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NBA五十大巨星成就積分排名 (2016年版)

看板NBA作者 (Hakeem Olajuwon)時間7年前 (2017/06/28 13:39), 編輯推噓107(1181183)
留言212則, 12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逛到這篇對岸網友在 2016 年的分析文,分享給大家討論看看。 https://bbs.hupu.com/17385257.html 原文裡面有詳盡的球員積分計算,以下只列出最終結果。 原文排名 生涯積分 SI排名 ESPN排名 1. Jordan 6229.04 1 1 2. B. Russell 4317.71 8 7 3. Jabbar 4211.65 2 2 4. LeBron James 4019.36 5 3 5. Tim Duncan 3853.45 10 8 6. S. O'Neal 3672.99 15 9 7. Magic Johnson 3556.30 4 4 8. Larry Bird 3476.12 7 6 9. W. Chamberlain 3196.72 3 5 10. Kobe Bryant 3163.55 12 12 11. H. Olajuwon 2488.09 16 10 12. Moses Malone 1994.07 14 15 13. Jerry West 1922.09 9 13 14. John Havlicek 1919.50 22 28 15. Karl Malone 1907.96 17 16 16. Bob Cousy 1895.82 38 39 17. Bob Pettit 1817.68 13 34 18. Scottie Pippen 1736.53 23 25 19. George Mikan 1712.07 24 33 20. Kevin Garnett 1514.71 34 21 21. Elgin Baylor 1506.40 11 24 22. Dirk Nowitzki 1459.69 37 17 23. O. Robertson 1436.39 6 11 24. Dolph Schayes 1408.92 48 - 25. D. Wade 1366.23 25 27 26. Willis Reed 1330.81 40 48 27. C. Barkley 1256.09 20 18 28. J. Erving 1193.13 18 14 29. David Robinson 1184.38 28 20 30. Rick Barry 1180.10 27 37 31. Elvin Hayes 1049.18 19 40 32. Walt Frazier 1030.26 21 38 33. Steve Nash 1014.64 - 30 34. Kevin Durant 1013.00 43 22 35. S. Curry 1009.90 31 23 36. J. Stockton 996.77 30 19 37. I. Thomas 995.66 29 26 38. Jason Kidd 993.07 44 35 39. Clyde Drexler 966.84 35 36 40. Patrick Ewing 965.87 39 32 41. Allen Iverson 962.08 45 46 42. Bill Walton 856.63 32 42 43 Bill Sharman 845.36 46 - 44. Paul Arizin 840.72 50 - 45. James Worthy 830.99 - 43 46. Paul Pierce 813.23 - 45 47. Chris Paul 802.36 47 29 48. Gary Payton 797.08 - 41 49. G. Gervin 773.28 26 47 50. Dave Cowens 764.57 42 - 個人心得: 1. Jordan G.O.A.T 的稱號真的是不誇張,重點是他還狠狠甩開排名第二的 Bill Russell 接近兩千分,Jordan 這個史上第一與史上第二的差距還真 是非常巨大!考慮 Jordan 有一季斷腿復出、一季打棒球復出,Jordan 所有的榮譽都是在公牛的十一個完整賽季所獲得,這種累積榮譽的速度真 的是像神一般的誇張。跟 Jordan 同期的巨星運氣很不好,因為榮譽幾乎 被 Jordan 拿光了。 2. 綜合各項排名,除了 Jabbar 穩定在前三以外,史上第二到第九怎麼排似 乎都可以,至於 SI 把 Duncan 與 O'Neal 排到第十名與第十五名則是根 本在搞笑。 Kobe 的排名大致上就是在 10~12 名之間。 3. Oscar Robertson 在其它的排名被神化太多,他在 NBA 賽場上的成就很 難支持他排進史上前十二名。 4. 若是考慮 ABA 的成就,J. Erving 的排名應該可以在前二十名。 5. Durant 與 Curry 加上 2017 的總冠軍後,他們的排名可以在往前跳不少 ,考慮他們的年紀與未來性,生涯結束時很有可能會衝擊史上 Top 10。 6. Chris Paul 現在就是缺 MVP, FMVP, 總冠軍,三者他只要有拿到一個就 可以讓自己的歷史地位往前進許多名,若是三者全拿的話,有機會在史上 Top 20 裡面。 以下為原文: NBA五十大巨星成就積分排名 2016年休賽期版 本文為NBA球員成就積分排名,不包含ABA和國際賽事成就,亦不等同於歷史地位,畢竟歷 史地位無法單一從資料、榮譽成就上體現出來,諸如對NBA規則的改變和對NBA發展的推動 作用、場內外影響力等因素都能對歷史地位產生積極影響,當然任何排名都是有爭議的, 本成就積分規則及資料力求客觀、合理,從計畫到完成歷時1月餘,難免有爭議及資料錯 誤情況,歡迎球迷們給予回饋和指正。 本文部分內容參考了虎撲網友“最恨無間道”於2015年06月發表的“NBA球員的成就積分 ”,在此表示感謝! 前言:比較不同球員的歷史地位,最主要參考一般為冠軍、MVP和FMVP的數量,最佳陣容 和全明星次數,次之為個人資料、單項資料王、最佳防守陣容等,而一名超級巨星未奪冠 前的榮譽,特別是MVP、年度第一隊次數,對其以後奪冠的歷史地位有加成作用,特別是 以核心奪冠,其之前榮譽的加成作用則更加明顯,而往往兩名球員均退役的情況下進行生 涯榮譽比較,很容易陷入單一對比主要榮譽的數量,其中又併入個人實力情況(個人資料 、是否球隊核心、第幾核心、領袖能力、影響力等),當各種主要榮譽交叉不等的情況下 甚至是榮譽較其他球員多,仍難於判斷幾名球員相互之間的歷史地位先後,為摒棄直接榮 譽簡單對比,合理體現個人實力和團隊榮譽間的結合情況,客觀區分相同榮譽和不同榮譽 之間的區別,故不採用傳統的榮譽相加、比較法,而制定此規則,以區分球員巔峰和非巔 峰期奪冠、核心和非核心奪冠的成就情況,儘量客觀的體現出一名球員所處的歷史排名位 置,杜絕多重標準、主觀印象; 個人資料、獎項榮譽是基礎,季後賽戰績、總冠軍是加成,無球隊榮譽的加成,個人榮譽 再多歷史地位也有限;相反球隊榮譽再多,個人榮譽一般,多數只是頂級的角色球員,歷 史排名中往往還不如前者;因季後賽榮譽較少,只有分區冠軍和總冠軍、FMVP,無個人實 力榮譽體現,故本文規則採取常規賽資料、榮譽為基礎,季後賽戰績為係數,依此規則可 知巔峰時期奪冠對其加成的重要性,兩名球員生涯相近的個人榮譽和球隊榮譽,前者集中 在某一年或某幾年要比後者兩類榮譽賽季錯開成就積分要高(如兩名球員同為十個年度第 一隊三個冠軍,一名球員在其巔峰期的年度第一隊時期獲得三個冠軍,另一名球員巔峰期 的年度第一隊時期兩個冠軍而非年度第一隊時期甚至無最佳陣容時期一個冠軍,前者的奪 冠成就分就會高於後者,即固定單賽季成就,不因之前巔峰期賽季奪冠而加成非巔峰期賽 季奪冠的冠軍價值,亦不因巔峰期賽季未奪冠而非巔峰期奪冠去反推加成未奪冠賽季前的 榮譽價值),體現了巔峰期奪冠比非巔峰期奪冠成就加成高的規則設定準則,代表了一名 球員的統治力表現,同理同一名球員作為球隊核心奪冠和球隊非核心奪冠(如假設97或98 賽季奪冠對比04賽季奪冠的 Malone、96賽季奪冠和06賽季奪冠的 Payton)其對歷史地 位的定位是不同的,同樣獲得冠軍,因該球員非巔峰期個人資料低、榮譽少,其奪冠賽季 成就積分就低(即奪冠作用較其他球員低);為平衡季後賽場次和輪次不同的球員(未進 季後賽、只進行了首輪被淘汰、進行了4輪季後賽等球員的季後賽表現和場均資料不具同 等參考性,這和NBA未設置季後賽MVP同等道理),未加入季後賽資料,故無法體現某些球 員常規賽強季後賽弱,某些球員常規賽弱而季後賽強的情況,此為該規則最大的缺陷,調 整方法見後述的季後賽係數設定說明,鑒於作者能力有限,暫無更加完善的規則設定對此 問題進行調整。 因固定每賽季的成就積分情況,不因之前和之後的個人榮譽和總冠軍進行前推加成和反推 加成,故本規則適用于現役球星和退役球星的成就積分比較,而不用列出歷史球員排名和 現役球員排名兩個榜單。 積分規則的設定: 每名球員的生涯總成就積分=生涯所有賽季的單賽季成就積分總和; 每個賽季的成就積分=常規賽積分(常規賽資料分+常規賽榮譽積分)×季後賽係數(季後 賽戰績係數+總冠軍係數)+總冠軍核心球員積分; 在常規賽榮譽之外加入常規賽資料則是為了常規賽榮譽相當的球員進一步區分基礎積分而 設置的,例如兩名球員單賽季同為最佳陣容年度第二隊、全明星首發,無MVP選票和其他 常規賽榮譽,則此兩名球員該賽季的常規賽基礎積分是一樣的,或是同一名球員生涯不同 的兩個賽季榮譽一樣,常規賽基礎積分也一樣,無法相對準確的得出不同球員單賽季或同 一個球員不同賽季的常規賽成就情況,更應該避免有些球隊核心球員生涯後期無任何常規 賽榮譽而導致無常規賽基礎分的情況,加入常規賽資料就能辨識出該名球員對球隊的相對 貢獻程度,給予相應的常規賽資料分,譬如 Malone生涯最後兩個賽季場均仍能獲得20.6 、7.8、4.7和13.2、8.7、3.9的資料,PER為21.7和17.8,WS達到11.1和4.3,但這兩個賽 季無任何常規賽榮譽,有了常規賽資料分就不會導致這樣類似的球員常規賽資料分不符合 球員實際貢獻的情況; 此積分規則設定可能導致的一種情況就是角色球員、邊緣球員隨隊奪冠,而季後賽上場時 間及貢獻度小,但是總冠軍獲得的係數和主力球員是一樣的,就可能導致一名非主力球員 職業生涯獲得了多次冠軍,卻比無冠的獲得常規賽多次榮譽的球隊主力球員積分高的情況 ,所以在規則中加入PER、WS和總冠軍球隊隊內季後賽五項資料的排名對應係數(見後述 )以避免出現此種情況; 最佳陣容是按球員球場上的位置設置的,而MVP前五的球員則無位置限制,常規賽最佳陣 容年度第一隊的五名球員因為其按球場位置評選的關係,往往不等同於是當賽季最好的五 名球員,特別是中鋒限定為一名的情況下,此情況更為明顯,有MVP前五選票的中鋒當選 為最佳陣容年度第二隊,並不等於該名球員比年度第一隊的另外四名球員都差,針對此情 況,給予MVP選票第二到第五相應積分,以體現有MVP前五選票的最佳陣容球員比沒有MVP 前五選票的最佳陣容球員積分高的原則,畢竟規則設定中榮譽積分均為固定分,加上每個 年代球場位置的競爭力不同,加入此積分規則予以平衡,亦體現出MVP選票的重要性,MVP 前五之後的因選票率較低,不再列出。 常規賽數據分: 場均得分+籃板+助攻+抄截+火鍋; 單賽季WS>2.7或出場數≧40,PER超出16.5的數值額外計入資料分。 引入PER的目的:基礎資料採用五項主要資料總和的資料分,相對於得分、籃板和助攻, 抄截和火鍋對資料分的影響甚小,引入PER可以體現抄截和火鍋的相對真實作用,以及場 均失誤、犯規和命中率對比賽所產生的影響,且可以細化修正和比較不同位置、不同年代 (賽季不同的進攻節奏、回合率、效率等)的球員的基礎資料;PER歷史常規賽單賽季前 50名的最低值為16.5,以此為衡量主力和角色球員的個人能力的分界線(1967-1968賽季 前的PER偏低,單賽季前50名的最低值為11.0,但聯盟實力靠前的球員PER無明顯變化,鑒 於本文為歷史五十大成就積分,且鑑別1967-1968賽季前主力和角色球員的必要性較低, PER分界線仍設定為16.5);1950-1951賽季前的籃板數、1951-1952賽季前的PER以各自此 後兩個賽季的籃板、PER平均值作為參考; 引入WS的目的:判斷一名球員是否達到對球隊貢獻的基礎要求,與出場數作為鑑別基礎資 料是否需要調整的兩項參考項;1967-1968賽季的常規賽開始實行82場比賽制,此賽季和 之後的賽季採用單賽季WS前50名最低值5.5,基礎資料分以出場40場比賽為基礎要求,WS 取整個賽季5.5的一半即2.7,也相當於每只球隊15名球員的WS均值的40場WS總值:(1÷ 15)×40=2.67(1967-1968賽季前的WS均較往後的賽季低,故此賽季前採用之前單賽季WS 前50名最低值1.4,因該賽季前常規賽賽制的特殊情況,不做出場數下限,WS鑑別值仍為 1.4:鑑別的必要性也比較低); 修正出場數少的球員資料分等於甚至多於出場多的球員的情況,如兩名球員的資料分均在 50上下,出場數為25與65,但出場25場的球員與出場65場的球員賽季資料分相等是不合理 的,需要對出場數少的球員資料分進行必要的修正。以40場比賽為基礎,每場比賽的係數 為1÷40=0.025,按每缺陣1場比賽扣除基礎資料總和*0.025的比例計算常規賽資料分。非 因傷病(個人能力不足、退役、禁賽、球隊或球員其他原因等)的賽季出場數少於40場的 情況不在本規則討論範疇,不再單獨計算賽季總、平均出場時間予以平衡。 PER、WS、出場數對常規賽積分的調整: (1)單賽季WS≧2.7或出場數≧40,常規賽資料分等于5項基礎資料總和,PER超出16.5的 數值額外計入資料分; (2)單賽季WS<2.7、出場數<40,常規賽資料分等于5項基礎資料總和×(0.025×出場 數),PER超出16.5的數值不額外計入資料分。 特殊情況說明: 1、1998-1999賽季因勞資糾紛的關係,常規賽縮短至50場,該賽季WS前50名最低值4.4, 基礎資料分以出場25場比賽為下限、WS取2.2,缺陣調整係數為0.04,鑑別規則同上; 2、如果一名球員所在的球隊當賽季進入總決賽或獲得總冠軍,且其決賽(分區決賽、總 決賽)有出場時間及資料貢獻,但其常規賽出場數<40,常規賽資料分較季後賽資料分低 的情況則取季後賽資料分作為常規賽資料分(單賽季出場數≧40不適用此規則)。 常規賽榮譽積分: MVP:108 MVP第二~第五:得票率×(MVP積分的1/2÷MVP得票率) 年度第一隊:36 年度第二隊:24 年度第三隊:12 防守第一隊:6 防守第二隊:3 DPOY:12 得分王:9 籃板王:6 助攻王:6 抄截王:3 火鍋王:3 AMVP:4 全明星首發:4 全明星替補:2 積分設定說明: 1、以全明星替補為最小積分基礎設立其他獎項與榮譽的相應積分,入選全明星為球員的 實力與人氣的綜合表現,但是全明星賽事畢竟是賽季中期舉行的,相對于其他賽季榮譽, 不宜設定太高分值,因設定榮譽之間相對倍數和採取正整數的關係,全明星替補積分設定 為2分而非1分,全明星首發為2倍替補積分,當選AMVP則再加4分,AMVP實際積分為6-8分 ,雖然AMVP為一場非正式比賽中獲得,但作為成就積分中唯一能體現場外影響力的一個官 方獎項,理應給予適當的積分; 2、設定抄截王、火鍋王和防守第二隊相同分值,高於全明星替補低於全明星首發,依照 貢獻度的不同籃板王、助攻王設定為6分,得分王設定為9分;而防守第一隊則為防守第二 隊的2倍積分,獲得DPOY者計分12分,不再計算防守第一隊或防守第二隊的積分; 3、依據最佳陣容優於最佳防守陣容的原則,年度第三隊積分設定為防守第一隊的2倍積分 ,年度第二隊為年度第三隊的2倍積分,年度第一隊為年度第二隊的1.5倍積分(不設定2 倍的原因為往往某些年度第二隊球員實力不比年度第一隊上其他球場位置的球員差); 4、MVP作為常規賽個人的最高榮譽,理應獲得最高成就積分,設定為年度第一隊的3倍; 設定為3倍的理由:①在不考慮其他因素情況下(如不同的球場位置、資料情況和其他榮 譽等),試比較兩名球員其中一名球員3年度第一隊1MVP,另一名球員無MVP,試問後者年 度第一隊要幾個才能相當於前者球員?或者比較5年度第一隊1MVP和8個年度第一隊無MVP 的區別、7年度第一隊2MVP和10年度第一隊1MVP的區別等等,②基礎資料分和其他榮譽分 值的影響:假設一名球員的某一巔峰期基礎資料分為50,加上年度第一隊和全明星首發積 分即為50+36+4=90,而MVP為108+50+36+4=198,實際倍數關係為2.2倍,如果巔峰期基礎 資料分都為40,則為2.35倍,均<2.5倍,③MVP第二~第五有相應的選票積分,對於有 MVP選票的年度第一隊球員,MVP與年度第一隊的倍數<3,加之有基礎資料分的原因,MVP 的常規賽積分與有MVP選票的常規賽積分倍數往往<2,不將MVP積分設定較高分數,完全 無法體現出MVP的價值,④體現出了MVP積分高而對其賽季奪冠成就積分加成的重要性, 否則Curry 3年前無任何個人榮譽的球員僅憑2-3個賽季的爆發而進入了歷史排名的第23 (espn)和第31(體育畫報),是欠妥當的,具有說服力的就是MVP當賽季奪冠,而 Nash基礎資料相對其他超級巨星差,職業生涯3年度第一隊無冠因有2個MVP而進入歷史排 名第30(espn),顯示出了MVP的重要性;MVP第二~第五選票對應積分為額外積分,為 避免出現MVP第二因選票率與MVP接近而積分亦近等同的情況,MVP第二~第五選票的對應 積分=得票率×(MVP積分的1/2÷MVP得票率),而非得票率×(MVP積分÷MVP得票率); 5、最佳新秀、最佳第六人、進步最快球員、月最佳球員、周最佳球員、最佳新秀陣容、 全明星賽單項賽冠軍不計分。 季後賽係數: 未進季後賽:0.6 首輪:0.8 半決賽:1.0 決賽:1.2 總決賽:1.5 總冠軍:總冠軍球隊隊內季後賽五項資料的排名係數,依據季後賽貢獻係數為0.2-1.3不 等,係數≧1.05,計額外積分72 FMVP:1.0,額外積分72 總冠軍球隊隊內季後賽場均得分、籃板、助攻、PER、WS的排名對應係數: 得分、PER、WS: 第一:0.3 第二:0.24 第三:0.18 第四:0.15 第五:0.12 第六:0.1 第七:0.08 第八:0.06 籃板、火鍋: 第一:0.2 第二:0.16 第三:0.12 第四:0.1 第五:0.08 第六:0.07 第七:0.06 第八:0.05 排名第八後有出場時間及資料貢獻的球員:0.04。 係數設定說明: 以球隊進入季後賽且未首輪出局、即球隊進入半決賽為係數1.0,首輪、未進季後賽和決 賽分別遞減和遞增0.2係數,進入總決賽則增加0.3,即分區冠軍為未進入季後賽球隊的 2.5倍、進入半決賽球隊的1.5倍,總冠軍球隊隊內季後賽五項資料排名係數均第一的球員 係數為1.3,FMVP係數為1.0,奪冠係數最高為1.5+1.3+1.0=3.8,獲得FMVP的總冠軍球隊 核心球員賽季係數大致為決賽球隊係數的3倍、總決賽球隊係數的2.5倍;為避免球隊第一 核心球員非巔峰期因常規賽積分低而季後賽奪冠係數高但賽季總積分不高及進一步區分球 隊主次核心球員季後賽係數差額較小而可能導致積分差別不大的此兩種情況,對季後賽貢 獻係數≧1.05的球員(季後賽數據均第二名的係數和為1.04,≧1.05視為球隊季後賽核心 球員)和FMVP球員(總決賽核心球員)給予保底額外積分72分(<MVP積分、>MVP一半積 分,取年度第一隊的2倍分)。 引入季後賽資料排名係數的目的:識別總冠軍球隊中的球員該賽季整個季後賽對球隊的貢 獻情況,按各項資料隊內排名分領係數加成,避免出現除FMVP獲得者外其他球員總冠軍係 數加成是一樣的,而僅依靠常規賽積分×總冠軍係數得出賽季總積分的情況則完全忽略了 季後賽球員的貢獻度,故設定此數據排名係數,將總冠軍加成降低的係數轉移至該排名係 數上;鑒於季後賽係數對於賽季總積分的重要性,針對NBA早期無抄截、火鍋統計資料的 情況,移除抄截、火鍋的係數加成;WS/48適合不同賽季球員勝利貢獻值的比較,單賽季 體現在WS總值上,且有重複加成的不適用性,故不設定WS/48係數加成,如需比較不同球 員的生涯WS/48,表中生涯WS值下方的數值即為WS/48。 難以納入成就積分系統的幾種情況: 1、季後賽東西部不同賽季的對陣實力不同,而季後賽係數加成相同; 針對對陣球隊實力不同而修正係數加成是很籠統也很難辦到的,以總決賽為例,不能因為 兩隻球隊實力相近而拔高奪冠係數,而兩隻球隊實力差太多而降低奪冠係數,反之亦然, 故此情況不予調整(也很難調整、且太主觀); 2、不同賽季MVP、最佳陣容、單項資料王等榮譽獲得者的球員實力不等同,而積分相同; 此情況是客觀存在的,第一選票全票當選的MVP理當比只有50%第一選票的MVP有價值,單 賽季場均35分的得分王比單賽季場均28分的得分王有說服力,但此情況很難用其他參考資 料予以調整,且細化明顯、調整難度較大,作罷; 3、成就積分以資料、榮譽為基礎,但防守型球員因在資料上體現不明顯,故成就積分均 較低,此情況難於做出合理調整,暫無適宜方案; 4、職業生涯常規賽與季後賽總數據、場均資料的歷史排名因較難定分,較大分數不合理 ,較小分數對應資料排名積分亦較小,故未設定球員生涯總數據歷史排名積分。 NBA早中期常規賽場次和季後賽輪次少,1950-1951賽季前無籃板統計、1973-1974賽季前 無抄截和火鍋統計、1988-1989賽季前無年度第三隊評選等因素而導致的常規賽總數值低 ,最終賽季成就分受到影響的情況屬歷史原因,常規賽總數值低(但籃板數相對高)但季 後賽輪次少,視為等同之後年代的成就分,常規賽資料分及季後賽戰績係數不做調整。連 MVP、連冠、連FMVP等統治力表現理應在規則中加入額外積分及加成,但因早期凱爾特人 有八連冠的情況,加成極易導致八連冠成員季後賽係數均較高,鑒於榮譽對比採取橫向比 較、尊重歷史的客觀原因,不宜降低早中期的冠軍係數及加成係數,故對連莊情況採取統 一規則,均不予額外加成;1968-1969賽季前尚無FMVP評選,因難以判斷各賽季總決賽的 FMVP得主,且不宜主觀加入FMVP,故1968-1969賽季前的FMVP未進行增補。 鑒於時間、精力有限,無法將NBA歷年來每賽季的最佳陣容球員均作為歷史五十大球星候 選,故名單參考體育畫報、ESPN最新發表的五十大球星排名,共57名; 季後賽輪次中的數字為季後賽每輪的對陣場數,係數體現在總係數中,不再單獨列出; 常規賽資料顏色標紅代表該賽季為該項資料的資料王; 季後賽出場數顏色標紅代表該賽季季後賽有缺陣,球隊所在季後賽輪次球員未出場則不再 標注輪次對陣場數;因傷病季後賽未出場的輪次不計算入球員季後賽戰績。 作者眼中理想的排名應該分為實力排名和榮譽排名2份榜單,綜合榜單往往爭議最大,因8 月中下旬開始有半個來月的閒置時間,試著作此規則排名,如與您心中的排名有出入,僅 當作者自娛自樂。 最後再次聲明,此成就積分排名本著客觀、合理的規則設定,設定規則後進行最後的積分 和係數計算得出排名,不再進行二次調整,排名只代表球員的成就積分排名,不代表也無 法代表任何實質的球星真實歷史地位,存在爭議在所難免,歡迎提議留言。     原文裡面有詳盡的球員積分計算,以下只列出最終結果。 原文排名 生涯積分 SI排名 ESPN排名 1. Jordan 6229.04 1 2 2. B. Russell 4317.71 8 7 3. Jabbar 4211.65 2 2 4. LeBron James 4019.36 5 3 5. Tim Duncan 3853.45 10 8 6. S. O'Neal 3672.99 15 9 7. Magic Johnson 3556.30 4 4 8. Larry Bird 3476.12 7 6 9. W. Chamberlain 3196.72 3 5 10. Kobe Bryant 3163.55 12 12 11. H. Olajuwon 2488.09 16 10 12. Moses Malone 1994.07 14 15 13. Jerry West 1922.09 9 13 14. John Havlicek 1919.50 22 28 15. Karl Malone 1907.96 17 16 16. Bob Cousy 1895.82 38 39 17. Bob Pettit 1817.68 13 34 18. Scottie Pippen 1736.53 23 25 19. George Mikan 1712.07 24 33 20. Kevin Garnett 1514.71 34 21 21. Elgin Baylor 1506.40 11 24 22. Dirk Nowitzki 1459.69 37 17 23. O. Robertson 1436.39 6 11 24. Dolph Schayes 1408.92 48 - 25. D. Wade 1366.23 25 27 26. Willis Reed 1330.81 40 48 27. C. Barkley 1256.09 20 18 28. J. Erving 1193.13 18 14 29. David Robinson 1184.38 28 20 30. Rick Barry 1180.10 27 37 31. Elvin Hayes 1049.18 19 40 32. Walt Frazier 1030.26 21 38 33. Steve Nash 1014.64 - 30 34. Kevin Durant 1013.00 43 22 35. S. Curry 1009.90 31 23 36. J. Stockton 996.77 30 19 37. I. Thomas 995.66 29 26 38. Jason Kidd 993.07 44 35 39. Clyde Drexler 966.84 35 36 40. Patrick Ewing 965.87 39 32 41. Allen Iverson 962.08 45 46 42. Bill Walton 856.63 32 42 43 Bill Sharman 845.36 46 - 44. Paul Arizin 840.72 50 - 45. James Worthy 830.99 - 43 46. Paul Pierce 813.23 - 45 47. Chris Paul 802.36 47 29 48. Gary Payton 797.08 - 41 49. G. Gervin 773.28 26 47 50. Dave Cowens 764.57 42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5.230.99.13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BA/M.1498628377.A.605.html

06/28 13:43, , 1F
50大巨星應該算專有名詞吧,這標題有點混淆
06/28 13:43, 1F

06/28 13:44, , 2F
終於沒有把CP3排在Nash跟老史之前的蠢事了
06/28 13:44, 2F

06/28 13:45, , 3F
這應該是抱腿排行吧
06/28 13:45, 3F

06/28 13:46, , 4F
1 2 的差距...
06/28 13:46, 4F

06/28 13:46, , 5F
老大才第十??
06/28 13:46, 5F

06/28 13:47, , 6F
推KG
06/28 13:47, 6F

06/28 13:48, , 7F
強力肩膀迷崩潰
06/28 13:48, 7F

06/28 13:49, , 8F
意見同1F
06/28 13:49, 8F

06/28 13:49, , 9F
連老大都有第十…
06/28 13:49, 9F

06/28 13:51, , 10F
kobe竟然還有十
06/28 13:51, 10F

06/28 13:52, , 11F
樓下繼續酸LBJ Kobe
06/28 13:52, 11F

06/28 13:52, , 12F
MJ時代被紅色光頭擋住的球星能進入這榜單的是真的強
06/28 13:52, 12F

06/28 13:52, , 13F
應該改成前五十大巨星ㄅ 不然跟當初選的會搞混
06/28 13:52, 13F

06/28 13:52, , 14F
喬丹太扯了吧
06/28 13:52, 14F

06/28 13:53, , 15F
MJ的積分差不多是兩個KOBE或張伯倫的存在......
06/28 13:53, 15F

06/28 13:53, , 16F
老史36就笑笑就好~
06/28 13:53, 16F

06/28 13:54, , 17F
看到Kobe輸TD 就知道這個根本沒有參考價值了
06/28 13:54, 17F

06/28 13:54, , 18F
幫跟紅色光頭同時代的QQ
06/28 13:54, 18F

06/28 13:54, , 19F
這只是排名 當年的50大也沒分高低吧?
06/28 13:54, 19F

06/28 13:54, , 20F
Curry KD 急起直追!
06/28 13:54, 20F

06/28 13:56, , 21F
竟然有CP3 每年的最高2輪的也可以上.........
06/28 13:56, 21F

06/28 13:56, , 22F
蛋黃哥比TD高,哈哈哈哈哈
06/28 13:56, 22F

06/28 13:56, , 23F
MJ=2KOBE
06/28 13:56, 23F

06/28 13:58, , 24F
腦大 !!! 終於進前十了
06/28 13:58, 24F

06/28 13:58, , 25F
看到 KG > Dirk 這篇參考價值瞬間降低... lol
06/28 13:58, 25F

06/28 13:59, , 26F
其實還好,KG的防守隊加了這麼多分才些微大於司機
06/28 13:59, 26F

06/28 14:00, , 27F
可以接受啦....
06/28 14:00, 27F

06/28 14:00, , 28F
原文是有考慮防守隊的加持,比重還不低
06/28 14:00, 28F

06/28 14:01, , 29F
高那幾名不是重點,反正同一個檔次就對了
06/28 14:01, 29F

06/28 14:01, , 30F
僅供參考
06/28 14:01, 30F

06/28 14:01, , 31F
歐肥第六笑笑就好
06/28 14:01, 31F

06/28 14:02, , 32F
KG與Dirk其實各有優劣 不要差太多其實是可接受的
06/28 14:02, 32F

06/28 14:03, , 33F
MJ那分數極為變態
06/28 14:03, 33F

06/28 14:04, , 34F
說真的 一直有小朋友想挑戰MJ真的不知道是哪來勇氣
06/28 14:04, 34F

06/28 14:05, , 35F
我還以為這裡不要拿他出來戰是基本常識
06/28 14:05, 35F

06/28 14:05, , 36F
這積分MVP和FMVP的影響比冠軍數量高太多了
06/28 14:05, 36F

06/28 14:05, , 37F
會想去拉自己支持的球星戰MJ的幾乎都反串啦
06/28 14:05, 37F

06/28 14:06, , 38F
這樣484可以證明把姆斯排歷史第2是過譽 甚至是反串
06/28 14:06, 38F

06/28 14:07, , 39F
這份評分比較客觀...前三隊很少進的雜魚通通不見蛋~
06/28 14:07, 39F
還有 133 則推文
06/28 18:34, , 173F
Dirk那冠對比KG那冠就是多了FMVP的分數~ 但也就這
06/28 18:34, 173F

06/28 18:35, , 174F
樣了~ 我自己覺得KG和Dirk成就真得差距不大,都是同
06/28 18:35, 174F

06/28 18:35, , 175F
歷史等級的~ 從這名單來看兩人也是差兩個名次而已,
06/28 18:35, 175F

06/28 18:36, , 176F
排名誰高於誰~ 就是兩邊球迷的情懷問題了~
06/28 18:36, 176F

06/28 18:40, , 177F
光頭任何數據怎麼排都是前面真屌
06/28 18:40, 177F

06/28 18:47, , 178F
司機光是沒轉隊就夠剋住KG了 同理 老大也不輸歐肥!
06/28 18:47, 178F

06/28 18:48, , 179F
KG跟歐肥都是多次轉隊配上衰退很大的路線
06/28 18:48, 179F

06/28 18:49, , 180F
司機跟老大都是不轉隊 數據累計持續低衰退路線
06/28 18:49, 180F

06/28 19:05, , 181F
KG跟Dirk才差2名...跟本沒差吧,有啥好爭?
06/28 19:05, 181F

06/28 19:12, , 182F
MJ真的是神
06/28 19:12, 182F

06/28 19:15, , 183F
喬神就是神,但是賤古迷屁孩這時又一堆屁想放了才是
06/28 19:15, 183F

06/28 19:40, , 184F
10 11 怎麼突然跌這麼多
06/28 19:40, 184F

06/28 19:46, , 185F
話說第一SG 第二SG 第三SG 差距也太大 三個大gap
06/28 19:46, 185F

06/28 20:10, , 186F
KG轉隊轉得好啊,他為灰狼也付出不少,灰狼球迷那
06/28 20:10, 186F

06/28 20:10, , 187F
麼愛他,就只有版上會酸他轉隊。
06/28 20:10, 187F

06/28 20:10, , 188F
看看,KG走了以後,多少年了...灰狼一次季候賽都沒
06/28 20:10, 188F

06/28 20:10, , 189F
有,而且還不是邊緣,是差很多!!
06/28 20:10, 189F

06/28 20:10, , 190F
生涯成就加進去,比如生涯總得分第一加一千分,第二
06/28 20:10, 190F

06/28 20:10, , 191F
加多少...以此類推到第五十
06/28 20:10, 191F

06/28 20:15, , 192F
不然被紅色光頭擋住的人不就應驗既生瑜,何生亮的
06/28 20:15, 192F

06/28 20:15, , 193F
那種悲哀感嗎?尤其是老史
06/28 20:15, 193F

06/28 20:31, , 194F
以前版上吵時 KG勝dirk 但現在看整體生涯dirk打平吧
06/28 20:31, 194F

06/28 20:37, , 195F
跟光頭同時代的超人一堆,但都被這怪傢伙搶光鋒芒
06/28 20:37, 195F

06/28 20:44, , 196F
看到我皇排名比Kobe 高 好爽
06/28 20:44, 196F

06/28 20:49, , 197F
純論表現 姆斯第四剛好 加上人品就排太高了
06/28 20:49, 197F

06/28 21:01, , 198F
第一幾乎是第二的1.5倍也太扯
06/28 21:01, 198F

06/28 21:39, , 199F
神就是神
06/28 21:39, 199F

06/28 22:51, , 200F
早說少拿Kobe跟前五的球星戰了
06/28 22:51, 200F

06/28 23:01, , 201F
只有第一名有參考價值
06/28 23:01, 201F

06/28 23:13, , 202F
TD!!!!!!!
06/28 23:13, 202F

06/28 23:16, , 203F
KG只有在PTT輸DIRK
06/28 23:16, 203F

06/28 23:23, , 204F
還好吧,兩個本來就接近啊,ESPN Dirk也被排在前面
06/28 23:23, 204F

06/28 23:24, , 205F
KG跟司機就是同個層級 不需要硬去分個高下
06/28 23:24, 205F

06/28 23:33, , 206F
有CP3就知道這排名顆顆
06/28 23:33, 206F

06/29 00:07, , 207F
Kobe有第10 ???
06/29 00:07, 207F

06/29 00:29, , 208F
Wade
06/29 00:29, 208F

06/29 02:02, , 209F
報團真的是偉大成就
06/29 02:02, 209F

06/29 03:39, , 210F
看午迷崩潰還蠻有趣的 有數據量化蠻客觀的啊 總比在
06/29 03:39, 210F

06/29 03:39, , 211F
那邊比誰沒轉隊 誰奪冠比較有意義 有根據的多
06/29 03:39, 211F

06/29 08:45, , 212F
數據迷站出來!
06/29 08:45, 212F
文章代碼(AID): #1PKq4PO5 (N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