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vivo NEX 開箱與上手體驗微心得

看板MobileComm作者 (姚子)時間5年前 (2018/10/31 15:45), 5年前編輯推噓9(906)
留言15則, 12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http://yt1.piee.pw/BN5BQ 除了上次我們介紹過的 oppo Find X 外,本次我們也介紹另一支號稱全面螢 幕的 vivo NEX 。 訝異中國品牌追求全面螢幕的決心與執行力的同時,來談談安全辨識與自拍鏡 頭的解決方案:採用螢幕下指紋辨識 + 升降式前鏡頭,把原本瀏海必須存在 的痛點給解決了。不過沒了 NFC ,螢幕下指紋能夠用在支付的選擇上並不多 。 畫質維持 AMOLED 的水平,表現上反倒沒有全面螢幕給人的視覺衝擊力強。讚 賞的反而是音質部分,搭配上不錯的耳機,依然可圈可點;可惜注重音質的手 機廠為數不多,不然其實是有線耳機黨員的福音。 vivo NEX 走低調內斂的顏色風格,與對手 oppo Find X 最大的差異,就在於 鏡頭的結構差異,造成的散熱狀況。 vivo NEX 在玩大型遊戲時幾乎不會發燙 ,溫控調整得滿好。 05:14 訂正:副鏡頭光圈為 f/2.4 跑分與耗電: http://bit.ly/2Ohmp91 OPPO Find X 開箱上手: https://youtu.be/xgN4KoxrSuo
以上,希望能對正在觀望的朋友有所幫助。 科技狗 3C Dog 2018.10.30 -- 科技小編就是與時俱進 不斷跟新產品追逐的 一條科技狗... 科技狗 3c Dog : YouTube 頻道:http://bit.ly/3cdo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7.67.70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7.67.7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bileComm/M.1540971952.A.391.html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bileComm/M.1540971952.A.391.html

10/31 15:47, 5年前 , 1F
借問,目前正在猶豫這支跟U12,不知怎麼選擇
10/31 15:47, 1F

10/31 15:54, 5年前 , 2F
樓上 妹子看到U12會以為是雜牌機 但是看到升降鏡頭
10/31 15:54, 2F

10/31 15:54, 5年前 , 3F
就會跑過來問你了
10/31 15:54, 3F
個人認為拍照 U12 還是強一點 這台他比較講求美顏還有在景的部分用AI的顏色優化

10/31 16:03, 5年前 , 4F
才不會 只會看你身上現金跟汽車鑰匙 好嗎
10/31 16:03, 4F
也是有看內涵的妹 升降鏡頭大概是可以當搭訕的話題XD

10/31 16:06, 5年前 , 5F
原Po是3C Dog本人?
10/31 16:06, 5F
我們是一個團隊 我的帳號比較免洗 其他人都抖抖怕被噓

10/31 16:07, 5年前 , 6F
功能方面看NFC需求和照相重視程度
10/31 16:07, 6F

10/31 16:12, 5年前 , 7F
這隻拍照到底行不行啊? 不敢送DXO的,怕
10/31 16:12, 7F
拍照維持 vivo 的風格 我覺得 AI 部份討喜 夜景跟日景都堪用 再更暗就沒法考驗了 但重點還是在全佔比螢幕啦

10/31 16:12, 5年前 , 8F
現在不需要挑了吧 買mate 20 pro不就什麼都有了
10/31 16:12, 8F
敬請期待我們開箱 敬請期待我們開箱 但 mate 20 pro 有瀏海 QQ

10/31 16:14, 5年前 , 9F
基本上講究拍照的應該就直選m20系列了
10/31 16:14, 9F

10/31 17:00, 5年前 , 10F
妹子看到Xs Max才會跑過來好嗎
10/31 17:00, 10F
記得要買金色的比較有辨識度 ※ 編輯: khpr1007 (27.247.134.55), 10/31/2018 17:20:27 ※ 編輯: khpr1007 (27.247.134.55), 10/31/2018 17:21:09

10/31 19:27, 5年前 , 11F
夜景可以用GCAM
10/31 19:27, 11F

10/31 19:27, 5年前 , 12F

10/31 19:28, 5年前 , 13F
日拍跟室內比note8還好
10/31 19:28, 13F

10/31 19:52, 5年前 , 14F
求apk連結
10/31 19:52, 14F

11/04 00:29, 5年前 , 15F
請問指紋辨識準確率以及速度還好嗎
11/04 00:29, 15F
文章代碼(AID): #1RsLsmEH (MobileCo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