談判時說了一遍又一遍: 封館是一項投資。Grousbeck 變得更聰明了,他把這種想法擺在心裡,但是確定它 一直未變。據信他是願意取消整個球季的老闆之一,與他相同的還包括鳳凰城的 Robert Sarver。(Yahoo! Sports的報導) 我相信一開始提到封館是「投資」的評論,是弄清楚 Wyc動機的關鍵線索。據報, 目前的經營團隊在2002年以 3.6億元買下球隊。根據富比士雜誌,目前球隊的價值 是4.52億元。如果他們今天賣掉球隊,還算得上是不錯的投資。但是他們不會在這 時候把球隊賣掉,所以答案一定是在每年的營運中間。 跟著金錢走 為了取得更多線索,讓我們更深入看看富比士的分析。(假設這些資料是來自2010 年球季,塞爾蒂克剛結束一個普普通通的季賽,但是一路打到總冠軍賽。) 看看下方圖表(資料來源是富比士): 基本上,雖然收益和球員薪資以差不多的速率增加,但是營業收入在那年大幅下滑 到只有400萬元。為什麼?以下是幾個答案。 儘管球隊在場上取得成功,塞爾蒂克在當地轉播的收視率卻下滑。新英格蘭 CSN的 平均收視率下滑了12%到3.1。TD北岸花園球場的進場人數也小幅下跌,塞爾蒂克在 2008-2010年球季平均每場球有18,169位觀眾,比前一個球季少了2.4%。(富比士) 門票收入很重要。收視率很重要。我不知道這些數字有多可靠,而我們當然也不知 道剛結束的這個球季的數字,但是這的確顯現出波動。 除此之外,NBA做生意的成本也有增加,而這部分和球員薪資沒有關係。 在實際的情況下,NBA 過去幾年的收益都是持平的。球員薪資也是持平。這不是件 好事。你比較想看到實際薪資和收益成長。在此同時,NBA 球員賺進世界上最高的 薪水,而球隊老闆甚至更有錢。所以基本上一切都還很好。不過當球員薪資的上升 幅度基本上和通貨膨脹率差不多時,其他費用卻是以通膨率五倍的速度增加。 (ThinkProgress網站) 所以他們把錢花到哪裡去了?Kelly Dwyer給了我們線索。 球員不用為賽前和賽後的穿著付錢,他們甚至每天都有食物提供,比賽前和比賽後 的休息室都有食物,到全美各地的客場比賽坐的是私人飛機,住在最頂級的飯店房 間,而且不用付錢。這全部都是老闆負擔,球員連一丁點都不用付出。想要參加聯 盟規定的慈善活動?球隊會僱用一台車,10點半準時載你。再加上保險和醫療照顧 ,這些大概只是冰山的最頂端。 我想你還可以加上一些比賽中的娛樂活動(是的,包括啦啦隊),但是有些花費可 以用同樣增加的贊助廠商來打平。削減部分花費可以是選擇之一,但是這樣球隊就 要承擔讓自由球員和球迷看起來廉價的風險。所以顯然這是一個微妙的平衡(delicate balance)。 同在一艘船上? 大部分時候,我們在討論都是有很忠實球迷、巨大市場和不錯的當地轉播合約的塞 爾蒂克。如果連他們在決賽碰到湖人隊的那年,他們也只能擠出 400萬元的利潤, 你可以想像沙加緬度國王隊和明尼蘇達灰狼隊這些年的樣子。 為什麼我們要在乎別的球隊?或者更明確地說,為什麼 Wyc要在乎?因為無論有沒 有收益共享機制,聯盟裡所有球隊的健康都是緊緊綁在一起的。如果最後的產出結 果受到傷害,每支球隊也都同樣會受傷。 要記住的是,NBA要在2016年球季之後和ESPN及TNT換約。因為他們在那份合約可以 拿到多少還未知,這增添了要考慮的不確定性。也就是說,如果老闆可以降低薪資 費用,在續約前及時重建聯盟形象,這可能是NBA老闆未來巨大的利益所在。 而儘管有這種發展聯盟的共同利益,在老闆陣營裡的幾個集團間還是存在裂縫。很 多小市場球隊想要收益分享。很多大市場球隊不希望把手上多餘的現金拿去資助小 市場球隊。然而,如果我們希望很多小市場球隊存活下來,就需要犧牲一點什麼。 這就回到了 Wyc和塞爾蒂克。他們會寧願 A) 繼續目前的運作模式,然後送錢給紐 奧良,幫助支付Emeka Okafor的薪水,或者 B) 從全部的球員收入中擷取一點呢? 現在你來到問題的根本了。最終結果就是:很多球隊對於商業模式管理失當,NBA 的生意也似乎沒有總是如此容易。所以如果老闆是為了要賺錢,那麼就要犧牲什麼 東西。 (附帶一提:目前有些討論提到老闆在買下 NBA球隊時,期待得到的回報是什麼。 對於想要問鼎冠軍的球隊,每年都獲利甚至不是一個可以實行的目標。所以即便Wyc 願意為了勝利賠錢,他也還是一個希望可以看到投資得到回報的投資銀行家。) 完全不同的一扇窗戶 所以也許波士頓塞爾蒂克今年賺的錢還算過得去,或者沒有。也許省下一年三巨頭 的薪水,和一年沒有門票及球賽相關收益剛好可以打平。也許老闆決定如果要分享 收益,他們最好先把薪資總額降下來,不然取消一個球季不值得。 也許他們知道2012年塞爾蒂克的薪資總額比較低,所以有更多彈性面對新版 CBA。 從完全財務的角度來看,這扇窗也許要等到三巨頭離開之後才會打開。我懷疑 CBA 如果是在明年夏天,而不是今年夏天到期,Wyc會有不一樣的態度(Dwight Howard 準備好另外一次「The Decision」電視特別節目)。再說一次,這純粹只是臆測, 不過可以當作思考的材料。 這些有任何一點讓我更支持老闆,或是對他們的努力感到憐憫嗎?說真的並沒有。 只是幫助我對於他們的想法更了解一點而已。 -- Walter Brown "Red" Auerbach Dennis Johnson Bill Russell Jo Jo White Bob Cousy Tom Heinsohn "Satch" Sanders John Havlicek Dave Cowens Don Nelson Bill Sharman '57 '59 '60 '61 '62 '63 '64 '65 Boston Celtics '66 '68 '69 '74 '76 '81 '84 '86 Ed Macauley Frank Ramsey Sam Jones K.C. Jones Cedric Maxwell Kevin McHale Larry Bird Reggie Lewis Robert Parish "Loscy" Danny Ainge Len Bias Johnny Most Garden '08 Ray Allen Kevin Garnett Paul Pierce http://thebostongarden.pixnet.net/blo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192.7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192.71

07/19 07:18, , 1F
07/19 07:18, 1F
文章代碼(AID): #1E91WRIv (NBAG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