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好可怕...

看板MountainClub作者 (阿J)時間17年前 (2007/01/08 12:54),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失溫,是由於人體為了保持核心器官的溫度,而使血液無法流到皮膚的表面和四肢。 我們的體溫會在環境影響下經由蒸發、幅射、對流、傳導而降低。穿著濕衣物、暴露 於寒風中,會使得體溫過度降低的風險大為提高。失水也可能是這種風險的導因。 失溫的徵狀,會隨體內核心器官溫度降低的嚴重程度而有極大的差異,例如,發抖似 乎是輕微的失溫(體溫在華氏九十到九十五度之間),因為人體希望藉由發抖所牽涉 的肌肉運動而使體溫回暖。如果失溫的現象愈來愈嚴更,身體就會停止發抖。經微失 溫的徵狀有:不停顫抖、雙手摸來動去、蹣跚跌倒、心理功能遲鈍、不合作或是封 閉自己的行為。失溫的病人通常不會去注意這些早期的徵兆,而如果你懷疑有人體 溫過低,不妨要那個人假裝前面有高空繩索,以腳跟對腳尖的直線步法走上十五呎, 如果那人協調失衡,會經由這個測試看出來。 如果是嚴重的失溫(體溫在華氏九十度以下),身體不再發抖,可是肌肉和神經系統 功能會愈來愈差,而且愈來愈明顯。病人雖然或許還能保持平衡,但可能已無法走路。 他的肌肉僵硬,動作無法協調,除非已經恍惚或是其實已經昏迷,否則會做出意識不 清或是不理性的行為。隨著體溫愈來愈低,幾乎連呼吸或脈搏都無法觀察到了。這時 候病人的瞳孔或許會脹大 由於嚴重的失溫,病人看來可能有如死去一般,你絕對不能放棄救治他的努力,除非病人 在施行顯然正確的心肺復甦術之後依然沒有生命跡象,而且身體「變熱」了。要記住那句 老話:「人除非身體溫熱而死亡,否則就是沒死。」恢復體溫的工作要謹慎為之,並且現 況需要,同時或按著施行心肺復甦術或協助換氣。 失溫的治療要由避免發散更多的體熱開始,讓病人不再暴露於寒冷中。將病人移出風吹 和濕冷的地方,把濕的衣物脫去。如果是輕微的失溫,穿上乾衣物並且擋住風寒吹襲或 許就已足夠。如果病人的嘔吐及吞嚥能力無損,可以讓他喝點流質,然後再吃一點有糖 分的食物。雖然高山的老習俗完全相反,認為必須喝溫熱的飲料,但在經微失溫的情況下 ,溫熱飲料沒有那麼重要,只要供應流質即可。(想想看:把一湯匙的溫水倒進一杯冰 水裡,並不能讓杯子馬上熱起來。)失溫應該持續治療,直到病人恢復排尿為止。某些 情況下,光靠這些措施並不能讓病人恢復體溫,或許需要某隊員以身體(必須是熱的) 直接接觸,才能讓他暖和過來。 至於嚴重的失溫,讓病人「慢慢回暖」是很重要的。如果可能,盡速將病人後送到醫院 去回溫。失溫的病人必須小心搬移,以免無意間讓大量的冷血從表皮的循環回流到心臟, 這可能會導致另一個問題:心律失調。突然加溫而休克也是另一種危險。 如果當場進行回溫措施在所必行,將熱水瓶包在厚手套或是襪子裡,然後放在病人的腋窩 和鼠蹊處,因為這裡的大血管最接近身體的表層。找一位身體溫熱的隊員在睡袋(或是其 他的乾爽絕緣物件)中以體對體的方式直接接觸病人。如果病人陷入半昏迷,不要餵他喝 水。和中暑一樣,嚴重失溫的病人,即使核心器官的溫度回復正常後,還是必須時時觀察 ,因為身體調節溫度的機能可能會有一段時間並不穩定。 失溫的預防和下面幾點常識有關: 避免弄濕身體,或是濕了之後要趕緊弄乾。 避免暴露於寒風之中,或是趕緊閃避。 避免或杜絕產生失水現象的可能。(在寒 冷的情況下,身體或許會透過排尿而排出 一些 液體,因而導致脫水。) 適當的隔絕濕冷措施。 登山隊的成員一定要知道什麼時候攻頂之旅必須叫停。 身體發抖的時候絕對不能輕忽。 由於失溫會干擾登山者的判斷能力和知覺,通常你必須不斷叮嚀才能讓發抖的隊員穿上 比較保暖的裝備,時時觀察每個隊員的狀況,可以防止衰竭的發生。 失溫這種由於寒冷而引起的疾病會影響到整個身體,其他和寒冷有關的疾病(凍傷和浸足 症)則對於人體只有局部的影響。如果某個隊友不但失溫而且有凍傷,你所決定的處理順 序(換句話說,決定該先治療哪一種疾病)是:如果失溫的情況可能致死,就必須先予以 適當治療,等到病情穩定後再去治療凍傷所造成的局部傷害。 生死一瞬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7.59

01/14 23:02, , 1F
此篇借轉
01/14 23:02, 1F
文章代碼(AID): #15eSwCYw (Mountain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