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認為徵兵制還是比較好

看板MuBin作者 (zaku)時間16年前 (2008/02/25 16:04),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7 (看更多)
※ 引述《net46 (沒有尾巴的狐狸)》之銘言: : 而役期過短的義務役根本無法滿足他們長時間部署海外的需要 : 尤其經驗豐富的老兵更是應付高強度戰爭 : 不可或缺的重要人力 : 這種無法老兵的問題其實也是當時美軍一直在越戰 : 無法取得勝利的原因,平均一位士兵只在戰場一年就回家了 : 當然還有其他因素啦 : 因此能夠長期維持穩定人力的募兵制 : 就是他們最佳首選啦 美國在越戰時是徵兵制,越戰後改募兵制,現在的伊拉克戰爭,仍舊是保持 部署一年的單位就抽調回國 : 那將會是10萬人對10萬人 : 甚至是20萬人對20萬人、30萬人對30萬人的大規模戰爭 : 而且是高強度戰爭 : 若我們採行募兵制 : 陸軍規模最多也只會在10萬人以下(估計大概5~8萬) : 縱使是「10萬精兵」 : 面對20萬以上的大規模部隊來襲是否真的就有勝算? 反過來問,採行徵兵制就能有勝算? 敵國的人口大台灣50倍,經濟力大8倍,軍力大7倍, 登陸戰後,戰區就是在台灣本土上蹂躪.... 徵兵制的好處是提供一個很大的保險,用來嚇阻敵軍無法輕啟戰端, 但戰爭是政治性的,要不要打,主要是政治因素與相對實力 一但開戰,勝算比較大的還是總合國力比較強的那邊 募兵制是承認一個現實,敵大我小, 除非有很好的理由,以及人民願意死戰到底, 否則維持龐大的地面部隊是沒有意義的, 因為上從政府,下至人民,都無意讓戰爭破壞生活基礎時, 那代表戰爭會尋求其他的途徑解決,而非本土決戰 : 一次又一次戰勝四周實力堅強的阿拉伯列國 : 顯示了實施徵兵制同樣可以擁有一支戰力強大的部隊 : 而且他們採的是「全民皆兵制」 : 反觀我國同樣面對龐大的敵人 : 卻要放棄最合我國的徵兵制 : 不覺得荒謬嗎? 這是現實, 人民不願意當兵,他們不是猶太人,不會在對抗羅馬帝國時死戰到底, 不會寧可自殺也不願被俘, 人民的意圖會反映到民主殿堂,所以結果就是義務役服役年限不斷縮減, 直到軍方寧可要募兵制,也不要半生不熟的徵兵制 徵兵制的被放棄是因為這個社會總合意識的結果,而非少數人作怪, 不然說,台灣比較起30年前富裕,為何養兵反而減少? 除了社會意識外,也包括權益的抬頭, 當社會資源比較願意投入在福利項目時,國防開支就會被壓縮, 武器與人事成本上揚,但是國防預算沒有等比例增加,就會導致裝備更新速度降低, 最後的結果就是軍方會先砍除不重要的組織,然後會縮減組織規模 : 城鎮戰將是未來的主要戰場 : 在未來的兩岸若開戰也將會以城鎮戰為主要戰場 : 畢竟台灣的重要據點也都是城鎮型態 : 徵兵制雖難以培養出技術需求較高的兵種 : 卻可短時間培養出一批一批具一定水準的步兵出來 : 在城鎮戰中化整為零的步兵隱藏在房屋的各角落 : 再配合單兵攜帶的反裝甲武器 : 給攻擊方所造成的損害是很可觀的 台灣的步兵很差, 裝備很爛,沒有個人防護裝備,只有頭盔, 防彈衣沒有全面配發,防護等級也不夠,頂多二級, 戰術攜行裝具還停留在越戰時代,除了少數部隊有比較好的裝具外,一般部隊都不足, 配發的反裝甲武器不夠好也不夠多, 沒有單兵醫療材,班排連級的醫療能力致命性的不足, 缺乏觀測器材,戰術觀念不佳 事實上徵兵制給予的水準沒達到現代戰爭的標準, (與其浪費時間出國獲得時戰經驗,不如拿著美軍教範徹底的執行與教育排級以下) 徵兵制是不用對上述的事件負上100%責任, 但維持徵兵制之下,想改變上述問題,還卡到役期,真是難上加難 : 使我們隨時都有一數量的部隊待命 : 再配合行之有年的後備部隊動員制度 : (可惜被之前的常後分離搞爛掉了) 真的有人吃帥化民那套呀,那讓各旅直接管理動員會比較好嘛? 不要業務多到都沒時間訓練, 常後分離當然是有其缺點,不整頓後備司令部,反而怪制度不對, 如果陸軍覺得該走回頭路,那就走好了, 如果陸軍有信心讓常備旅維持一樣的戰力水準與應變速度的話 : 就是國軍本來就是一個很封閉的體系 : 常常動不動就以機密為理由將自己封起來拒絕外界的監督 : 更不會主動與外界交流 : 還好部隊裡有佔絕大多數的義務役存在 : 因為我們不在乎所謂的升遷、軍旅生涯等問題 : 所以我們一直是部隊裡最敢直言犯諫的一群 : 雖然上頭很不喜歡這樣 : 但至少我們敢說真話是真的為部隊好 組織的核心改變很難,除非組織自己發現跟不上時代, 通常推動是由上往下易,最低階能改變什麼, 要改變軍方找立法院比較快,也比較有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6.41.229

02/26 15:55, , 1F
02/26 15:55, 1F
文章代碼(AID): #17mdQajo (MuBi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7mdQajo (MuB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