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三星手機UI發展史篇:Samsung Experience

看板MobileComm作者 (R20)時間3年前 (2020/12/24 22:22), 編輯推噓8(806)
留言14則, 12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1
#1Vs8rZAh (MobileComm) 繼前一篇 這是系列文第二篇 https://www.ithome.com/0/526/397.htm 我們上一篇回顧了以往TouchWiz的發展史 這次我們來看看三星跨入新世代的UI:Samsung Experience 2016下半年開始-全新起點Samsung Experience https://i.imgur.com/b5MlIbo.png
三星從2016下半年開始開發Samsung Experience,也於同年12/15在美國註冊此商標。 其實Samsung Experience是基於上一代的Grace UX開發的,基本上長得很像。 https://img.ithome.com/mpimg/content/26085603/2020/12/20201220_190124_479.jpg
這是Grace UX https://img.ithome.com/mpimg/content/26085603/2020/12/20201220_191659_491.jpg
這是SE8.0 第一個版本是Samsung Experience 8.0,延續之前的版本號。 可以從上面截圖看到基本上大方向設計都相同,小細節像是標題字體有更改過。 整體以扁平、簡潔為核心,把大量的介面重新更改了,程式間的互動更加簡潔合理。 https://img.ithome.com/mpimg/content/26085603/2020/12/20201221_184639_233.jpg
SE 8.0支援許多機種,諸如S6系列、S7系列以及Note 5系列。 有趣的是,在UI內測時期可以看到SE版本號的選項,不過正式版取消了。 https://img.ithome.com/mpimg/content/26085603/2020/12/20201221_184756_232.jpg
這張就是正式版 可看到SE版本被取消了 SE8.0多了些功能 https://img.ithome.com/mpimg/content/26085603/2020/12/20201221_190006_726.jpg
像是桌面的部分可以選擇是否要開啟程式集功能,另外搜尋欄獨立顯示,並把icon更加 統一化。 https://img.ithome.com/mpimg/content/26085603/2020/12/20201221_192627_52.jpg
在曲面螢幕的手機上,多了許多新的小工具,並可以更改許多設定,如:曲面小工具標籤 位置、透明度、大小都可以客製化。 https://img.ithome.com/mpimg/content/26085603/2020/12/20201221_192704_906.jpg
AOD也在這時候更多用處了,時鐘樣式更多、支援第三方APP通知、加入客製化簽名以及 備忘錄。 https://img.ithome.com/mpimg/content/26085603/2020/12/20201221_193851_843.png
在Note 7首發的護眼功能,也在這時候帶到其他手機上了。 只是這是kernel要支援的功能,像是S5之類比較舊的就沒辦法了。 另外,也多了三星雲端(15G免費空間)、更多系統語言、多視窗相容性更好...等功能。 2017:Samsung Experience 8.1(Dream UX) https://i.imgur.com/ohWpHQb.png
SE 8.1是跟著Galaxy S8一同問世的,S8當初真的是讓人很驚豔的手機之ㄧ阿。 這一代開始,三星漸漸開始走向自己的風格。對三星來說,這一代無疑是最重要的一代之 一,一來是為了要擺脫Note 7帶來的不良影響,二來是S8對於過往的手機來說有著革命性 的大改變:全視界曲面螢幕的型態,跟以往三星所有手機都截然不同。 無論是軟硬體,三星都在此盡全力開發,終於在4/21,這UI跟S8一同正式上市了,這也是 三星會後一代以預裝機種開發代號為名的UI (Grace UX -> Note 7 -> Grace, Dream UX -> S8 -> Dream) 雖然從名字來看,SE8.1跟SE8.0只差了0.1,但其實整體來說變化很大。 https://i.imgur.com/ijF4vi5.png
https://i.imgur.com/arhcDcX.png
最明顯的差別,就是桌面icon改以線條化的設計來展現。 當然,線條化的設計不只如此,像是桌面的時鐘天氣小工具也以線條簡約化的字體來呈現 鎖定畫面的時鐘也有變化,從橫向排列變成直向排列。 不只如此,也有許多新功能伴隨SE8.1出現: 曲面跑馬燈: https://img.ithome.com/mpimg/content/26085603/2020/12/20201221_214932_545.gif
收到通知或是撥放音樂時,曲面螢幕會出現彩色光帶,勾勒出無邊際螢幕的特色,很美 Infinity Wallpaper: https://i.imgur.com/bKnAyTl.png
利用統一的動畫元素,把AOD、鎖定畫面桌部及桌面桌布連貫在一起,有點類似MIUI 12的 超級壁紙。 S8是銀河、Note 8是星空、S9則是星座。每一代都有獨特的主題,卻又能與系列名 Galaxy連貫,再搭配當時的無邊際螢幕,效果十分震撼。 可惜這桌部在S9時被簡化了,Note 9取消了。 Samsung Dex: https://img.ithome.com/mpimg/content/26085603/2020/12/20201222_193245_686.jpg
當時的Dex還要透過Dex Station底座才能開啟,把S8連到螢幕、鍵盤、滑鼠,可以得到 類似電腦的體驗。不過現在已經開放到很多手機都可以用了。 Bixby: https://img.ithome.com/mpimg/content/26085603/2020/12/20201222_195745_430.jpg
S8之後的機種得到了Bixby功能,是跟Siri類似的語音駐守,並將啟動按鈕放在側框上。 當時三星不只讓Bixby有語音助理功能,還有AR相機、Bixby主頁等功能,可惜這沒用(x) 的東西在台灣終究還是沒有開放,然後他現在掛了 XD https://img.ithome.com/mpimg/content/26085603/2020/12/20201222_200219_539.jpg
https://img.ithome.com/mpimg/content/26085603/2020/12/20201222_200514_523.jpg
Samsung Connect: https://img.ithome.com/mpimg/content/26085603/2020/12/20201222_200925_3.jpg
就像Apple Home一樣,三星也做了Connect整合自家家電進去OS裡面 除了S8之外,之後預載或是能升級到SE8.1的機種也很多,如: Galaxy Note FE、S5 Neo、A8(2016)、J3/J5/J7(2017)、J3/J5/J7 Pro等機種。 SE8.1推出後,三星又推出了基於Android7.1.1 的Samsung Experience 8.2、8.3、 8.5 等系統。不過,相比SE 8.1提供的大量功能,這三個版本是名副其實的小更新。 主要是增強OS穩定性,修了部分界面掉幀的問題,提高了虹膜、臉部辨識的穩定性為主。 2018:Samsung Experience 9.0 https://i.imgur.com/x3cFqjy.png
由Galaxy S9在2018首發,基本上這個UI相比上個版本沒有太大更改,最顯而易見的改變就 是icon及系統加入了許多漸變的設計吧。 主要是功能的升級: 生物識別改進: SE9.0之後,開起密碼、圖案鎖等鎖定畫面後可以以虹膜、指紋、臉部辨識等功能來替代 傳統密碼付款,如Samsung Pay等。 下拉通知: 下拉通知面板會根據APP來進行分類。 主螢幕: https://img.ithome.com/mpimg/content/26085603/2020/12/20201222_203506_271.jpg
長按icon可以出現快速選單,可以進入快速功能。就像3D Touch那樣,不過我記得這功能 是Google先開始。 三星鍵盤: https://img.ithome.com/mpimg/content/26085603/2020/12/20201222_205010_46.jpg
加入了GIF鍵盤、高對比度鍵盤等功能。 Bixby 鬧鐘: Bixby鬧鐘會在鬧鐘響起的時後提供天氣等訊息。 曲面側螢幕: https://img.ithome.com/mpimg/content/26085603/2020/12/20201222_205504_54.jpg
改良字體大小、顏色還有其他設定,然後點住曲面側螢幕可以換位置以及部分APP可得到 額外3種閃爍效果及顏色。 鎖定畫面及AOD: https://img.ithome.com/mpimg/content/26085603/2020/12/20201222_210005_481.jpg
主要是多了幾種時鐘,另外也可以設定鎖定畫面通知的被景效果,透明好看。 程式分身: https://img.ithome.com/mpimg/content/26085603/2020/12/20201222_210122_321.jpg
S9開始引入程式分身,但我記得三星的程式分身只有支援部份APP,不是全部都有。 Samsung Dex改良: https://img.ithome.com/mpimg/content/26085603/2020/12/20201222_210937_601.jpg
程式列表改為全螢幕,可以看到更多的程式,也支援遊戲中心的遊戲全螢幕執行。 Samsung Connect正式改名為SmartThings。 後來支援這UI的機種包括S7系列、A9系列、C系列等機種。 https://img.ithome.com/mpimg/content/26085603/2020/12/20201222_211657_493.jpg
2018/8/9三星發表了基於Android 8.1的SE 9.5版本,主要是加入了Emoji 11.0以及Bixby 2.0,且Dex不再依賴底座,可以用轉接線了。 https://img.ithome.com/mpimg/content/26085603/2020/12/20201222_211700_619.jpg
SE 9.5正式宣告Samsung Experience世代的結束,之後就以One UI取代。 2018:One UI(Samsung Experience 10) https://i.imgur.com/l47DjyI.png
2018的三星開發者大會上,三星正式讓One UI亮相,基於Android 9的系統。 https://i.imgur.com/nudNKvV.png
由Galaxy S10正式首發。至此,Samsung Experience正式畫上句點。 https://img.ithome.com/mpimg/content/26085603/2020/12/20201222_212820_146.jpg
不過有趣的是,其實早期One UI 1.0的內測版本打上的其實是Samsung Exprience 10.0 這也說明了One Ui 1.0正是"英年早逝"的Samsung Experience 10.0。 這UI最大特色就是為單手設計,整體UI以重點及操作區塊區分出來 加入了許多園角元素,以及多了很多對比鮮豔的顏色,如icon等。 原作者會在下次更新One UI篇,我也會補上~ --

05/27 19:00,
amd在同樣的腳位上做出新的cpu
05/27 19:00

05/27 19:00,
intel在同樣的cpu做出新的腳位
05/27 19:00
#1UpWgAK2 (PC_Shoppin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25.247.22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bileComm/M.1608819740.A.2C3.html

12/24 22:40, 3年前 , 1F
S lag解決了嗎?
12/24 22:40, 1F

12/24 22:44, 3年前 , 2F
因為one ui才決定買S10+的
12/24 22:44, 2F

12/24 22:51, 3年前 , 3F
one ui早就沒有s lag了
12/24 22:51, 3F

12/24 23:22, 3年前 , 4F
曲面大拇指誤觸有夠糞
12/24 23:22, 4F

12/24 23:29, 3年前 , 5F
這可解決曲面誤
12/24 23:29, 5F

12/24 23:29, 3年前 , 6F
12/24 23:29, 6F

12/24 23:42, 3年前 , 7F
天氣小工具在3.0變差了…
12/24 23:42, 7F

12/25 00:18, 3年前 , 8F
請問側螢幕觸控那個app關掉之後還會作用嗎?
12/25 00:18, 8F

12/25 09:29, 3年前 , 9F
還在提S lag??
12/25 09:29, 9F

12/25 15:13, 3年前 , 10F
推S7跟S8很美,但有點想噓bixby XDDD
12/25 15:13, 10F

12/26 07:31, 3年前 , 11F
手上S8+已更新One UI但還是有S Lag,不過和之前的
12/26 07:31, 11F

12/26 07:31, 3年前 , 12F
大Lag比,現在只有隨機小Lag
12/26 07:31, 12F

12/26 07:34, 3年前 , 13F
S8記憶體太小了 後期根本卡翻
12/26 07:34, 13F

12/26 11:25, 3年前 , 14F
bixby真的很廢,拔掉基本上就完美了
12/26 11:25, 14F
文章代碼(AID): #1VvAGSB3 (MobileCo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