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新聞]猴痘+11!首見中國境外移入 疾管署示警:

看板MonkeyPox作者 (請別盜我帳號 我很難過! )時間10月前 (2023/07/18 15:05), 10月前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10月前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ajZc5qm ] 作者: color3258 (請別盜我帳號 我很難過! )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新聞]猴痘+11!首見中國境外移入 疾管署示警: 時間: Tue Jul 18 15:04:34 2023 備註請放最後面 違者新聞文章刪除 1.媒體來源: 東森新聞 2.記者署名: 洪巧藍 3.完整新聞標題: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30718/2542432.htm?redirect=1 4.完整新聞內文: 2023年07月18日 14:46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https://i.imgur.com/XZKYyz2.jpg
猴痘疫情還在燒!疾病管制署今(18)日公布上周國內新增11例猴痘, 分別有10例本土與1例境外移入。 其中境外移入個案首見自中國大陸入境,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 監測中國猴痘疫情有急速上升情況,但沒有詳細資訊, 還是提醒民眾如果前往中國大陸,且有高風險行為還是要注意。 疾病管制署今(18)日公布國內新增11例猴痘(Mpox)確定病例, 其中10例為本土1例為境外移入個案(中國), 其中10例為本國籍男性1例外國籍男性, 居住縣市為北部7例、中部2例、南部2例,年齡介於20多歲至40多歲, 發病日介於今(2023)年6月26日至7月14日,因身體陸續出現發燒、淋巴腺腫大、 水泡、膿疱等症狀,經醫師評估後採檢通報,分別於7月11日至7月17日確診。 經疫調匡列相關高風險接觸者16名,已進行衛教並自我健康監測21天。 我國自去(2022)年6月23日將Mpox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截至7月17日累計確診 243例病例(227例本土及16例境外移入),其中178例已康復,6例仍住院治療中、 59例於居家自主健康管理中。 疾管署表示,7月5日起, 擴大猴痘疫苗接種之目標對象為 「近1年有風險性行為者(例如:多重性伴侶、性交易服務者、於營業場所發生性行為者等);過去曾罹患性病;或性接觸 對象有前述任一情形者」等3種。 目前全國共105家合作醫療院所可提供接種服務,且其中11縣市、 29家合作醫療院所有提供夜間或假日門診服務,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 /猴痘專區/猴痘疫苗/猴痘疫苗接種服務合作醫療院所資訊項下( https://gov.tw/3SG ) 查詢, 並可直接點選各合作院所之連結網址進行預約掛號。 另各縣市衛生局亦積極規劃設置社區外展接種站提供接種服務, 以提升猴痘疫苗接種目標對象接種之可近性。 呼籲符合該等條件之民眾,尤其感染過性病或性接觸對象有性病風險, 可藉由多元接種管道儘速完成2劑疫苗接種,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疾管署統計,截至7月17日共計完成69,346人次Mpox疫苗接種服務, 其中暴露後預防(PEP)接種400人次及暴露前預防(PrEP)接種68,946人次; 已完成2劑疫苗接種者為22,001人,僅接種1劑者25,344人, 也提醒第一劑接種後已滿28天可接種第2劑疫苗之18,420位民眾, 儘速完成第2劑接種,以達9成保護力。 疾管署呼籲,在完整接種完2劑疫苗之14天內或僅接種1劑的民眾仍要適當保護自己, 減少暴露的風險之外,民眾如有前往國內外之風險場域,應落實自我防護, 並避免出入可能與不特定人士親密接觸之社交活動等風險場域, 如出現皮膚病灶,例如:皮疹、水泡、斑疹、斑丘疹、膿疱等,以及發燒、畏寒/寒顫、 頭痛、肌肉痛、背痛、關節痛、淋巴腺腫大(如耳周、腋窩、頸部或腹股溝等處) 等疑似症狀,應佩戴口罩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 高風險場域暴露史及接觸史。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30718/2542432.htm?redirect=1 6.備註: 中國衛生問題 我們都有目共睹過 有關猴痘的Q & A-國衛院電子報 資料國家衛生研究院 AS 2022-06-30948期, 健康知識 https://reurl.cc/o1Gr0l https://i.imgur.com/QgNy1g2.jpg
截圖滿大 請點出觀看 猴痘是如何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猴痘患者在出現症狀時具傳染性(通常持續二至四週), 因此在與有症狀者密切身體接觸時就可感染猴痘。 其中,皮疹、體液(如來自皮膚病灶的液體、膿液或血液) 和結痂尤其具有傳染性。因與感染者接觸而被病毒污染的衣服、 床上用品、毛巾或餐具/碗碟等物品也可以感染他人。 口腔中的潰瘍、損傷或口瘡也具有傳染性,這意味著病毒可以通過唾液傳播。 因此,與具有傳染性的個體密切互動的人(包括醫護人員、家庭成員和性伴侶) 感染風險更大。 猴痘病毒還可以通過胎盤由孕婦傳播給胎兒, 或者在孩子出生期間或出生後通過皮膚接觸由受感染的父母傳播給孩子。 尚不清楚無症狀的患者是否可以傳播猴痘病毒。 https://youtu.be/xiRjMd1gdrE
極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7.107.18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89663877.A.D30.html

07/18 15:05, 10月前 , 1F
這裡是群聊
07/18 15:05, 1F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color3258 (114.37.107.180 臺灣), 07/18/2023 15:05:07 ※ 編輯: color3258 (114.37.107.180 臺灣), 07/18/2023 15:11:11

07/18 19:42, 10月前 , 2F
推color大分享資訊
07/18 19:42, 2F

07/18 20:29, 10月前 , 3F
媽的又是甲甲
07/18 20:29, 3F
文章代碼(AID): #1ajZcaGX (MonkeyP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