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電音歌仔戲"我身騎白馬"專輯雜談

看板MusicInTaiwn作者 (因為風的緣故)時間17年前 (2007/03/30 23:25), 編輯推噓0(002)
留言2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網址 http://majormusic.com.tw/ (可完整專輯線上收聽喔~~讚!!) 〈我身騎白馬〉(2007年2月GTS獨立發行)是台灣首張以歌仔戲唱腔搭配電子音樂編曲的 創作專輯,由新一代的音樂人蘇通達與南台灣頗負盛名的春美歌仔戲團共同合作完成。除 了開創台灣流行音樂的新樂風以外,該專輯美術設計的精美也令人驚嘆不已。負責該專輯 封面與網頁設計者,為台灣第一位入圍美國葛萊獎(以王雁盟「飄浮手風琴」專輯入圍「 最佳唱片包裝設計獎」)的蕭青陽。 我對蕭青陽的唱片封面設計的認識,是過年前買了好客樂隊〈好客戲〉專輯。非常喜歡這 張以手繪團員人物素描的封面設計。後來二月份看到聯合報報導〈我身騎白馬〉這張專輯 即將發行的消息,立刻連上網站看到首頁的Flash,實在是太驚喜了。 專輯名稱〈我身騎白馬〉即為歌仔戲中著名的〈薛平貴與王寶釧〉一劇中,最為人耳熟能 詳的"七字仔"(七字調)。蕭老師以王寶釧苦守寒窯十八年,等待西征平蕃的薛平貴之故事 文本,作為封面設計的圖像內容。 以網站首頁的Flash動態影片為例,全圖共有三個角色,第一位是頭戴盔甲,身著冑甲騎 著馬的將軍,即代表薛平貴領軍討伐西涼的形像;動態畫面緊接著出現的是一位素衣裝扮 、快馬飛奔者,比對歌詞「我身騎白馬過三關,改換素衣回中原,放下西涼無人管,一心 只想王寶釧,想阮三姊王寶釧」,這個人物畫像代表著接到王寶釧血書,心急如焚,快馬 加鞭趕回長安城的薛平貴。此組圖像中的奔馬採正側面白色處理,即是為了呼應「我身騎 白馬走三關」的詞句,同時用古典的雲氣紋飾烘托飛馬奔騰的速度。 影片最後一段出現了一位瘦弱娟秀的女子立於白馬前的圖像,即象徵苦守寒窯十八年的王 寶釧,終於等到薛平貴的歸來。值得注意的是,王寶釧身後有一枝竹子,蕭老師應該是要 用竹子來喻意女主角的貞節。另外,此組圖像的白馬說明薛平貴已回到家,但為了畫面的 簡潔,就沒有重複這個薛平貴這個角色,而是以flash影像循環播放的方式,讓觀者在一 個時間點上看到王寶釧與將軍形像的薛平貴,共組一個圖像單元,藉此視覺重組的方式, 說明故事情節的發展。 這三組人物與馬的圖像,顯然參考了清代常見的宮廷侍女畫與射獵圖的素材加以改繪而成 ,特別是馬的圖像與著武裝的薛平貴可能參照了乾隆朝以畫馬聞名的外籍畫家郎世寧的作 品,其中看到著戎裝的薛平貴造型,讓我想到郎世寧畫的〈大閱圖〉,畫中同樣身穿冑甲 的乾隆,正是騎著裝飾華麗的馬。 (http://www.bbc.co.uk/china/specials/1432_threeemporers/page8.shtml) 除了在物像造形上改繪成白描工筆畫以外,在色彩的處理上,則仿碑刻墨搨的黑白對比呈 現,加強了以"白馬"為主題的戲劇效果。更有趣的是,畫面上還加上幾個乾隆常用的御印 ,如"古希天子"(取代HOUSE中的"O"字母)、"壽"、"八徵耄念之寶"、"太上皇帝之寶"等 ,另外還有一常見於古書畫的"子孫永保"印記以及出處、內容不名的葫蘆印。這些印記配 合上flash水平方向的影片播放過程,亦將橫展古書畫手卷的視覺效果帶進來。 以上拉拉雜雜講了一些我對〈我身騎白馬〉這張專輯網站美術設計的聯想,覺得挺有趣的 !音樂的特別就不用我多費唇舌了!直接到網站上去感受吧!沒想到是用整張專輯完整線 上試聽,真是太感人了!衝著這點對聽眾的義氣與信任,一定要支持這張從台灣傳統戲曲 借位的新創作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09.231.123

04/01 23:51, , 1F
補充:"古希天子印"的圖與原印相反了
04/01 23:51, 1F

04/01 23:53, , 2F
視聽下載頁的騎射圖是用台北故宮收藏的元世祖出獵圖局部
04/01 23:53, 2F
文章代碼(AID): #163IlN9W (MusicInTai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