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評]偶像的末流 – 中山美穗

看板MihoNAKAYAMA作者 (OK,OK)時間19年前 (2004/11/06 00:5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偶像的末流 – 中山美穗 Text:相馬 中山美穗,1970年3月1日於東京都出生。她在80年代後期、整個九十年代,甚至是在她 婚後的新世紀,都能站在日本第一線演員位置上。看過她演戲的人,無不被她高貴的氣 質、出色的演技所吸引。當然她在現在2004年處於一個婚後、半退休的狀態,但她在電 視界及電影界的地位卻毫不動搖。但相比起只是一個演員,中山美穗在她的演藝界生涯 的早期更顯得多姿多彩,因為她在當時除了是演員、還是一個歌手。 日本人好像是對「三」這個數字情有獨鍾,例如有「日本三景」、「日本三名城」等名 詞,有趣的事這種鼎足三立的局面也常在日本的樂界出現,七十年代有所謂的「御三家 」,即西城秀樹、野口五郎、鄉裕美,近藤真彥等在八十年代出現之後又有「新御三家 」。七十年代有三個紅到九十年代的三個才女,松田聖子、中森明菜、小泉今日子有可 稱為八十年代最紅的三位偶像。為什麼筆者要說這些呢?主要我是想說明,每一個年代 ,都可以有三個代表人物以代表某一個世代,在九十年代中期,B'z、Mr. Children及 TRF的鼎足三立的局面大家應該還津津樂道、而GLAY、LUNA SEA及L’Arc~en~Ciel又可以 代表了九十年代中後期的Visual Rock熱潮,例子可說得上是多不勝舉。 而中山美穗就可以說得上是八十年代偶像風潮的末流,除了中山美穗之外,我認為工藤 靜香、小泉今日子就是最能夠代表這個女性偶像末流時代的三個人物。什麼是八十年代 偶像風潮的末流呢?其實九十年代還有很多偶像歌手,她們的表現、包裝、歌曲演繹方 法皆和八十年代時的偶像沒有兩樣,又或者說從八十年代繼往開來的,而這種模式的做 法大約在94年就差不多絕跡了,九十年代中後期當然也有偶像,但是風格和八十年代的 可謂大大不同,這就是筆者對偶像的末流這個名詞的詮釋。至於我選偶像末流的三個代 表人物是她們皆有一些相同的地方:她們出生的時間相若,都在69、70年出生;她們皆 曾在八十年代末期年代紅極一時;她們的雖然她們都紅極一時,但她們的代表曲卻都在 九十年代才出現。 雖然如此,中山美穗在九十年代的光輝歲月卻比另外兩者長得多。在九十年代最經典的pop Song「世界中の誰よりきっと」出現之前,中山美穗在九十年代初仍有單曲可取得超越60 萬張的銷量,這對沒落的偶像風潮來說其實是非常出色,而且這首歌即是 「遠い街のどこかで…」的歌曲,更可以說是九十年代初期的聖誕定番歌曲,而且也為中 山美穗的「Ballad曲后」定下了良好根基。而且的確,中山美穗在九十年代的歌曲多以慢 版曲為主,93年她有兩首旋律優美有如行雲流水的歌曲「幸せになるために」及 「あなたになら…」是日本兩大配樂名家日向敏文、久石讓的作品;百萬名作 「ただ泣きたくなるの」則找來教會夫婦檔的岩本正樹及國分友里惠創作,的確溫婉細膩 非常;「未來へのプレゼント」則和岡本真夜合作,慢版的作品亦是剛好配合電視劇的情 節。 「世界中の誰よりきっと」的出現,當然是改變了中山美穗的整個歌唱事業,但是較為奇 怪地,她在九十年代實際上非常少出現這類Pop Rock的歌曲的,相反在80年代至90年代初 則出現了如「Rosa」的拉丁式的舞曲,或許在當時BMF乘勢而起,再加上非常出色的詞曲 的作品,異例的合作才會成為了異例的大HIT作品吧。 總括而言,由於在九十年代初實在由Rock Pop樂團佔據了大部份的樂界,所以八十年代出 道的偶像在九十年代想生存的話可能只有一條路可走,就是出色的Ballad曲(松田聖子在 96年的「あなたに逢いたくて」成為了她唯一的百萬作品,更可引證這一說話)。而身為 九十年代偶像的第一人的中山美穗,當然更是身先士卒,大部份的名作皆是Ballad作品, 這也是筆者認為九十年代偶像末流的一個相當主要的趨勢。 http://www.ongakuen.com/index.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1.0.239
文章代碼(AID): #11Ywz3KY (MihoNAKAY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