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HYPER JUICE 氮化鎵GaN四埠100W充電器

看板MobileComm作者 (港都狼仔)時間4年前 (2020/03/07 12:56), 4年前編輯推噓31(32117)
留言50則, 35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感謝PTT網友熱心出借 狼窩好讀版: https://wolflsi.pixnet.net/blog/post/68765636 產品特點: 1.使用GaN氮化鎵功率元件,提高轉換效率 2.四組輸出埠,其中包含兩組USB-C、兩組USB-A,自動調配充電功率,總功率輸出最大可 達100W 3.支援PD3.0/QC3.0/SCP/FCP/AFC/MTK多種主流快充協議 4.兩組USB-C,單埠輸出時可達100W,雙埠同時使用時自動調節成65W/60W+30W 5.兩組USB-A,單埠輸出時最大功率18W,雙埠同時使用下每埠輸出12W(5V/2.4A) 6.100-240V全域電壓輸入,折疊式插頭,隨附EU/UK/AU三種轉接頭,適合旅行使用 產品規格: 型號:HJ-GAN100 輸入:AC100-240V,2.4A,50/60Hz USB-C單埠輸出:5V/3A、9V/3A、12V/3A、15V/3A、20V/5A,最大100W USB-A單埠輸出:5V/3A、9V/2A、12V/1.5A,最大18W 最大總輸出功率:100W 尺寸:85x61x29mm 重量:199克 外盒正面,左上有商標,中央圖片比例符合充電器實體大小,下方有產品名稱 https://i.imgur.com/jwqEDsW.jpg
外盒背面,有使用情境圖及產品特色說明 https://i.imgur.com/BCCEvTI.jpg
外盒兩側印上商標 https://i.imgur.com/CtfUB8q.jpg
外盒底部印上產品規格及製造商資訊 https://i.imgur.com/7kBHdQ9.jpg
包裝內容,有充電器本體及AU/UK/EU轉換插頭 https://i.imgur.com/FN6lGUD.jpg
充電器本體為霧面白色外殼,兩側印上商標 https://i.imgur.com/rH9Gk6t.jpg
提供兩個USB-C及兩個USB-A輸出埠,並在輸出埠下方標示最大輸出功率,最上方為電源指 示燈 https://i.imgur.com/WVp3HD3.jpg
可折疊式插頭處外殼印上產品規格、產地及安規標章 https://i.imgur.com/9IzX8ZL.jpg
AU/UK/EU轉換插頭 https://i.imgur.com/mElWBKb.jpg
若要使用轉接插頭,於內建折疊插頭收起狀態下,直接將轉接插頭套上去,就完成安裝 https://i.imgur.com/qVmX0Ub.jpg
本體尺寸為85x61x29mm https://i.imgur.com/c6n9eDn.jpg
本體重量為199克 https://i.imgur.com/eXVylIK.jpg
接上電源後,電源指示燈會亮起白光 https://i.imgur.com/Wuq1fMh.jpg
單埠輸出時,兩組USB-C埠充電定義均支援PD3.0、高通QC3.0/2.0、三星AFC 9V/12V、華 為FCP 9V/12V、華為SCP 3.4-5.5V/5.0A、MTK PE、蘋果5V/2.4A、三星5V/2A、BC1.2、 DCP 1.5A https://i.imgur.com/XiR7KmC.jpg
兩組輸出埠的PDO最大充電功率也都支援20V/5A,100W輸出(需搭配具備5A E-Mark線材) https://i.imgur.com/fJpKqMQ.jpg
USB-C1埠空載輸出電壓如每格黃色數字所示 https://i.imgur.com/HwJdoan.jpg
USB-C2埠空載輸出電壓如每格黃色數字所示 https://i.imgur.com/QJvcWBc.jpg
單埠輸出時,USB-C1埠(左)各組輸出轉換效率表,整體轉換效率在68.4%至91.4%之間 單埠輸出時,USB-C2埠(右)各組輸出轉換效率表,整體轉換效率在66.6%至91.4%之間 空載下交流輸入功率為0.75W https://i.imgur.com/8X4qQLc.jpg
單埠USB-C輸出時5V輸出負載測試,隨著電流增加,輸出電壓無明顯改變,當輸出電流超 過3.3A便會截止輸出 https://i.imgur.com/vAdNHzH.jpg
單埠USB-C輸出時9V輸出負載測試,隨著電流增加,輸出電壓無明顯改變,當輸出電流超 過3.3A便會截止輸出 https://i.imgur.com/Lkz5pBy.jpg
單埠USB-C輸出時12V輸出負載測試,隨著電流增加,輸出電壓無明顯改變,當輸出電流超 過3.3A便會截止輸出 https://i.imgur.com/0bwFBo3.jpg
單埠USB-C輸出時15V輸出負載測試,隨著電流增加,輸出電壓無明顯改變,當輸出電流超 過3.3A便會截止輸出 https://i.imgur.com/HkKpVor.jpg
單埠USB-C輸出時20V輸出負載測試,隨著電流增加,輸出電壓略為上升,當輸出電流超過 5.4A便會截止輸出 https://i.imgur.com/iRIH7Cw.jpg
兩組USB-C埠同時輸出時,最先插入的輸出埠最大功率會下降至65W(使用5A E-Mark線材) ,最後插入的輸出埠最大功率則被限制在30W https://i.imgur.com/UyKN2qw.jpg
若使用不帶5A E-Mark的線材時,則最先插入的輸出埠最大功率會被限制在20V/3A,60W https://i.imgur.com/0TP1Vgt.jpg
兩組USB-C埠同時輸出下,先插入的輸出埠65W 20V負載測試,隨著電流增加,輸出電壓無 明顯改變,當輸出電流超過3.8A便會截止輸出 https://i.imgur.com/xpd1pWI.jpg
任意一個USB-C埠接上PowerFalcon USB-C轉DC萬用插頭線,皆可觸發20V輸出 https://i.imgur.com/XwJFkqH.jpg
單埠輸出時,兩組USB-A埠充電定義均支援高通QC3.0/2.0、三星AFC 9V/12V、華為FCP 9V/12V、MTK PE、蘋果5V/2.4A、三星5V/2A、BC1.2、DCP 1.5A https://i.imgur.com/I35DdIo.jpg
USB-A1埠空載輸出電壓如每格黃色數字所示 https://i.imgur.com/1AphQ0R.jpg
USB-A2埠空載輸出電壓如每格黃色數字所示 https://i.imgur.com/F0S99U7.jpg
USB-A1埠(左)各組輸出轉換效率表,整體轉換效率在68.9%至86.4%之間 USB-A2埠(右)各組輸出轉換效率表,整體轉換效率在68.5%至86.3%之間 空載下交流輸入功率為0.75W https://i.imgur.com/C7lJvzK.jpg
單埠USB-A輸出時5V輸出負載測試,隨著電流增加,輸出電壓呈現略為上升,於中段會發 生一次變動,當輸出電流超過3.3A便會截止輸出 https://i.imgur.com/z2nYlbt.jpg
單埠USB-A輸出時9V輸出負載測試,隨著電流增加,輸出電壓呈現略為上升,當輸出電流 超過2.2A便會截止輸出 https://i.imgur.com/NV4BWaB.jpg
單埠USB-A輸出時12V輸出負載測試,隨著電流增加,輸出電壓呈現略為上升,當輸出電流 超過1.7A便會截止輸出 https://i.imgur.com/z4KQCVA.jpg
兩組USB-A埠同時輸出時,會被限制在僅可5V輸出,這時充電協僅支援蘋果5V/2.4A、 BC1.2、DCP 5V/1.5A https://i.imgur.com/oNgwqSr.jpg
當一組USB-C埠與USB-A埠同時輸出時,USB-C的最大功率會被限制在20V/4A,80W(使用5A E-Mark線材) https://i.imgur.com/wnPVJtW.jpg
當兩組USB-C埠與USB-A埠同時輸出時,每組USB-C的最大功率會被限制在20V/2.25A,45W https://i.imgur.com/aCTfmvh.jpg
單組20V/5A,100W連續輸出1小時的紅外線熱影像圖 https://i.imgur.com/CMifeYL.jpg
同時輸出充電配置表: USB-C單埠最大100W(使用5A E-Mark線材) USB-A單埠最大18W 兩組USB-C同時使用,最先插入的可用65W(使用5A E-Mark線材)/60W,最後插入的可用30W 兩組USB-A同時使用,每埠均可使用12W(5V/2.4A) 一組USB-C搭配USB-A使用時,USB-C可用80W(使用5A E-Mark線材),USB-A可用18W(單埠) 、12W*2(雙埠) 兩組USB-C搭配USB-A使用時,每個USB-C埠可用45W,USB-A可用18W(單埠)、12W*2(雙埠) 報告完畢,謝謝收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8.160.9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bileComm/M.1583556979.A.418.html

03/07 12:56, 4年前 , 1F
推 之前想買
03/07 12:56, 1F

03/07 12:57, 4年前 , 2F
居然收到了!有看到贊助編號很前面的人還在抱怨沒收
03/07 12:57, 2F

03/07 12:57, 4年前 , 3F
到貨,然後廠商還在專案更新猛打產品廣告...
03/07 12:57, 3F

03/07 12:58, 4年前 , 4F
要感謝網友熱心出借,才有機會測試
03/07 12:58, 4F

03/07 12:58, 4年前 , 5F
看到專案更新的郵件點進去是廣告,差點沒氣死
03/07 12:58, 5F

03/07 12:59, 4年前 , 6F
這樣算很熱嗎?狼大,推
03/07 12:59, 6F

03/07 13:01, 4年前 , 7F
感謝專業測試,知道輸出配置收到也比較好利用了
03/07 13:01, 7F

03/07 13:04, 4年前 , 8F
小體積影響散熱,測試完手有點拿不住,算蠻熱的
03/07 13:04, 8F

03/07 13:05, 4年前 , 9F
提醒一下,連接判斷需要時間,裝置插拔不要太快
03/07 13:05, 9F

03/07 13:06, 4年前 , 10F
請問一個幾多錢?
03/07 13:06, 10F

03/07 13:09, 4年前 , 11F
好問題,這沒問出借的網友,集資買的數量不同價不同
03/07 13:09, 11F
出借網友表示當時跟的價格是USD$59

03/07 13:28, 4年前 , 12F
4port全上好像輸出跟愛否F1那顆沒啥差
03/07 13:28, 12F

03/07 13:30, 4年前 , 13F
期待有5PORT全C的產品 最高單口60W即可其他18W左右
03/07 13:30, 13F
不過現在用USB-A的還是很多,可能還要好一陣子

03/07 13:33, 4年前 , 14F
上次看集資是1500吧,看了蠻想要的不過目前用不到,
03/07 13:33, 14F

03/07 13:33, 4年前 , 15F
未來GaN價格應該還會再降
03/07 13:33, 15F

03/07 13:43, 4年前 , 16F
手拿不住這是超燙吧 狼大用語真的很保守
03/07 13:43, 16F
拿的位置以及每個人的手感都有差異(抓頭)

03/07 14:03, 4年前 , 17F
推狼大,不過用語真的很保守XDD
03/07 14:03, 17F

03/07 14:06, 4年前 , 18F
當初的早鳥集資是單件 59USD 起跳
03/07 14:06, 18F

03/07 14:07, 4年前 , 19F
現在還有在 indiegogo 集資,單件 2,064NTD
03/07 14:07, 19F

03/07 14:08, 4年前 , 20F
最前面的集資者都還只有零星拿到,現在才去集資要等
03/07 14:08, 20F

03/07 14:26, 4年前 , 21F
狼大出品,必屬佳作!
03/07 14:26, 21F

03/07 14:27, 4年前 , 22F
借問一下100W要用在哪 筆電不是60-65w左右而已
03/07 14:27, 22F
Apple最高階MacBook Pro需要87W,而部分高階筆電可能也會具備USB-C PD 100W

03/07 14:32, 4年前 , 23F
推狼大
03/07 14:32, 23F

03/07 14:33, 4年前 , 24F
這個壽命很讓人擔憂。
03/07 14:33, 24F

03/07 14:46, 4年前 , 25F
非PD筆電有到120W
03/07 14:46, 25F

03/07 14:51, 4年前 , 26F
新的16 吋 MacBook Pro 到96W了...
03/07 14:51, 26F

03/07 14:58, 4年前 , 27F
之前看到愛否那個出的評價好像很慘 效率沒有比較好
03/07 14:58, 27F

03/07 15:04, 4年前 , 28F
重點是這個如果拿來接Note 10 +或是S20,小米9等等
03/07 15:04, 28F

03/07 15:04, 4年前 , 29F
, 有支援的到他最高速充電嗎?
03/07 15:04, 29F
要看充電協議,但是目前一些手機的最大功率充電都有一些限制 例如三星要特殊的PPS定義,小米也是跟人家不同的QC3.0 20V

03/07 15:12, 4年前 , 30F
這大小無法直接插在牆壁上吧 會掉下來?
03/07 15:12, 30F
比較適合插在延長線,或是用一段短線去延伸,避免折疊處過度受力

03/07 15:13, 4年前 , 31F
電競筆電還有一次插兩顆500多W的
03/07 15:13, 31F

03/07 15:13, 4年前 , 32F

03/07 15:17, 4年前 , 33F
狼大文章必推
03/07 15:17, 33F

03/07 15:26, 4年前 , 34F
卡位狼大
03/07 15:26, 34F

03/07 15:59, 4年前 , 35F
GaN充電器對岸也有不少評測說還是蠻熱的,看起來雖
03/07 15:59, 35F

03/07 15:59, 4年前 , 36F
然GaN提高功率,但是更需要散熱設計
03/07 15:59, 36F
目前GaN要功率大的裝置,且一次(高壓)與二次(低壓)都用上,搭配數位化控制 才能提高轉換效率以及相同體積下更大輸出功率 在USB充電器上說實在看不太出優勢

03/07 16:12, 4年前 , 37F
結論?
03/07 16:12, 37F

03/07 16:34, 4年前 , 38F
推狼大
03/07 16:34, 38F

03/07 16:38, 4年前 , 39F
正好在看這顆跟 Galio 120w,多謝狼大測試。
03/07 16:38, 39F

03/07 17:29, 4年前 , 40F
推狼大
03/07 17:29, 40F

03/07 19:02, 4年前 , 41F
這麼多人沒拿到誒 我爽用不知道多久了幫qq
03/07 19:02, 41F

03/07 20:35, 4年前 , 42F
03/07 20:35, 42F

03/07 21:34, 4年前 , 43F
還是Galio 120W比較好,有支援PPS
03/07 21:34, 43F

03/07 21:35, 4年前 , 44F
才能讓Note 10或小米 10 Pro之類的最快速充電
03/07 21:35, 44F

03/07 22:18, 4年前 , 45F
推特推
03/07 22:18, 45F

03/07 23:25, 4年前 , 46F
有支援PPS反而有些PD的筆電無法用,不一定比較好吧?
03/07 23:25, 46F
對,有些裝置對PPS比較感冒,跟當初在編寫PD晶片內嵌控制器的協議規則有關 可以更新的就還好,沒辦法更新的就比較頭痛

03/08 01:09, 4年前 , 47F
GaN沒那麼快降 製程技術很吃緊
03/08 01:09, 47F
主要還是在大功率用途比較吃香 ※ 編輯: wolflsi (218.173.130.232 臺灣), 03/08/2020 09:56:20

03/08 16:11, 4年前 , 48F
最高轉換效率都90%上下而已,比60CC還差
03/08 16:11, 48F

03/09 02:49, 4年前 , 49F
溫度真狂
03/09 02:49, 49F

03/23 16:39, 4年前 , 50F
狼大先推再看
03/23 16:39, 50F
文章代碼(AID): #1UOobpGO (MobileCo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