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心得] 《九曲堂》讀記

看板MysteryStory作者 (咖啡~~)時間14年前 (2010/08/29 16:5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Detective 看板 #1CTYV1NF ] 作者: PttBSL (春‧戲雪) 看板: Detective 標題: [心得] 《九曲堂》讀記 時間: Thu Aug 26 16:37:08 2010   上網搜了一下,沒找到相關心得,我這不會是第一篇吧?(笑)   我買這本的原因很簡單:欣賞這兩位作者的評論+支持文學熱血+買得起。   拿到書第一眼的感覺:好靚!清爽又具知性,色調的配合也不錯。是說,背景圖 有什麼特別意義嗎?之後的封面也是類似這樣的嗎?沒有文字的封底有點不習慣,不 過拿來給作者簽名應該很顯眼(笑)。開本大小,是否為了符合一般「同人誌」?這 樣的價錢,能有這樣的厚度(和排版),相當令人滿意。 **********   第一篇是曲辰的推理評論。(封面沒有耶?)   以我的習慣,沒讀過的作品不會讀其評論,一來怕雷,二來也看不懂;不過既然 買了,而且實體比螢幕易讀也易理解,同時好奇它的內容,所以還是慢慢讀了起來。   然後我發現,曲辰老大果然不愧為評論名家,雖然這篇文章的題目非常「不親民」 ,而且裡頭提到的十幾部書中,我只讀過兩三部,但是,我竟然都看得懂耶,曲老大 實在太厲害了!   不只旁徵博引、論述清晰,讀完這篇以後,我總算明白島田莊司為何在台灣推理 迷心中,有如此崇高的地位,也讓我想進一步了解島田莊司的作品,可以說是深入淺 出的評論典範。   下一期會是九爺的嗎?有沒有打算來個評論PK賽?(我好壞XD)無論如何,能 讀到優秀的作品,都是讀者之福。   這篇文章,我寫一寫發現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決定回頭補充。記得曾經有人在《 九曲堂》部落格提問內容和目標讀者,擔心會賣不好,事實證明還沒正式販售就已經 進入再刷了。(笑)不過在憑個人喜好購買本誌之後,以長久考量,我也要問類似的 問題,我想問: 「這本雜誌的定位?」   如果單純以作者同樂為主,只是要給相熟的人購買,請忽略我以下文章;反之若 以普羅大眾為最終標的,敝人一家之言,或許可為小小參考。(也是大眾之一嘛!)   再說三篇風格和篇幅不同的小說。   翻譯小說好像沒什麼好說的,我功力不佳,總不能說翻譯得好或不好云云,總之 讀來挺爽口有趣,也認識了「吉姆巴奈特」--我以前只知道亞森羅蘋。   〈殺意的形狀〉讀起來有點辛苦,一來它的獨立性不夠(因為是同人系列作?), 主要角色和舞台背景需要在腦袋自動補完(文章開場沒有帶背景,我本身有去逛過CWT ,大概知道它在做什麼,可是一般讀者呢?),二來登場角色、對白太多,步調又快, 雖然犯人不難猜,還是有點凌亂,與文中「暫停」的穩健感形成反差。   《惡魔醫生與籠中偵探》看名字就知道具有惡趣味。不按常軌的行文與天馬行空 的內容,讀起來挺「跳」的;序幕的黑點,我知道不少作者會用,但是用太多的話, 有點影響正常閱讀,幸好後面就沒有了。這部僅連載五回未完,看起來還在舖陳階段, 期待後續的高潮。   有一點我不知該不該說,畢竟目前還在連載:目前的五章,每一章都由不同角色 進行第一人稱局內敘述,一般而言這種敘事觀點能讓讀者很容易進入狀況,但這時卻 剛好相反--每一章的風格語法都差不多,沒有角色的個人特色,讀者不容易搞清楚 現在到底是誰,只好不停跳出來,由故事和對話內容來判斷,才能繼續閱讀下去。所 以,有的作者遇到這種架構,沒有把握時,會選擇第三人稱;然而,如此這篇作品似 乎會減少許多惡趣味?   創作並不容易,評論跟小說更是兩回事,我不會因為作者是評論家,對他們的小 說就有特別高的要求,雖然有的讀者會這樣--因此對評論家而言,創作小說的壓力 ,可能比一般小說創作者還要大。其實不管哪一種文體,「多寫」總是不會錯的,評 論家寫評論的經驗必然比創作小說還多不是嗎?   本誌第一頁提到「寫小說是個相當消耗自己的工作」,深感同意,寫一篇小說的 時間心力,可能可以寫上好幾篇評論了,如此,身為一個讀者,我希望多讀到他們有 口皆碑的評論,還是正在成長的小說呢?答案是:都想!(笑)   評論就不用講了,小說畢竟比評論還要親切--一般人閒來無事會比較想翻小說 而不是評論吧。而且,小說才具有獨立閱讀的特性。當然,本期的幾篇小說創作雖稱 不上極品,卻都有一定水準,相信之後會更精采,也是我想追讀的主因。 **********   話說,從發刊詞「提供作者面對讀者的舞台」,與徵稿啟事「扮演作者與出版社 之間的橋樑」來看,本雜誌似乎偏「作者」取向?我不知道是作者比較難找,還是讀 者更不易尋,在此以一個讀者的身份,說說我的期待--我希望從這本雜誌獲得什麼?   除了娛樂消遣、滿足精神需求外,什麼原因會讓我繼續買單?   答案就在前面:提供舞台供作者演出的同時,也讓讀者更容易認識這些作者/品。   實說吧,我並不是純粹的推理迷,但是我喜歡讀小說;台灣推理作家的名字我 聽過幾個,但是市面上的書太多了,除非題材特別吸引我,否則我很難特地去找他 們的作品來看。   前陣子因為某些原因借了一本回來,讀過之後立馬推翻先前的成見--不好意思, 敝人懶得動腦,而這位作者以本格著稱,所以我以為我不會喜歡,想不到……。   我相信和我一樣介於推理和一般讀者間的大有人在,如果今天有一本雜誌,能刊 載介紹本土作者的作品,我就可以放心掏腰包試口味,不用怕買錯:反正這篇不喜歡 ,還有別篇,再不然還有下期,就像以前二輪片總是熱冷門互配一樣,偶爾熱門不如 預期好看,卻發現冷門那片很精采,有意外挖到寶的驚喜。   --我希望能從《九曲堂》挖到寶;我希望《九曲堂》能讓我在茫茫書海中,更 容易、更快速地找到我欣賞的作者,讓我有機會支持他們,而不是一再錯過。      那讀傑作選和徵文獎作品集不是也可以?   首先,一般人(包括我)容易望「獎」生畏--總覺得那些作品不容易親近。事 實上,所謂的「獎」,背負責任必然比普通報章雜誌還重,尤其台灣,才會造成讀者 既定印象。   其次,封面是我不愛看的血腥恐怖風--真的很醜啊!完全沒有收藏的慾望。   《九曲堂》設計漂亮、有大將坐陣、內容活潑多元(連腐文都有,還有什麼不能 刊的),而且以期刊的性質出版,讀者(至少我)的心理和經濟上(分期付款)比較 不會有負擔,所以我對《九曲堂》抱有較高的興趣和期待。   《謎詭》?我當然有買,不過有挑主題就是了。(笑)   另外,附「解說」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在此不得不稱讚《九曲堂》發起人的貼心: CWT 可以場外販售(雖然最後怕本數不夠而中止),而刊載的作品亦會請人解說。我 認為,「解說」不但對作者很重要,對讀者也同樣重要,因為可以培養讀者的鑑賞力, 拓寬閱讀的深度與廣度。如此下去,我相信一定能提升整個閱讀與創作的風氣。   總之,這期的《九曲堂》試刊號我很滿意,繼續期待下一期。 :) --                         用生命愛男人,用靈魂寫小說                            戀人才聽得見的靈魂樂                            風味絕佳的 山田詠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4.149.110 ※ 編輯: PttBSL 來自: 61.64.149.110 (08/26 16:38)

08/26 17:45,
非常感謝妳的評論,我們會牢記在心的:)
08/26 17:45

08/26 17:46,
我有想過一章換一個敘述者會不會產生問題,果然是........
08/26 17:46

08/26 17:46,
我會好好努力寫下半部的Orz
08/26 17:46

08/26 18:00,
回得好快 XD  加油,期待 :)
08/26 18:00

08/26 18:11,
精彩又誠懇的評論
08/26 18:11

08/29 16:52,
借轉Mystery_Story版^^
08/29 16:5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2.62.89
文章代碼(AID): #1CUX_UeC (Mystery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