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VIVO X50 Pro 微雲台

看板MobileComm作者 (赤者暴風)時間3年前 (2020/08/04 18:14), 編輯推噓13(1419)
留言24則, 15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1
https://youtu.be/DKiTadepmOY
微雲台真香 怎麼抖都穩穩地不會晃 在看鐘文澤跟魏布斯的實測後 https://youtu.be/XcWGNMim8Jw
https://youtu.be/A_MW0aNUFVs
手持拍照不會晃應該已不是件難事了 不曉得有沒有哪位大大已經先從京東買回來玩了 想看看更多低光源的條件下微雲台的效果如何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803002937-260412?chdtv 看中時的新聞有提到今年內會上市 上市後三創旗艦店不知道會不會有SG現場測試防手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29.232.25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bileComm/M.1596536086.A.7A3.html

08/04 18:20, 3年前 , 1F
假議題啦,低光還是大底才是王道,看看他的pro +就知道
08/04 18:20, 1F

08/04 18:30, 3年前 , 2F
你去看花生說啊,要做雲台只能塞小底,夜拍一樣翻車細節
08/04 18:30, 2F

08/04 18:30, 3年前 , 3F
比不過大底,錄影一樣用EIS,4K60也不能開,廣角,長焦都
08/04 18:30, 3F

08/04 18:30, 3年前 , 4F
很爛細節不行
08/04 18:30, 4F

08/04 18:36, 3年前 , 5F
不要只比1080P60,錄影手機就是要4K30切換三鏡頭啊
08/04 18:36, 5F

08/04 18:39, 3年前 , 6F
不是啊 你找一個不會抖的雲台來幹嘛 難怪是叫微雲台
08/04 18:39, 6F

08/04 18:40, 3年前 , 7F
最近很多台灣的網站或YT介紹這支,應該是會在台灣上吧
08/04 18:40, 7F

08/04 19:22, 3年前 , 8F
坐等開箱 為了微雲台想衝看看X50 PRO
08/04 19:22, 8F

08/04 20:23, 3年前 , 9F
01有人買了 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08/04 20:23, 9F

08/05 00:30, 3年前 , 10F
Pro的應用應該比較著重在錄影才對 那個錄影真的穩
08/05 00:30, 10F

08/05 00:30, 3年前 , 11F
至於Pro+用的是三星的GN1大底 這棵強在有雙像素對焦
08/05 00:30, 11F

08/05 07:45, 3年前 , 12F
看完花生說就會滅火了
08/05 07:45, 12F

08/05 09:27, 3年前 , 13F
X50今天中華開賣了,錢夠的話建議直上 X50pro +
08/05 09:27, 13F

08/05 09:40, 3年前 , 14F
快!快上 這拍照強
08/05 09:40, 14F

08/05 10:08, 3年前 , 15F
這個胸部也防抖了
08/05 10:08, 15F

08/05 10:14, 3年前 , 16F
開賣了?沒新聞啊 也太低調?
08/05 10:14, 16F

08/05 10:19, 3年前 , 17F
開賣的是realme x50,vivo x50系列還在喬,但應該會上市
08/05 10:19, 17F

08/05 21:45, 3年前 , 18F
花生的影片拿的是p40 pro跟x50 pro,p40 pro 比x50 pro還要
08/05 21:45, 18F

08/05 21:45, 3年前 , 19F
貴很多,本來就是不同等級,一支是大底,另一支是防手震,
08/05 21:45, 19F

08/05 21:45, 3年前 , 20F
要比的話要拿x50 pro+,都是大底價格也差不多
08/05 21:45, 20F

08/06 22:23, 3年前 , 21F
一般日常拍照來說微雲台實用性已很足夠了,手持不用怕手抖
08/06 22:23, 21F

08/06 22:23, 3年前 , 22F
到糊焦
08/06 22:23, 22F

08/06 22:31, 3年前 , 23F
花生那個評測不是在測試微雲台,單純就是比鏡頭能力,p40的
08/06 22:31, 23F

08/06 22:31, 3年前 , 24F
解析度高、感光元件大,進光量大成像當然會較有優勢
08/06 22:31, 24F
文章代碼(AID): #1VAJKMUZ (MobileCo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