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雷與箭】 超長球隊考究/練功文已刪文

看板NBA作者時間4年前 (2020/03/11 17:31), 4年前編輯推噓0(112)
留言4則, 4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明白很長,但是環環相扣,還是一次奉上比較好。 Rockets 現行四連敗,而且球隊問題看來棘手,不似霎時就能糾正,美國主流球評人多預 期將需要一段不短的試驗調整期,問題才可能處理得到。 早前Rockets 八連勝,有些媒體做專題剖析他們戰無不勝的原理,NBA.com 也有迅速回應 Rockets 連勝勇況,當機立斷提升了他們在球隊Power Rankings 的名次。相隔不久,當R ockets 四連敗,就有爲數不少的球評家、球迷,或說笑或認真,宣告五小正式破產,斷 定small ball 已經極速被破解了。期待轉變的落差之大,跌速之快,即便在NBA也不很常 見。 連美國受歡迎的NBA戰術分析頻道BballBreakdown 也早在Rockets 敗於Knicks 後,迅速 發佈影片舉列出戰勝Rockets 的數個要點。我並非說NBA球隊是看了那影片所以學會如何 防守Rockets 的奇陣 (當然他們有看到影片亦不出奇);而是,若連素人教練也能看出sma ll ball 的弱點、先天限制,那NBA 球隊的高薪教練團、video team 斷不會看不出對付R ockets 時,應該作什麼調整、應該具備什麼認知。 - [ 新品種特性 ] 現在事後孔明的話,可以說Rockets 早前的八連勝是"正宗Small Ball" 的蜜月期,因爲 正宗Small Ball 在NBA 其實是從沒出現過在圖鑑的新品種,對手尚未清楚其特性,所以 有利Rockets 出其不意、打亂部署、逼對手跟從玩法 (例如令Jazz 少用Gobert)、逼對手 做不曾演練過的新陣容/套路/動作等等。而當這種新穎陣式被充份記錄,繼而分析得妥當 後,對手就學懂如何對應。學懂了用走動靈活的陣容、積極干擾三分起手、盡量貪婪地利 用籃板優勢、積極協防干擾攻籃,球員備有需要switch to defend anybody 的心理準備 、明瞭Westbrook 突破防線後各防守成員scramble 的路徑等等。 至於進攻方面,多打速攻,讓防守沒有清晰分工的五小多些機會產生溝通錯誤:沒守應守 的,守了不應守的等等。提高球賽速度也讓外圍投射的難度稍爲提高,數次短途爆速後的 身體自然澎湃血脈抖動不利投射精度 (但高強射手自有方法調整)。 Hornets 也展示對Rockets 早下狠手的好處,那場以20-0 攻勢打開球賽,Rockets 後來 沒曾追近過。早前說過Rockets 基本運作原理之一是 — 射同樣數量的三分/兩分,三分 起手的average value 高於兩分起手;基於這一個理解,所以自己多投三分,讓對手多投 兩分,長遠下來,自己累積得分定必高於對手。這點在數字上無質疑空間。 而在實踐層面,如果進攻正餐是命中率較低的三分,那就有更大機會有入球荒,可能多個 球權也沒有進賬。而不介意投射兩分的球隊,較少有相同問題 (兩分命中機會更高)。而 人不是infallible machine,往往不能無視當下得分差距並平心靜氣地打自家路數的籃球 ,慢慢讓實際情況更接近average value (i.e. let the long game play out) 。現實中 ,當落後太多,例如是20分,以下這些都會是頗難避免的常情 — 球員的心態或過份desp erate (影響投射精度,特別是遠程投射)、或對自家現行做法起疑、或隊友之間互相不滿 攻/防積極性等等。 追大額分差是Rockets 的攻力做得到的 (尤當Westbrook 和Harden 雙雙發揮理想),但打 uphill battle 是種耗費大量力氣的risky game,當然可免則免。 - [ Rockets 防守誤區 ] 在防守Hornets 20-0攻勢時,Rockets 各人頻頻犯錯。竟然都是非常容易改正過來的基本 誤區。例如: (1) close out 時的動作 — 不應大步迎上,容易被人一步跨過,應高速stutter step 儘量拉長雙手距離並angle 好身體令自己cover 儘量多距離,以防進攻者向前突進 (e.g. 前手遮擋出手/運球,後手遮擋/引導持球者去路,側身微蹲碎步向前迎,並engage core 準備彈動煞停) 多次見Rockets 球員高速跑向蓄勢投射的進攻球員,被pump fake 騙到起跳,然後進攻者 就是一條open lane 或投mid-range 或攻籃collapse 防守了。 任何時候不要比進攻者更早跳起,是防守基本宗旨之一 (當然有例外情況,記得Manu 從 後封阻Harden 那球),這在close out 情況特別重要,高速大力時被騙,多數騙得特別難 以補救。Pump fake 成功了,進攻球員就直接望框,那是非常高命中率的投射機會,所以 防守球隊應該注意。 (2) 應付快攻時,隊友之間揀選防守對象的過程在趕急之下常有出錯。解決這問題要靠全 員充份認知防守大原則 (大家都遵守的protocol)、隊友間多多預先溝通自己防守特性、 各人更主動積極處理防守任務、更加專注閱讀對手/隊友的dynamics。以上這些都能帶來 實質而重要的改善。 (3) 防守被突破collapse 時,各成員不懂即時反應,以致補位/換防沒來得更快捷。這要 靠實戰積累的默契,和訓練時多多商量調整。多多集體看film 也當然有幫助。除了看自 家球賽錄影,我認爲最好是多看Raptors 的防守影片,學習他們防守的discipline、防守 變陣的程序 (由釘人轉zone、打zone突然加插double-team)。還有Lowry、VanVleet 在防 守端的站位和閱讀同樣值得參考。 (4) 好好box out,更積極搶防守籃板,不讓對手有二次進攻的機會。放縱二次進攻既損 士氣,也非常不化算,連續數次球權會讓對手更易建立適當進攻節奏。 以上這些問題,清晰瞭解了再作相應訓練,就應能得到解決。而如果Rockets 真的不如批 評者所指般,球員能量只足夠「進攻博老命,防守揸流攤」;那麼他們應可迅速將這類低 層次防守錯漏矯正,而若果做到,那就已經是一場10-20分的差別了。 - [ 雙核由來 ] 在防守- a team is as good as the weakest link. 在進攻- a team is as good as the strongest weapon. 這是籃球通律,因爲對手進攻自有針對性,而己方進攻也會找最有利的matchup來苛索。 而Rockets 在球隊組成時,是沒有偏離這個通律的啓示。Rockets 當時找來Chris Paul 組出初代雙核已是循這種思路,想法是 — 若有兩個頂級進攻引擎,代表球隊全場48分鐘 皆有頂級攻力。 那麼無論是同場上陣、Harden主打,或是CP主打,三種陣式都有一線水平。而Harden 或C P 所主導出來的風格有細緻而重要的不同,這也讓對手難於防範對應。這方面的成功反映 在Rockets 兩季間打出118勝,並闖進過西岸決賽的不俗成績。 - [ CP方案 ] 在CP 和Westbrook 換隊之後,常有討論圍繞着Rockets 是否新不如舊、Thunder 是否舊 不如新等的話題。而我認爲是兩隊都各自變強了。 Thunder 缺乏外投能力,floor spacing不佳的問題,因爲CP 能射能傳/場上調度有致/戰 術溝通充足、Gallinari提供穩定可靠的三分力 (今季至今40.9%命中率,每場投出7.3球 三分) 等關鍵而得到解決。CP 今季的強還不只限於好體態及優異clutch performance ( 位列聯盟前茅),由CP 引發的優勢還體現在Schroder 的進步、SGA 的飛躍、Adams 的更 高輸出量、緊緻的整體防守、團隊強大的向心力等方面。CP 固然值得讚譽 (日前守Tatum last shot 又是教科書式示範),可是其他成員例如SGA、Schroder、Adams 等的貢獻亦 不容忽視 (SGA 的重要性尤其被低估)。 這樣看來,CP 剛好是釋放Thunder 陣容潛能的不二人選 (也難怪有傳Knicks 想要羅致CP 來修正球隊),而這也說明隊中領袖分享球賽閱讀心得,防守竅門等的重要性。 不能肯定原本是否真的打算盡情tank,但今季好成績肯定是連精密謹慎的Sam Presti 也 預計不來。 - [ 雙核2.0 ] 至於Rockets — CP 搭Harden 的組合讓Rockets 登過近年高峯,那爲何要換上Westbrook ?Rockets 的思路也不難理解。 第二代Small Ball 雙核跟初代的最顯著不同是,新二人組打法更迴異,Harden 的最有力 武器是step-back、三分 (包括關鍵的 — 自己單人穩定製造三分出手機會的能力)、博取 罰球/and-1、應對double team 製造助攻等;Westbrook 的最有力武器是變速突破、單人 快攻、拔蔥mid-range 跳投、低位單打後衛、撕破防守助攻射手等。 兩個進攻引擎各走偏鋒,要將兩者融和在一個陣容之中,這磨合過程原本估計需要長時間 ,但或許真的是Harden 和Westbrook 之間的友誼起效,坦白溝通出各自的分工和職責。 這陣容的Rockets 早前氣勢如虹的八連勝 (被Knicks終結) 打出過強勢,展現過小球的凌 厲鋒芒。 連勝期間,兩位主力就合力展示當一切就緒順利,floor spacing 操控得恰好;Harden 的三分和引力配搭上Westbrook 的衝勁和內線轟炸是個讓人無法招架的combo。Westbrook 入攝引來協防,就自然有四位射手準備就緒;Harden 持球進攻就總有Westbrook 或走位 切入空檔或做trailer 補籃。 五小這樣配搭雙引擎所掀起的進攻讓對手難於排陣對應,若果維持尋常有正中鋒的陣式, 中鋒難免要被委派防守Westbrook (中鋒難防守有突破能力的射手)。而之前Westbrook 亮 麗的進攻表現,就是靠頻頻生吃中鋒而來的。而若果選擇不用中鋒,又會因爲陣式不習慣 而在攻守兩端失措。 還有,五小陣容是要特別調配的人選才能最大化廣闊floor spacing 的功用 (你看Rocket s 要經歷幾季尋覓才算找出了一列適合打正宗Small Ball 的人腳),而普遍球隊缺乏完整 部件。所以假若球隊跟從Rockets 的玩法一同打小球,臨場起念所打的小球也不容易比得 上精心調配、久經訓練的Rockets Small Ball。 以上是新Rockets 雙核所開啓出來的可能性 — Harden、D’Antoni 當然是認爲這個組合 有比初代更高的實力ceiling,才肯費巨大力氣張羅交易並花費時間學習新球風。而若果 他們判斷沒錯,新雙核的最大優勢固然是陣容的精神分裂式多變,兩種分明、獨立的進攻 形式互補才更有望在季後賽登頂 — 見Warriors 去季對上Raptors,沒了KD 超然單打力 ,光是motion offense 也沒能生產出充裕而穩定的得分。 - [ 部件調整 ] 新的Rockets 來到現時還未達陣容的最佳發揮 (反觀CP 第一季加盟就是65勝的成績),但 距離季後賽尚有些時間,得到Covington、Jeff Green、Bruno Caboclo 等人之後,成績 不應比季初還要差。 加入Covington 後,大家就意會他根本是small ball 的必要部件,三分能力好、靈活、 臂展長、體力好、能守多個位置、防守意識優良。若沒有他和Tucker,small ball 難以 成型,Rockets 不可能打出早前八連勝所展現的高度。 Green 33歲,體態非凡好,加盟後的三分表現理想 (46.4%),也具豐富大賽經驗,是個可 以依靠的老將。 學懂如何/何時運用Caboclo,是Rockets 季後賽前的重要課題,他可是防守AD、Jokic, 以及即時增強陣容籃板力的一個優良選項。 當他們理順防守端問題,還有Harden 找回投射觸覺,Rockets 會是其他球隊不想碰上的 獨特難題。有Tucker 在陣,應該讓人較放心他們終將找到方法好好防守 — 在四連敗之 後,他呼籲各隊友由自己開始做好,檢視不足力求精進。而至於Harden 的投射低潮,就 只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 [ 中距離價值 ] 有些關於Rockets 的認知,對好好防守他們非常實用,例如,知道Rockets 陣容除了West brook 之外,mid-range 是no-fire zone,那麼球員可以盡量無顧慮全速close out 三分 ,因爲若持球者投射被阻後切入,close out 的防守者仍有數步距離可以從後catch up 去干擾攻籃出手,旁邊隊友也可能趕及協防騷擾 — 但若果進攻者會投出mid-range 跳投 ,close out 的後果或是放過一球高命中率的 open mid-range 跳投。當防守球員能夠輕 易知道你所有進攻選項,防守者就更容易判斷、預測持球者的進攻路向,防守就變得更ma nageable,更不費力不費神。 也就是因爲以上原理,Harden 所投出的三分,都是特別高難度。防守者知道Harden 不投 mid-range,能相應調整防守策略 — 明知你擺脫了,也不會即時起手,即是代表防守者 有稍爲更多時間從後追趕遮擋出手,那麼防守者就可能決定更aggressive 地制止三分出 手,即使代價是更容易被過。 而說到這裏,就會明白,雖然數字上盡量多以三分取代兩分的確不錯,但在實際操作上 — 中距離跳投往往能開出更多優質三分出手機會 (還有優質內線接應機會),而在中距離 維持一個高水平的命中率是實際可行的事 (隊中Westbrook 正正是現例)。所以中距離跳 投其實有運用價值。而且,一個空檔中距離跳投的average value 當然高於勉強投出的三 分。這是數據事實,即使D'Antoni 真的是個stats purist,也應該要注意到。 只能擊打對手兩個部位的拳手,不會很難防守;側重堵着一處,再細心看管另一處即可。 Mid-range 甚至不需真的多用,只是在進攻加入這個選項,令防守者多一個顧慮,本身就 已能實質提升整體攻擊效率。將中距離投射看成是個微量但關鍵的調味料,大概就適合現 時的Rockets。這是個尋常合理而且能簡易驗證的建議,但對D'Antoni 來說,或是最激進 最不可想像的做法。就看他能否洞察出純粹以數據來推論實際行事原則這思路的盲點。 已經詢問本作者轉載同意 撰寫粉轉 FB-極力誌籃球 ※ 編輯: xrmpc101 (101.14.140.209 臺灣), 03/11/2020 18:13:45

03/11 18:13, 4年前 , 1F
這篇跟晶晶體有八成像
03/11 18:13, 1F

03/11 18:15, 4年前 , 2F
刪到推文 抱歉
03/11 18:15, 2F

03/11 18:15, 4年前 , 3F
end
03/11 18:15, 3F

03/11 18:15, 4年前 , 4F
為什麼不附網址= =
03/11 18:15, 4F
文章代碼(AID): #1UQA_tb8 (N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