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成為學術名詞的「麥納馬拉謬誤」

看板Military作者 (阿湯)時間2年前 (2022/03/30 18:44), 編輯推噓19(19024)
留言43則, 24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1/1
這名詞起源於美國越戰期間的國防部長(任期1961~1968) 麥納馬拉(Robert McNamar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cNamara_fallacy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BA%A5%E7%B4%8D%E9%A6%AC%E6%8B%89%E8%AC%AC%E8%A A%A4 wiki短網址: https://w.wiki/4zpz (中文) 他相信可透過量化研究,瞭解美國在越戰中失利的原因,他用量化數據 (像是例如擊斃敵軍的屍體數量)衡量成功,但忽略了其他因素。 學者Daniel Yankelovich在他的著作 "Corporate Priorities: A continuing study of the new demands on business." (1972) 批評如下: 「第一步 是測量容易測量的,目前為止還好。 第二步 是無視那些不容易測量的,或者賦予一個定量的值, 這是人為且有誤導嫌疑的。 第三步 是假定那些不容易測量的都不重要,這是盲目。 第四步 是宣稱沒有不容易測量的,這是自殺。」 (以下是原文) "The first step is to measure whatever can be easily measured. This is OK as far as it goes. The second step is to disregard that which can't be easily measured or to give it an arbitrary quantitative value. This is artificial and misleading. The third step is to presume that what can't be measured easily really isn't important. This is blindness. The fourth step is to say that what can't be easily measured really doesn't exist. This is suicide." 數屍體這件事,在一些美軍將領或軍官的著作,經常提到。 比較接近目前的顯例,就是波灣戰爭總司令史瓦茲科夫的自傳。 他非常反對這種數屍體的計量方法,因為在越戰期間太多造假偽報; 甚至到了入侵格瑞納達戰爭,也還在用同一套方法,要求陸軍和陸戰 隊報告打死多少敵人 (結果一樣有造假,甚至沒在現場交戰的陸戰隊 ,報出來的斃敵數比陸軍更多) 但為什麼堅持要數屍體? 因為他們認為統計上容易計算戰果,敵人 減少的數量,足以衡量我方的成功程度。 然而,結論和現實卻是天差地遠... 關於較難測量的項目,史瓦茲科夫認為,轟炸效果很難只憑數字評估。 他在波灣戰爭期間,如此形容: 「如果一座橋有4個橋墩炸斷了1個,結果就是車子通行會掉進河裡; 但是情報單位會說,這座橋只被毀25%」 相信這個結論,就必須花更多彈藥炸掉另外3個橋墩,時間也會拉長。 當然,最慘的就是學者所說的第四步: 宣稱沒有不容易測量的項目 那麼當然會無視任何較難測量的項目,這樣得出的結論,當然有可 能變成「大本營戰報」,只能拿來自爽,卻毫無用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6.148.8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648637060.A.64C.html

03/30 18:47, 2年前 , 1F
首級記功
03/30 18:47, 1F

03/30 18:50, 2年前 , 2F
通常中世紀傭兵統一規定這場割哪一邊的耳朵
03/30 18:50, 2F

03/30 18:52, 2年前 , 3F
03/30 18:52, 3F

03/30 18:53, 2年前 , 4F
割耳朵還是挺容易造假
03/30 18:53, 4F

03/30 18:54, 2年前 , 5F
這些問題都將隨著取樣方法的進步得到解決,現代能靠
03/30 18:54, 5F

03/30 18:54, 2年前 , 6F
現場指揮官判斷的戰爭規模只剩非洲跟中南美毒梟的
03/30 18:54, 6F

03/30 18:54, 2年前 , 7F
戰爭
03/30 18:54, 7F

03/30 19:00, 2年前 , 8F
福特出身 中間名是Strange
03/30 19:00, 8F

03/30 19:00, 2年前 , 9F
死的多不代表會輸阿 蘇聯人死的比納粹多 越南人死
03/30 19:00, 9F

03/30 19:00, 2年前 , 10F
的比美軍多 結果勝利者不是死的少那一方
03/30 19:00, 10F

03/30 19:02, 2年前 , 11F
這是個問題,但若因此不去估計對方的戰損,那也不合
03/30 19:02, 11F

03/30 19:02, 2年前 , 12F
03/30 19:02, 12F

03/30 19:13, 2年前 , 13F
他引進系統分析後,照McNamara的模型美軍在1966就
03/30 19:13, 13F

03/30 19:13, 2年前 , 14F
贏得越戰了,但實際上沒有一個客觀的戰況評估標準
03/30 19:13, 14F

03/30 19:15, 2年前 , 15F
算活人就是倖存者偏差
03/30 19:15, 15F

03/30 19:16, 2年前 , 16F
數屍體可能是後來美軍亂殺村民的原因之一
03/30 19:16, 16F

03/30 19:17, 2年前 , 17F
反正死人不會說話
03/30 19:17, 17F

03/30 19:21, 2年前 , 18F
秦軍就是首級軍功制才濫殺無辜
03/30 19:21, 18F

03/30 19:28, 2年前 , 19F
真假?原來美軍當時有亂殺越南農民喔
03/30 19:28, 19F

03/30 19:29, 2年前 , 20F
難怪當時每個村民都幫共產黨
03/30 19:29, 20F

03/30 19:33, 2年前 , 21F
越戰勝利的主要功臣之一
03/30 19:33, 21F

03/30 19:42, 2年前 , 22F
只要是數字就能造假 這是定律
03/30 19:42, 22F

03/30 19:52, 2年前 , 23F
KPI文化遺毒至今
03/30 19:52, 23F

03/30 20:06, 2年前 , 24F
越戰北越游擊隊一直滲透,南越難以應對。美國對治
03/30 20:06, 24F

03/30 20:06, 2年前 , 25F
安戰不擅長。政治上又綁手綁腳
03/30 20:06, 25F

03/30 20:11, 2年前 , 26F
問題就不是數字, 是亂用數字隨便交差了事
03/30 20:11, 26F

03/30 20:12, 2年前 , 27F
長期治安戰讓美軍飽受壓力。最終被操作厭戰情緒成
03/30 20:12, 27F

03/30 20:12, 2年前 , 28F
功。最終把南越丟包,當然最後南越淪陷被殺了多少
03/30 20:12, 28F

03/30 20:12, 2年前 , 29F
真正做系統模型的, 例如現代AI, 有哪裡與現實不符合
03/30 20:12, 29F

03/30 20:12, 2年前 , 30F
人,他們是不管的
03/30 20:12, 30F

03/30 20:13, 2年前 , 31F
是要馬上回饋修正的, 哪能像當時隨便湊數字就算了
03/30 20:13, 31F

03/30 20:18, 2年前 , 32F
美軍越戰 美萊村屠殺
03/30 20:18, 32F

03/30 20:19, 2年前 , 33F
03/30 20:19, 33F

03/30 20:26, 2年前 , 34F
軍警的研究、統計就是這麼的單純且粗暴
03/30 20:26, 34F

03/30 20:31, 2年前 , 35F
所謂最優秀與最聰明的一群人 搞出了最大的災難
03/30 20:31, 35F

03/30 20:33, 2年前 , 36F
所以長期治安戰壓力下跟隱藏敵人的一般民眾接觸。
03/30 20:33, 36F

03/30 20:33, 2年前 , 37F
就連軍紀最好的美軍都會出現這樣的事件。說難聽點
03/30 20:33, 37F

03/30 20:33, 2年前 , 38F
就是髒活要南越自己幹。
03/30 20:33, 38F

03/30 20:43, 2年前 , 39F
共產國家很早就有超限戰的概念啊
03/30 20:43, 39F

03/30 21:40, 2年前 , 40F
03/30 21:40, 40F

03/31 02:08, 2年前 , 41F
美軍幫南越擦屁股到這種境界真的難以想像 比親兒子
03/31 02:08, 41F

03/31 02:08, 2年前 , 42F
還親
03/31 02:08, 42F

03/31 07:09, 2年前 , 43F
借老鄉人頭一用,殺良冒功你也懂?
03/31 07:09, 43F
文章代碼(AID): #1YH3I4PC (Mili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