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黑暗騎士:黎明昇起 (上篇)

看板Movie-Score作者 (林紙鶴)時間12年前 (2012/08/17 23:35), 編輯推噓10(1000)
留言10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Full reading on http://blog.roodo.com/koalalin/archives/20564774.html 【The Dark Knight Rise】上篇:這很可能是漢斯季默這輩子最難忘的英雄電影 我深深覺得,漢斯季默 (Hans Zimmer) 這輩子應該會很感謝克里斯多佛諾蘭 (Christopher Nolan) 這個朋友。因為《黑暗騎士》三部曲。 這年頭很流行三部曲;只要湊成三集電影,故事稍微連貫,似乎就可以冠冕堂皇掩蓋住好 萊塢造夢工業的創意枯竭。但諾蘭的三部曲,確實就像個缺一不可的完整史詩,環環相扣 、劇力萬鈞。極少有這種好電影,讓人能看完第一集就開始期待接下來的發展;也很少有 像諾蘭這般充滿魅力的說書人,竭盡所能為人們講完這闕浩瀚壯闊的英雄傳奇。 於是,這個傳奇諾蘭就講了八年了!從《蝙蝠俠:開戰時刻》(Batman Begins,2004) 蝙 蝠俠的誕生、《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2008) 遭遇瘋癲頑抗的敵手,到最終章《 黑暗騎士:黎明昇起》(The Dark Knight Rises,2012) 從巨大挫敗中崛起,甚至無所畏 懼,邁向英雄化的死亡。 英雄化成一個象徵,它可以將人們帶到更好的方向,而他們將不會再需要蝙蝠俠,不會再 需要一個帶著面具、無法露面的英雄;因為人心已經變得更好。 沒想到,諾蘭在《開戰時刻》言之鑿鑿的信念,到了《黎明昇起》再次「崛起」(rise), 亦如布魯斯韋恩 (Bruce Wayne) 落井的兒時恐懼,對應他在「再生池」(Lazarus Pit) 的瀕死處境。正當片尾布雷克警探 (John Blake) 拿著探照燈,緩緩直立身腰,望著那黝 黑的蝙蝠石穴,並配合季默三集一以貫之的主題打擊節拍,那種故事無休止的輪迴感真教 人感動,而「崛起」的意象又再次彰顯於布雷克腳下緩升的平臺。一個故事的「啓」,跟 它最終的「合」,都完整且動人地緊緊扣住! 季默曾說,《黑暗騎士》三部曲讓他回想起以前懷著去好萊塢作音樂的夢想;因為季默小 時候曾被鋼琴老師拒於門外,因為他彈得太差。他沒有正規的音樂訓練,所以他從玩樂團 、作錄音技術、合成器入門;他說他這輩子能跟好萊塢傑出導演合作,不是在作夢,而是 已經在實踐夢想了! 我們雖然不是當事人,但可以很輕易感受到諾蘭出現在季默生命裡的這件事,恐非「好萊 塢傑出導演」這種恭維所能輕描帶過。這句老生常談「導演與音樂家的夥伴關係愈契合, 作品就會愈成功」,讓我又想講出來,放在這兩個哥兒們身上;畢竟諾蘭早將季默視為整 個三部曲的「創作夥伴」(creative collaborator)。 猶憶我當時寫《開戰時刻》的樂評,曾提及:『這是一部「前傳」電影,是在敘述蝙蝠俠 這位「英雄」尚未形成「英雄」的前奏故事,既然「英雄」還在孕育階段,配襯的音樂當 然就得「內斂」一點,甚至得避免將主題過度明顯化,影響丹尼葉夫曼 (Danny Elfman) 所寫出的經典旋律。』或許我應該要作點更正:它根本不是「內斂」,而是「寫實」。季 默這三部「超級英雄」(super hero) 的配樂,從一開始就定位在寫實化的黑暗表現,以 至於那兩段D、F小三度的銅管長音,到了《黎明昇起》已經化為一個符號,伴隨那不斷自 我犧牲、讓人們永遠懷念的黑暗騎士。 印象中,那些經手超級英雄題材的音樂家們,如威廉斯 (John Williams)、席維斯崔 (Alan Silvestri)、奧特曼 (John Ottman)、李維 (Graeme Revell) 或者舊版蝙蝠俠的 葉夫曼,皆不約而同以璀璨華麗的管弦旋律來營造英雄形象。然而《開戰時刻》卻反其道 而行,就像諾蘭意念的初衷:我們要作的,是一個活生生、食人間煙火、感人間痛楚的凡 人,並披上神秘的正義外衣,保護他所心繫、所愛的人們,跟他們所愛的都市。就算季默 的音樂依然很「季默」,跟以往所認知的英雄電影音樂如此顯得格格不入,但他就是這麼 契合諾蘭鏡頭下的蝙蝠俠。 作配樂,有時需要很大的機運。季默跟諾蘭絕妙得唱雙簧,不僅是天造的時運,也是地設 的命運。季默可能會覺得,多虧諾蘭的蝙蝠俠,讓他能在音樂事業上沾沾光;但諾蘭恐怕 也會這麼想,若非季默講出蝙蝠俠真實的聲音,甚至影響他拍片時想要表達的能量,電影 還能如此符合他所需要的人性氣質嗎? 行文至此,你會發現我對季默這三部作品都充滿熱切的愛。因為我深信季默作配樂時,也 同樣灌注這股情緒。《開戰時刻》的音樂焦點,置於英雄自恐懼、回憶中成長,以及鍛鍊 蝙蝠俠誕生的影武者組織,因此才有了〈Vespertilio〉那股風聲鶴唳的流動感節拍,如 同忍者變換陣行時發出的黑色聲響。當英雄已佇立城市高樓、與警方聯手掃蕩如毒瘤般的 罪犯時,《黑暗騎士》的目光則開始因小丑 (Joker) 這個難纏瘋狂的對手逐漸扭曲;於 是,我永遠忘不了第一次聽到〈Why So Serious?〉那種讓人渾身不對勁的邪魅噪音,就 算有〈Harvey Two-Face〉充滿良善光明的正義樂章也只能安於短暫片刻。 到了最終章《黎明昇起》,音樂該如何作結呢?畢竟季默跟詹姆斯紐頓霍華 (James Newton Howard) 於《黑暗騎士》聯手的專輯終曲〈A Dark Knight〉,已經示範出一闕長 達十六分鐘的史詩經典;彷彿〈A Dark Knight〉就該是《黎明昇起》的謝幕曲,已經無 可取代了!不管怎麼寫,好像都沒辦法超越自己築出的高牆了! 是的,至少目前對我而言,有小丑搗亂的那一集,才是三部曲配樂裡最精采的演出。紐頓 霍華最後未能繼續參與《黎明昇起》的作曲,感覺還是少了些甚麼;回頭再聽《開戰時刻 》,也能發現紐頓霍華絕非只是陪襯掛名的綠葉,因為他抒情演出真的好動人好動人。所 以,我該怎麼端詳理應氣勢磅礡結束蝙蝠俠旅程的《黎明昇起》呢? 請繼續閱讀下文:生猛原始的禱詞,與崛起重生的凡人英雄 -- http://blog.roodo.com/koalalin Snow Cockroach Soundtrack Personal Reviews "You have to get into a mindset that this is the greatest “fill-in-the-blank ”-type of movie ever made, and treat it that way. Otherwise you're just going to blow it, and there can't be any phone-ins because your name is on it forever. " ------ Brian Tyle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3.162.110

08/18 00:32, , 1F
D→F長音實在是威爆了
08/18 00:32, 1F

08/18 00:32, , 2F
感謝同意轉錄好文
08/18 00:32, 2F

08/18 03:02, , 3F
推紙鶴大好文!!
08/18 03:02, 3F

08/18 10:19, , 4F
好文!!期待下篇
08/18 10:19, 4F

08/18 19:07, , 5F
推!
08/18 19:07, 5F

08/18 19:14, , 6F
滿滿的愛
08/18 19:14, 6F

08/19 09:55, , 7F
根據TDKR旋律改編的Aurora蠻感人的,也很好聽!
08/19 09:55, 7F

08/20 22:41, , 8F
想問一下,哪些片段可以明顯聽出是 JNH 寫的呢?
08/20 22:41, 8F

08/21 07:34, , 9F
開戰時刻是2005
08/21 07:34, 9F

09/05 13:13, , 10F
好文~
09/05 13:13, 10F
文章代碼(AID): #1GBcIn4b (Movie-S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