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轉賣雜感

看板Monkeys作者 (加速吧! 桃猿戰士!)時間5年前 (2019/07/12 16:02), 5年前編輯推噓23(23015)
留言38則, 22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上網google了一下,看到2014年劉保佑董事長 表示,票房、電視轉播權利金和商品三大收入 都大幅增加,全年(2014年)可望達到2億營收, 將是經營職棒11年來首次有機會轉虧為盈。 2015年10月桃猿奪冠後,媒體報導桃猿的年度 票房收入達1.73億元,創下隊史新高。2016年 3月劉保佑董事長指出,因為2015年總冠軍戰有 8千萬的票房收入,差不多持平。可是不久前, 劉玠廷卻說,猿隊每年虧損,需要靠總公司 每年支援1億元左右。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矛盾?我認為跟總公司這1億 元的帳怎麼看待有關係。如果總公司的1億元是 做廣告費用,那麼桃猿這邊會有1億元的廣告收 入,以2015年為例,1.73億元加1億元等於有 2.73億元的收入,扣掉營業成本和營業費用後, 差不多可以打平。之後選手的薪資逐年增加, 可是觀眾的入場數卻沒有增加怎麼辦?這時候 就是靠球場舉辦演場會所能獲得的業外收入來 彌補。 但是,如果你把總公司的這1億元視為股東往來 (也就是總公司借給桃猿隊的錢),那麼桃猿每年 的收入就會少掉1億元,也就相當於每年會虧損 1億元,16年自然就虧了16億元。 劉玠廷對外如此詮釋,或許是在讓買家瞭解現實。 可能是母集團已不再能負擔每年對桃猿1億元 (不管是廣告費用還是股東往來)的支援,更不要 說未來還有改造外野等額外的開銷,而造成桃猿 必須要做出轉賣的決定。 問題來了,如果買家不是像劉保佑董事長這樣, 可以每年投入1億元,然後把這1億元視為廣告費 用,那麼買家就必須每年額外創造1億元的收入, 才能做到至少持平的局面,否則還是會虧損。而 這對買家來說,任務相當艱鉅,不要說3年,5年 能否做到,我都很懷疑。 沒有買家浮現,劉玠廷當然可以苦撐下去,但是 缺乏母集團的支援,將使球隊競爭力日趨薄弱, 也非長久之計。 個人認為,球團與其被動等待買主上門,不如 主動出擊,洽大企業談冠名贊助的可行性,或許 是速度較快的方式。 另一方面,繼續苦撐同時,還是要努力的創造 營收。如果有冠名贊助,加上自己額外創造的 營收,或許就能解決問題。 而最基本的,就是至少要提供有品質的比賽內容 (以確保觀眾數維持在基本盤不要流失)。 當失誤很多、洋投很爛(土投亦同),戰術、調度 做得很差,你都不會看到有品質的比賽內容。 提供有品質的比賽內容,是全體隊職員可以掌握 與做到的。而顧好品質甚至提升品質,能創造額 外的營收也說不定。 加油吧!桃猿戰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0.250.111.11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nkeys/M.1562918539.A.10A.html

07/12 16:06, 5年前 , 1F
07/12 16:06, 1F

07/12 16:41, 5年前 , 2F
推推
07/12 16:41, 2F

07/12 16:47, 5年前 , 3F
推土地公
07/12 16:47, 3F

07/12 16:51, 5年前 , 4F
推推推
07/12 16:51, 4F

07/12 16:53, 5年前 , 5F
推土地公中肯!
07/12 16:53, 5F

07/12 17:00, 5年前 , 6F
07/12 17:00, 6F

07/12 17:01, 5年前 , 7F
推土地公
07/12 17:01, 7F

07/12 17:06, 5年前 , 8F
最希望冠名,但目前看來太子沒這打算
07/12 17:06, 8F

07/12 17:08, 5年前 , 9F
推推
07/12 17:08, 9F
謝謝大家。另外也在媒體看到以下這段: 「中華職棒大聯盟四支隊伍當中,有兩支是金控 每年透過金控子公司編列預算,以廣告贊助名義 經營的球隊,因現行法令規定,金控業不能持有 球隊。中信兄弟由中信金子公司中信銀每年編列 約1億元預算,富邦悍將也是由富邦金旗下主要 子公司,包括人壽、產險、銀行、證券等,每年 合編大約1億元預算。」 母集團每年支援1億元看來是基本款。 ※ 編輯: austin0624 (60.250.111.114 臺灣), 07/12/2019 17:15:39

07/12 17:13, 5年前 , 10F
太子想趁高點出脫吧 冠名人家可以收手 問題就又回來
07/12 17:13, 10F

07/12 17:18, 5年前 , 11F
推推~但我們的冠名能賣嗎?例如跂桃猿什麼的?
07/12 17:18, 11F

07/12 17:36, 5年前 , 12F
07/12 17:36, 12F

07/12 17:38, 5年前 , 13F
冠名賣不到一億吧,而且大概得年年重談,然後未來的
07/12 17:38, 13F

07/12 17:38, 5年前 , 14F
支出應該會越來越高,收入目前卻看不太到增長的潛,
07/12 17:38, 14F

07/12 17:38, 5年前 , 15F
一億恐怕也會越來越不夠
07/12 17:38, 15F
因為我對於是否會有買家並不樂觀。 當然除了冠名,還得要多管齊下、多方努力才行。 ※ 編輯: austin0624 (101.8.226.63 臺灣), 07/12/2019 17:51:43

07/12 18:09, 5年前 , 16F
太子如果願意經營,應該把冠名拿來拍賣競標。
07/12 18:09, 16F

07/12 18:10, 5年前 , 17F
對大企業而言,出錢不必出力,就能夠享受到高奪冠率,其實一
07/12 18:10, 17F

07/12 18:10, 5年前 , 18F
億很便宜。
07/12 18:10, 18F

07/12 18:14, 5年前 , 19F
投入一億元的廣告費用能做十億生意或一百億生意有差
07/12 18:14, 19F

07/12 18:19, 5年前 , 20F
最優質的球隊母公司想要完全脫離,和以往的轉賣意義完全不同
07/12 18:19, 20F

07/12 18:19, 5年前 , 21F
07/12 18:19, 21F

07/12 18:19, 5年前 , 22F
絕對不是功成身退這麼簡單。
07/12 18:19, 22F

07/12 18:19, 5年前 , 23F
而是代表中職的發展已經到頂了,不是好現象。
07/12 18:19, 23F

07/12 18:28, 5年前 , 24F
最後一根稻草可能是機捷通車,因為人數居然無法往上再衝,原
07/12 18:28, 24F

07/12 18:28, 5年前 , 25F
本期盼的利多沒得到效益,讓太子覺得江郎才盡?
07/12 18:28, 25F

07/12 18:31, 5年前 , 26F
話說回來,Lamigo如果估值6億,那太子起碼佔2億,他不代管經
07/12 18:31, 26F

07/12 18:31, 5年前 , 27F
營,誰敢買?還是懇求希望太子多考慮繼續經營吧~
07/12 18:31, 27F
只怕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07/12 18:32, 5年前 , 28F
其他三隊沒心,要怎麼打出高品質比賽?
07/12 18:32, 28F

07/12 18:59, 5年前 , 29F
推土地公 更推專業文
07/12 18:59, 29F
謝謝

07/12 20:04, 5年前 , 30F
機捷速度太慢啦
07/12 20:04, 30F

07/12 21:00, 5年前 , 31F
推土地公,球團這幾年向海外推廣吸引新球迷是好事,常
07/12 21:00, 31F

07/12 21:00, 5年前 , 32F
看到球場有日本、外國球迷來同樂,但本地球迷沒再提升
07/12 21:00, 32F

07/12 21:00, 5年前 , 33F
的確是個警訊
07/12 21:00, 33F
辦文青趴和創作大盛趴,都是想吸引本地 的新球迷,只是成效如何還有待觀察。 ※ 編輯: austin0624 (101.8.226.63 臺灣), 07/12/2019 22:57:06

07/12 22:57, 5年前 , 34F
用盡一切努力終於到放棄的時候了......結論沒大餅!
07/12 22:57, 34F

07/12 23:20, 5年前 , 35F
我也用盡努力到想放棄了......但結論是我沒人緣Q_Q。
07/12 23:20, 35F

07/13 11:49, 5年前 , 36F
機捷(桃捷)真正對在地人有用的是中壢火車站-環北站這一
07/13 11:49, 36F

07/13 11:50, 5年前 , 37F
段,但是卡到桃園鐵路地下化,因此完工之路遙遙無期,劉家
07/13 11:50, 37F

07/13 11:50, 5年前 , 38F
大概也等不到那時候啦
07/13 11:50, 38F
文章代碼(AID): #1TA3wB4A (Monke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