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萬事達卡:第四季可望推出QR Code交易

看板MobilePay作者 (prussian)時間5年前 (2018/08/24 12:32), 5年前編輯推噓10(10031)
留言41則, 13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https://www.ithome.com.tw/news/125459 萬事達卡:第四季可望推出QR Code交易 文/蘇文彬 | 2018-08-24發表 國內行動支付即將出現新的付款方式,萬事達卡(Mastercard)預告 符合EMV標準的QR Code交易可望在第四季登場,屆時民眾將可用手機 掃描帳單上的QR Code,即時完成線上付款。 這幾年國內行動支付服務快速發展下,除了Apple Pay、Google Pay 等NFC感應支付,還有Line Pay、街口、台灣Pay等支援的QR Code掃 碼支付,有別於NFC感應支付需要手機具備NFC通訊功能,QR Code掃 碼支付只要具備相機功能就能使用,可跨Android、iOS平台使用,對 推動行動支付的普及提供不小的助益。 不過各家業者提供的QR Code掃碼支付,採用各自的QR Code規格,並 沒有統一規格,因此A業者用戶無法掃描B業者的QR Code,反之亦然 。為推動QR Code的全球性標準,萬事達卡、Visa、美國運通、JCB、 銀聯、Discover六家業者共同發起EMV標準的QR Code交易。 萬事達卡宣佈將全面支援聯合信用卡處理中心、財金公司兩大平台, 第四季初推出EMV標準的QR Code交易,民眾可以使用各家銀行app, 選擇想要付款的萬事達卡Debit金融卡或信用卡,以手機掃描商家提 供的EMV標準QR Code,確認支付金額無誤完成付款。 萬事達卡台灣區總經理陳懿文表示,除了將支援財金、聯合信用卡處 理中心兩大平台,去年底和台灣Pay合作QR Code共通支付整合,今年 將會推出萬事達卡金融卡(Debit 金融卡),消費者可用以支付信用 卡帳單、各項稅費。 萬事達卡看好未來QR Code的五大支付應用領域,例如在繳費繳稅上 ,消費者以手機上的Debit 金融卡,掃碼支付各種稅款及信用卡或手 機帳單,以及過去只收現金的微型商家、外送服務的貨到付款,還有 自動販賣機、行動POS的掃碼支付。 相較於信用卡刷卡或感應支付,萬事達卡指出第四季初將推出的EMV 標準QR Code因為是由消費者主動掃描業者的QR Code,對商家而言不 需要另外準備具有感應支付功能的刷卡機,加上主掃支付不需提供信 用卡卡號給商家,在交易安全上也相對較有保障。 - 店家: 先生這個我們沒有辦法紀錄您的實體卡號,無法給您優惠喔~ 但至少不擺 QR code 出來就可以乾淨擋掉,不會說些很智障的如果 感應是用手機不是用卡無法接受 blah blah 之類的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2.8.25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bilePay/M.1535085168.A.D3F.html

08/24 15:30, 5年前 , 1F
如果到時真的不擺 QR Code, 這個不知道是否有管道可以
08/24 15:30, 1F

08/24 15:30, 5年前 , 2F
反映店家作為
08/24 15:30, 2F

08/24 15:31, 5年前 , 3F
有時想要帶一支手機出門就好, 沒必要把信用卡帶在身上
08/24 15:31, 3F

08/24 15:32, 5年前 , 4F
用手機掃碼就完成刷卡, 倒是店家端也是要看消費者手機的
08/24 15:32, 4F

08/24 15:32, 5年前 , 5F
刷卡畫面
08/24 15:32, 5F

08/24 15:33, 5年前 , 6F
或者看店家刷卡機是否會有接收刷卡成功的通知並印出簽單
08/24 15:33, 6F

08/24 17:10, 5年前 , 7F
怎麼感覺最近都是mastercard動作頻頻
08/24 17:10, 7F

08/24 17:10, 5年前 , 8F
VISA都沒什麼消息XDD
08/24 17:10, 8F

08/24 17:21, 5年前 , 9F
台新也是發新聞稿很快,但總是被搶第一
08/24 17:21, 9F

08/24 17:30, 5年前 , 10F
這樣其他使用QR的業者還有生存空間嗎?
08/24 17:30, 10F

08/24 17:31, 5年前 , 11F
卡組織本身不會有點數回饋機制吧?
08/24 17:31, 11F

08/24 17:35, 5年前 , 12F
卡組織的是讓刷卡便利
08/24 17:35, 12F

08/24 17:36, 5年前 , 13F
消費者不需要有 NFC 近端感應的手機, 只要手機相機功能
08/24 17:36, 13F

08/24 17:36, 5年前 , 14F
正常, 配合行動網路照 QRCode 就能手機刷卡
08/24 17:36, 14F

08/24 18:10, 5年前 , 15F
還是NFC快 條碼還沒掃好NFC都刷完了
08/24 18:10, 15F

08/24 18:15, 5年前 , 16F
NFC 快歸快, 但也要顧慮到買到沒 NFC 的手機的消費者
08/24 18:15, 16F

08/24 18:15, 5年前 , 17F
兩者並行就可以了
08/24 18:15, 17F

08/24 18:16, 5年前 , 18F
掃碼缺點是速度慢 (開掃碼專用 APP 去掃), 但這本來就是
08/24 18:16, 18F

08/24 18:16, 5年前 , 19F
先天上的問題, 要求速度的話去找適用的 NFC 手機
08/24 18:16, 19F

08/24 18:51, 5年前 , 20F
EMV標準的QRcode,VISA就是EMV,的成員,所以應該visa也
08/24 18:51, 20F

08/24 18:51, 5年前 , 21F
可以相容才是,不過應該找不到沒有加入EMV的發卡組織才
08/24 18:51, 21F

08/24 18:51, 5年前 , 22F
08/24 18:51, 22F

08/24 19:42, 5年前 , 23F
Apple Pay不知道以後可以不可以掃碼
08/24 19:42, 23F

08/24 19:57, 5年前 , 24F
國際組織都動手了 台灣PAY有希望了
08/24 19:57, 24F

08/24 23:37, 5年前 , 25F
掃店家條碼掃完還要輸入金額多少,再按確定送出,這種方
08/24 23:37, 25F

08/24 23:37, 5年前 , 26F
式一整個沒效率
08/24 23:37, 26F

08/24 23:39, 5年前 , 27F
我是想到一種店家秀出含有付款金額的 QRCode, 當然這也要
08/24 23:39, 27F

08/24 23:40, 5年前 , 28F
EMV 有寫入這個金額資訊在 QRCode 中, 不過產生方式可能
08/24 23:40, 28F

08/24 23:40, 5年前 , 29F
要靠刷卡機顯示吧 (這樣連刷卡機都要換)
08/24 23:40, 29F

08/24 23:41, 5年前 , 30F
例如店家向消費者收取多少 $, 在刷卡機輸入金額並產生
08/24 23:41, 30F

08/24 23:41, 5年前 , 31F
QRCode, 消費者直接照 QRCode 確認刷卡即可
08/24 23:41, 31F

08/24 23:42, 5年前 , 32F
目前這種方式類似街口 or 歐付寶的收款功能, 收款者輸入
08/24 23:42, 32F

08/24 23:42, 5年前 , 33F
要收多少的金額, 付款方照收款方的 QRCode 就可以不用再
08/24 23:42, 33F

08/24 23:42, 5年前 , 34F
輸入金額
08/24 23:42, 34F

08/24 23:44, 5年前 , 35F
如果只是為了效率問題, 那就乾脆回歸原本實體卡刷卡就好
08/24 23:44, 35F

08/24 23:44, 5年前 , 36F
了, 何必為了無法感應付款的手機去開發 QRCode 付款?
08/24 23:44, 36F

08/25 01:01, 5年前 , 37F
多一種方式是好事,NFC與QR code之爭是在沒必要
08/25 01:01, 37F

08/25 01:01, 5年前 , 38F
減少卡沒被帶到沒機會賺的遺憾
08/25 01:01, 38F

08/25 01:06, 5年前 , 39F
QRcode是銀聯強推進EMVco的,地球其他地方的使用率能上
08/25 01:06, 39F

08/25 01:06, 5年前 , 40F
到什麼程度還有待觀察,畢竟歐美刷卡生態已經都相對成熟
08/25 01:06, 40F

08/25 07:18, 5年前 , 41F
非洲,刷卡機要普及非常困難,中南美洲潛力也很大
08/25 07:18, 41F
QRcode至少還是需要一方有網路連往後端才能連線交易, 在中國乘著行動網路跳過固網直接發展, 及智慧手機爆發性成長的時機,可以說是剛好天時地利 政策支持環境相對可控(卡死你國際組織),而且中國人超多... 其他未開發地方的手機支付還在用 2G 通道 中國如果沒有整套網路基楚建設、頻寬、支付體系直接外送 (然後就業機會、交易資料和利潤也直接整碗捧走) 我是不太看好其他國家會有人願意先期直接大筆投入去開發這些「潛力」 畢竟太零散,光只看經濟誘因不見得好賺 印度可能是一塊比較完整的市場,但大家也知道印度人作生意難搞... ※ 編輯: prussian (220.132.8.250), 08/26/2018 04:41:53
文章代碼(AID): #1RVufmq_ (MobileP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