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遊記] 三義舊山線之憶‧勝興車站、魚藤坪斷橋

看板Miaoli作者 (想和妳看棒球)時間10年前 (2013/09/03 21:3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Tai-travel 看板 #1I9UI2fQ ] 作者: shonn (想和妳看棒球) 看板: Tai-travel 標題: [遊記] 三義舊山線之憶‧勝興車站、魚藤坪斷橋 時間: Tue Sep 3 21:30:40 2013 圖文網誌版 http://bimeci.pixnet.net/blog/post/159145871 三義舊山線之憶‧勝興車站、魚藤坪斷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舊山線   除了桐花季、木雕街,「舊山線」亦為苗栗縣三義鄉著名的地方 意象。舊山線原為台灣西部縱貫線鐵路一部分,現在的舊山線則一般 指「三義—后里」間的鐵路。日治時期,西元1908年二月,「三義— 后里」間修築完成,鑿通九座隧道、搭建三座橋梁,成為舊山線鐵路 工程最艱鉅、也是最後完工的路段。 【旅行Map】   早年,台鐵山線由新竹進入苗栗山區,克服險峻陡峭的山勢,火 車才能穿山越嶺而過。經歷漫漫歲月奔馳,由於舊山線鐵路坡度陡峭 、彎道曲折、隧道與橋樑皆已老舊,運輸效率逐漸低落,又有屯子腳 地震斷層的憂慮,台鐵因此有鋪建「新山線」計畫。民國八十七年九 月,竹南至豐原間「雙軌工程」與三義至豐原北端間「截彎取直」工 程完工,「新山線」全線通車,舊山線於是停駛,往昔步入塵封。   雖然「舊山線」廢止,但鐵路沿途山林秀麗,並擁有勝興車站、 山線隧道、魚藤坪(龍騰)斷橋等富含地方特色與觀光價值的景象, 不僅是台灣鐵路工程史上的偉大成就,更展現了凌駕於交通運輸之上 的文化保存價值,成為近年來苗栗三義的熱門旅遊景點。許多遊客慕 名而至,開始慢慢走入舊山線的歷史場景,而我也是被鐵道山城吸引 來此地的其中一個。(2012年四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勝興車站 【台灣鐵路最高點,海拔四零二.三二六公尺】   豎立「台灣鐵路最高點,海拔四零二.三二六公尺」紀念碑的勝 興車站是台鐵縱貫線的最高點,原址為「十六份停車場」,台灣光復 後,民國四十七年改名為「勝興」。勝興車站北距三義車站 5公里, 南離(舊)泰安車站 8.6公里,曾為舊山線上下行列車交會的鎖鑰。 日治時期,名為「十六份」的勝興山區盛產樟木,早年先民曾在此起 了十六座樟腦爐灶,因而得名。光復後,勝興車站載貨繁忙,木炭、 香茅油、柑橘及桃李等當地山產皆由本站輸出外地,直到產業逐漸沒 落,民國七十二年起終於停辦貨運業務。 【泰安—勝興—三義】   坐落關刀山麓的勝興車站,四面八方被九座形似虎頭的山頭包圍 ,猶似處於兇猛虎穴,所以日本人設計了八卦和尖矛造型柱頭,屋簷 飾板也作成鋸齒狀,期望以堅硬兵器來破九虎,鎮站避邪。依據風水 設計外觀的勝興車站,成為舊山線上別具特色的日式木造車站。民國 八十八年,苗栗縣政府公告勝興車站為縣定古蹟。 【八卦和尖矛造型柱頭、鋸齒狀屋簷】   漫遊勝興車站,處處能感受到懷舊氛圍流洩。車站外的街道上, 仿舊的木造房舍與桐花季典佈置相得益彰,呈現出古典雅致的山城風 情。 【木造老街房舍與桐花季意象】 【勝興車站對面山坡上的仿古木造餐廳】   車站內,迷你懷舊小火車依然在鐵道上奔馳,不論是誰,此刻都 必然沉浸在童心未泯的火車之憶中了。 【懷舊小火車奔馳】 【山中鐵道】   橫山遍野滿是綠意蔓延,彷彿融進了鋪滿碎石的舊鐵道,原本鋼 硬而渾重的鐵道意象忽然變得柔軟而清新。我散步在鐵軌與月台之間 ,稍有雲氣繚繞的新鮮空氣中瀰漫了一股鐵鏽味,此地亦為山城?亦 為車站?剎那間讓人捉摸不定…… 【勝興車站一景】 【勝興車站,月台與鐵道】 【勝興車站往南,二號隧道入口端】 二號隧道 【二號隧道北口端】   離開勝興車站沿鐵道南行,隨即進入二號隧道。二號隧道北口端 仍可見後藤新平(西元1898~1906年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民政長官 )親筆所提之「開天」字跡,註記了舊山線上艱難辛苦的隧道工程。 【二號隧道北口端,往北爬上勝興車站】   全長 726公尺的二號隧道建於西元1905年,內部通道往南為坡度 千分之24.7的下坡。西元1935年四月21日,原為紅磚堆砌的二號隧道 經歷「新竹台中大地震」,重修後已改建成水泥隧道結構。 【二號隧道入口處】 【二號隧道中央最深處】 【二號隧道內恍如夢境通道】   雖然是大白天,但二號隧道內卻伸手不見五指,然而內部整體環 境與結構仍保存良好,好奇的遊客可結伴一探究竟。我踩著鐵軌,摸 黑走向隧道最深處,身畔早已完全被黑暗吞沒,但仍依稀可見前方與 身後的迷濛光亮,當光亮化為光點、光點變成光圈,然後又逐漸擴大 縮小、縮小擴大,彷彿是夢境通道,奇妙的光影分界令人嘖嘖稱奇、 不虛此行。來到勝興車站,隧道探險成為遊客必經的特殊體驗。 【二號隧道南口端】 【離開二號隧道,舊山線繼續往南駛進】 一號隧道   若離開勝興車站向北走一段路,則可來到一號隧道南口端。對照 地圖可以發現,當舊山線南下經過三義車站後,鐵路先來一個大右彎 後再接著一個大左彎,沿著山勢往上爬,然後一鼓作氣往台鐵縱貫線 最高點、勝興車站衝刺。雖然繞彎登山法增加了爬坡距離,坡度也有 所減緩,但仍達千分之25.5,使「三義—勝興」間成為舊山線上最陡 峭的一段路。 【離開勝興車站往北走】   以紅磚堆砌的一號隧道北口現在仍保持原貌,全長 230公尺,坡 度更高達台鐵縱貫線之最的千分之26。據說早年往昔,每當遇到細雨 霏霏的季節,沉重的空氣加上潮濕的鐵軌,火車就像變成了軟腳蝦爬 不上去,所以必須在列車後方加掛「補助機車」協力推進,慢慢將火 車推上勝興車站。 【一號隧道南口端】 【駛出一號隧道,即將進入勝興車站】   「最高點、木造車站、隧道」風情,讓勝興車站呈現出三義舊山 線上最古樸典雅的懷舊光景,隨處可見斑駁的歷史氛圍與滄桑,不禁 使我悠遊其中,這苗栗山城的鐵道故鄉。 【台鐵標誌:「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魚藤坪斷橋(龍騰斷橋) 【魚藤坪斷橋】   沿著舊山線繼續南下,便能抵達距離勝興車站約 4公里的「魚藤 坪斷橋」。魚藤坪斷橋是官方正式名稱,而以「龍騰斷橋」之名為一 般大眾所熟知,是最能代表舊山線之美的第一名勝地標。 【魚藤坪斷橋,崩落拱座】 【魚藤坪溪谷】   魚藤坪斷橋被譽為「台灣鐵路藝術極品」,原來的完整橋樑建於 西元1907年,是由磚拱、鋼鈑梁和鋼桁梁分段構成,橫跨在魚藤坪溪 谷上,紅色磚拱造型優美,立於叢山萬仞之中,氣勢雄偉萬千。 【紅磚拱門斷面之思古幽情】 【受到1935年大地震震損的魚藤坪橋全貌(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家文化 數位資料庫典藏)】   西元1935年四月21日,大地震侵襲台灣中部,舊山線沿線所有鐵 道設施均遭受波及,魚藤坪橋亦嚴重損毀,不能使用。民國八十八年 ,斷橋遺跡再度遭受九二一大地震摧殘,第 4號橋墩上半部又被震斷 崩落,斷垣殘壁的面貌成為現今的熟悉景象。魚藤坪斷橋除了深具古 樸之美,紅磚拱門斷面勾起思古幽情,也是相隔六十四年、經歷二次 「21」大地震的活見證。 【魚藤坪斷橋】   大地震後,由於原來的魚藤坪橋已不堪修復,日本殖民政府於是 放棄改建原橋,而在西側另行興建第二代魚藤坪橋,然後再演變成今 日舊山線上的魚藤坪鐵橋,一直使用到民國八十七年九月23日(舊山 線停駛)為止。 【魚藤坪鐵橋】   跨越魚藤坪溪,由南岸向北望去,可以看到躲藏在叢綠圍繞的魚 藤坪斷橋。紅磚色拱橋鑲嵌了時代滄桑感,在滿山青翠之中浮現出來 ,那充滿懷古幽情的景觀,蘊含了先人篳路藍縷的開拓精神,足可名 列台灣鐵道風華的一代經典。 【魚藤坪溪南岸,往北遙望紅磚斷橋之美】 【位於溪谷北岸的魚藤坪斷橋】 【魚藤坪溪谷南岸的斷橋遺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年,由於舊山線的觀光潛力十足,苗栗縣政府與民眾要求復駛 的聲音越來越多。民國九十九年六月 5日,台鐵在三義車站銜接了新 、舊山線,停擺十二年的舊山線上終於有了火車奔馳。雖然目前的復 駛計畫仍是階段性質,亦非全線通車,但舊山線鐵道結合了獨特的人 文史蹟與自然景觀,展望未來,不禁令人引頸期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4.99.174 shonn:轉錄至看板 railtour 09/03 21:34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shonn (111.254.99.174), 時間: 09/03/2013 21:36:14 ※ 編輯: shonn 來自: 1.172.89.67 (09/06 20:51)
文章代碼(AID): #1I9UNFVw (Mia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