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爵士與溜馬 共犯規73次

看板NBA作者 (jj)時間17年前 (2006/10/30 15:19), 編輯推噓5(503)
留言8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引述《YZVINO50 (YZVINO50)》之銘言: : 只是單純想問有人知道NBA單場合計犯規的次數是幾次嗎? : : 推 amox:http://www.nba.com/history/records/regular_personalfouls 10/28 17:49 NBA 對於最多犯規或最少得分等等的統計都會以 1954-55 球季為分界 : 推 icelocker:手邊紀錄沒錯的話...驚人的107次 10/28 21:04 : → icelocker:1953/3/21.波士頓VS雪城 10/28 21:04 : 推 colddoggy:Most personal fouls, both teams, game 10/28 21:15 : → colddoggy:November 24, 1949 (5 OT) 10/28 21:16 : → colddoggy:Anderson (66) at Syracuse (56) 共計122次 10/28 21:16 以上是其中兩個例子,都發生在 1954-55 球季之前。 這個球季 NBA 新加入一個對後來影響最大的規則 -- 24 秒違例。在這個球季之 前並沒有 shot clock 這種東西,所以出現一大堆不尋常的比賽,例如 1950 年 11/12 Ft Wayne Piston vs Minneapolis Lakers 的比賽兩隊每次進攻不磨個幾 分鐘都不出手投籃,結果打出 19:18 的最終比數,尤其最後一節 Piston 還是 以 3:1 的比數 "大逆轉" 成功,兩隊不計罰球的話一共只進八球。另一方面也 有球隊以犯規方式將球權要回,很奇怪的邏輯,不過與其守了五分鐘最後讓對方 找到機會投進,可能還不如幾秒鐘犯個規,對方罰球有機會不進的話,拿到球權 還有機會自己得分或自己也來磨個五分鐘。 Shot clock 的引用,真是像健達出奇蛋一樣,一次解決兩件極端的比賽風氣, 進攻隊被迫要在限期內出手,防守隊也不用刻意製造犯規來 "要球"。 也因此,把 1954-55 之後的犯規紀錄拿來與這個 73 次犯規相比對似乎比較有 意義,如果以沒有延長的比賽來看,紀錄是 84 次,所以這 73 次真是算夠嗆的 了。 : 推 Alipapa:66次? 是有多少人犯滿畢業呀?很好奇 登錄的人夠用嗎?? 10/28 21:55 : 推 takasi03:不夠用的話犯滿的人還可以再上 不過每再犯規一次就判一次 10/28 23:06 : → takasi03:技術犯規 10/28 23:06 根據我的了解,球員不夠用而造成在板凳的球員可再上場的情形只限於場上有球 員受傷,而板凳上的球員都已經全部犯滿才適用。也就是說一場比賽剩下最後五 名沒犯滿下場的球員就得打到比賽結束,就算達到第六犯也不許下場或換人,除 非場上五名球員之一受傷,才能任選板凳上的球員替補。 也因此在早期刻意犯規的年代,創下一堆球員單節就六犯退場的紀錄,但是整場 打四節的紀錄並沒有太誇張,只有一名球員 Don Otten 創下一次八犯而已,他 就是那僅存在場上的五名球員之一,才有機會創造這個紀錄,那些單節早早就六 犯的球員反而是沒有機會回到場上繼續貢獻的。 Don Otten 創紀錄的同一晚,另一場比賽正創下兩隊合計 122 次犯規的紀錄。 沒錯,兩項紀錄並非在同一場產生,但是卻是同一天,有點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1.162.105.208 ※ 編輯: Luxti 來自: 71.162.105.208 (10/30 15:34)

10/30 15:34, , 1F
jj 有在看籃球?
10/30 15:34, 1F

10/30 15:37, , 2F
自從沒有 Reggie Miller 之後就很少看 NBA,NCAA 倒愈看愈多
10/30 15:37, 2F

10/30 15:41, , 3F
soga 因為第一次在這邊看到這個唉低XD
10/30 15:41, 3F

10/30 15:43, , 4F
讓我稍微 Shock 到了XD
10/30 15:43, 4F

10/30 15:48, , 5F
被認出來的感覺...怪怪的,我是因為 Auerbach 所以來晃晃的
10/30 15:48, 5F

10/30 15:53, , 6F
XD 你也算名人阿 很容易認 :P
10/30 15:53, 6F

10/30 15:55, , 7F
推阿.....有趣的紀錄
10/30 15:55, 7F

10/30 19:37, , 8F
推,磨個五分鐘..XDDDD
10/30 19:37, 8F
文章代碼(AID): #15HQTidC (N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