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西安事變中的東北軍

看板MdnCNhistory作者 (nihaoptt)時間14年前 (2009/12/13 22:52),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因發動西安事變而聞名的東北軍,本是地方性的武裝集團。其前身為張父大軍閥張作霖所 統轄的奉軍。1928年底張學良舉行東北易幟之后,編為東北邊防軍,納入南京國民政府軍 系統,擁有兵力約三十至四十萬。其統帥張學良張公子為國民政府東北邊防司令長官,又 為全國陸海空軍副司令。 西安綁架案張本人護送蔣先生去南京后,近20萬東北軍群龍無首,並在主戰主和問題 上發生嚴重分歧,最后竟發展到內部殘殺。1937年2月,不顧大局的東北軍少壯派應德田 、孫鳴九(此人要求蔣先生抗日的綁架案實施地最為積極,后為投日的大漢奸,滑稽吧。)等 人殺死東北軍元老派67軍軍長王以哲等人。血案發生后,王以哲的至交、第105師師長劉 多荃為了替王以哲報仇,將部隊開進西安搜捕少壯派軍官,誘殺了曾被G軍俘虜又釋放后 游說張公子的旅長高福源,致使內部殘殺的悲劇愈演愈烈。后1937年3月東北軍高級將領 接受了國民政府提出的東北軍東調的「乙案」,東調后,分駐豫南、皖北、蘇北地區。4 月到6月,南京政府對東北軍進行整訓、縮編。整編后有6個軍︰ 第49軍,軍長劉多荃, 第51軍,軍長于學忠, 第53軍,軍長萬福鰿瑨 第57軍,軍長繆徵流, 第67軍,軍長吳克仁, 騎兵第2軍,軍長何柱國,   不久爆發的抗日戰爭和內戰中,東北軍被國民政府分別用于各個戰場,為國效力,也 有一部分在抗戰及內戰戰場上投向共軍。作為抗戰初期最早抗擊日軍的第一線部隊 ,同時也作為掩護友軍安全撤離華的后衛部隊,東北軍以高度的自我犧牲精神,為我 抗日戰爭立下了值得贊許的功勛。 話說蘆溝橋事變爆發后,日軍集中了28個師團的兵力,同時向華北華東猖狂進攻,東 北軍各部遂被調往前線。與日寇在河北省靜海,滄縣,姚馬渡,霸縣的附近大清河,獻縣 ,河南湯陰,淇縣,江蘇江陰、鎮江,晉綏前線等地激戰,也參加了長沙會戰,南昌會戰 ,浙贛戰役,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保衛淮河及徐州大會戰(包括台兒庄戰役),東北 軍將士轉戰冀、豫、鄂、湘,部分后入緬甸、越南對日作戰。在對日激戰中,吳克仁、朱 鴻勛、吳桐崗、劉桂五、方叔洪、黃德興、劉啟文、扈先梅等將領及無數官兵,為國捐軀 。 因戰爭頻繁,敵我難分,東北軍因理想,信仰與友情等因素的不同與視待輕重,在抗 戰及接鼮げ來的內戰以及內戰后兩岸不同的所在找到了不同的歸宿,經歷了不同的境遇。 49軍軍長劉多荃因指揮不力不國民政府軍委會撤職,1941年12月,曾在九一八事變中 為團長,不畏強大的日寇而指揮屬下痛擊日軍的王鐵漢因戰功升任第49軍軍長。1947年9 月,第49軍被調往東北參加內戰,后來在東北(或稱遼西)會戰中被全殲。王鐵漢將軍因 一口地道的東北話而只身脫險,后則隨國 軍撤往台灣。1995年于台北逝世,享年90歲。前 軍長劉多荃則留在大陸,1949年后曾任政務院參事室參事和全國政協委員。 51軍軍長于學忠于1944年3月被免去蘇魯戰區總司令的職務,任國民政府軍事參議院 副院長,從此失去軍權。原113師師長周毓英繼任第51軍軍長。內戰時期,第51軍被改為 整編第51師,周毓英任中將師長,駐守棗庄。1947年1月,周毓英率整編第51師師部向華 東野戰軍投降。1949年初,蔣先生曾說服于學忠去台灣,在ZG地下黨人的幫助下,他避居 四川重慶鄉間。后任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國防委員會委員、河北省委委員、河北省體委 主任等職。 53軍于武漢會戰后奉命休整補充,軍長萬福鷚r鱄u重慶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 軍長職務由周福成接任。1943年,53軍被編入遠征軍第20集團軍對日作戰,為打通中國云 南至緬甸的國際交通線滇緬公路作出了突出貢獻。萬福玂~ h在1949年撤往台灣,1951 年7月,病逝于台中,終年71歲。副軍長黃顯聲因內戰后期通G策划反正而被逮捕處決。 該軍691團呂正操團長,抗戰時期在冀中率部脫離東北軍加入八路軍,后擴編成許多團, 1943年前后多數被調到晉西北,抗戰結束后都隨呂正操去了東北。這些部隊在內在期間與 原東北軍53軍和49軍沒有重大的交戰。且呂正操、萬毅、張學思等人曾經寫信策反53軍的 將領,后來在沈陽被攻克時,守軍53軍在軍長周福成率領下基本上是不發一槍地放下了武 器。  57軍軍長繆徵流將軍于1940年9月同日軍代表談判,商定了「互不侵犯,共同防G」的 秘密協定。此事被111師師長ZG地下黨員常恩多和一旅旅長萬毅獲悉, 9月22日晚,常恩 多和萬毅帶人抄了軍長繆徵流的軍部,抓獲了副軍長及與日軍簽訂協議的談判代表,繆徵 流將軍脫出。但蔣先生非但沒將繆徵流將軍嚴辦,反而斥責常恩多不識大體,接著撤銷了 57軍番號,所轄區二個師111師、112師直接由魯蘇戰區指揮,后常恩多的111師部分在山 東反正后加入八路軍,改編為濱海支隊,與該師拒絕反正的部隊多次兄弟相慘。抗戰勝利 后該部去了東北,為東野1縱3師,1949年后為彼軍38軍114師,參加了韓戰。 67軍吳克仁軍長在淞滬戰場交戰中不幸中彈落水殉國,因67軍有臨陣投敵之說,軍事 委員會取消了67軍番號,縮編為108師,師長為張文清,張后升任第25軍軍長。1940年, 108師參與了攻擊新四軍的皖南事變。內戰時期,108師所在的25軍歸黃百韜將軍指揮,徐 蚌會戰期間,在碾庄等地分別被打擊,直至全軍覆沒。軍長張文清將軍權交于黃百韜將軍 后至國民政府國防部任職,于1949年12月退役后定居長沙,1951年9月在湖南長沙被處決。 騎兵第2軍軍長何柱國于1940年升任第15集團軍總司令,由騎3師師長徐良接任軍長職 。抗戰勝利后,騎兵第2軍開赴濟南。1946年,王耀武任第2綏靖區主任,將騎兵第2軍改 為第96軍,以廖遠澤為軍長,所屬的騎3師改為暫編第15師,這樣,騎兵第2軍的番號不复 存在,東北軍騎兵軍也就名實全亡了。何柱國將軍在抗戰勝利后雙目失明,退役養病。 1949年后歷任政協委員、常委等職。   原東北軍出身后留在大陸的將領1955年G軍第一次授銜時有25名被授予將軍銜,其中 上將1人︰呂正操;中將1人︰萬毅;少將23人︰賈陶、徐明、陳銳 ⑸晨恕⒄偶勇濉⒎永順、趙東寰、于權伸、趙承金、高存信、李覺、宋學飛、金振鐘、張志毅、楊有山、解 方、羅文、紀亭榭、管松濤、郭維城、王振乾、江潮、張學思。 他們中間, 張公子胞弟張學思之慘死想必盡人皆知,無須贅述,呂正操(2009年去世 )文革被毒打,關押九年,萬毅在廬山與文革中被整也是令人嘆息外,少將中, 賈陶文革中坐牢六年,徐明被 關押審查達八年之久,張加洛文革期間受迫害,解方被關進監獄八年,于1984年手中 緊握筆杆含恨去世。 當然也不盡是不如意,張志毅之子即為現中南海副總理張德江,羅文之子為江蘇省省 長羅志軍, 真可謂︰長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代有親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5.61.43.114

12/14 00:45, , 1F
原來如此
12/14 00:45, 1F

12/14 13:19, , 2F
真可憐
12/14 13:19, 2F
文章代碼(AID): #1B9F-GWe (MdnCN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