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科學」是台灣流行音樂的票房毒藥嗎?

看板MayDay作者 (Queen一定是女的?)時間9年前 (2015/01/09 23:31), 編輯推噓13(1308)
留言21則, 1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平常有在follow一些科學新知, 看到下面這篇覺得很有趣。 而且之前也有板友有分享過類似的文章! 貼來給各位看看:) ----- 新聞來源:PanSci 泛科學 http://pansci.tw/archives/73447 「要爬上流行音樂的排行榜?不要把科學放進你的歌詞中」, 這一個標題是日前刊登在Science網站裡面的一篇科學新聞報導標題, 裡面所記載的是一篇科學傳播研究的結果, 分析的對象正是台灣流行音樂中所援用的科學元素。 有意思的是,Science的記者看完研究後, 就設計了這個「標題」來形容台灣流行音樂的生存之道。 然而,「科學」真的是台灣流行音樂的票房毒藥嗎? Science報導所引述的是筆者日前發表在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期刊上的一個研究結果。 這一篇研究報告的真正前身, 其實是2013/7/16發表在Pansci上的「你知道五月天可能是最成功的科普大師嗎?」一文。 當時筆者寫完這一篇文章之後,實在百思不得其解, 為何台灣的流行歌壇在思考創作題材的時候,會如此地排拒科學元素? 當時也就興起了把這些資料進行一個系統性分析的想法。 想不到不分析還好, 一分析還真的發現我們「流行音樂」與「科學」之間的關係真是爛透了。 在這一個研究中,我們將1990年到2012年間,所有金曲獎入圍的作品進行分析。 在這12年間,總共包括了50位男歌手、60位女歌手及43個樂團的專輯作品, 共計451張專輯裡面的4526首歌。 在這麼多首歌詞裡面,最後只有377首裡面所用到的元素,勉強跟「科學」有關。 之後,我們再將這些語詞的特質進一步統計歸類, 然後發現了一些頗令人傻眼的結果: 流行音樂創作者到底最喜歡使用什麼科學相關的詞彙呢? 原來使用到地球、太陽、月亮就已經算裡面厲害的用詞了, 如果用到「光年」,那我們就要站起來鼓掌了!用詞前十名的排行榜如下: 1. 地球(64次) 2 .太陽(56次) 3 .月亮(40次) 4. 宇宙(37次) 5. 彩虹(25次) 6. 流星(25 次) 7. 星空(20次) 8. 銀河(12次) 9. 光年(10次) 10. 地心(10次) 例如,在臺灣甚至是華人世界都十分受歡迎的五月天樂團, 2011年的作品《星空》,就援用了大部分使用次數很高的詞彙, 包括彩虹、微風、星空、光年等,其歌詞如下: 摸不到的顏色 是否叫彩虹 看不到的擁抱 是否叫做微風 一個人 想著一個人 是否就叫寂寞 命運偷走如果 只留下結果 時間偷走初衷 只留下了苦衷 你來過 然後你走後 只留下星空 那一年我們望著星空 有那麼多的 燦爛的夢 以為快樂會永久 像不變星空 陪著我 獵戶 天狼 織女 光年外沉默 回憶 青春 夢想 何時偷偷隕落 我愛過 然後我沉默 人海裡漂流 五月天果然是科學傳播的模範生,表現不俗。 其他更高級的用詞,如地心引力、雙棲動物、落葉劑、草履蟲、臭氧層…, 都有人使用過,只可惜次數不多,一隻手指頭就可以數完。 哪一種類型的科學最多? 不要意外,「天文學(52.2%)」是流行音樂的最愛,其次是「生物學(15.2%)」。 例如2008年歌手方大同的作品《黑洞裡》,一段歌詞如下: 你的太陽系活在陽光裡 為何總是跟著不變的舊軌跡 我的一片地藏在黑洞裡 彷彿都是超乎意料的好東西 怎樣教你相信 怎樣教你也發現神秘的生命 也許太多猜疑 也許不夠好奇 也許是你的世界太真實 在「生物學」的類型中,例如2006年歌手林俊傑的作品《進化論》,一段歌詞如下: 山伯和英台 一封留言 排山倒海 愛她的紙片 把我說成 呆 過了幾千年 愛情的寶典 祖先沒傳下來 達爾文的臉 黑丫丫一片 進化論解不開 多情容易被出賣緣份只靠等待 那承諾太容易腐敗 結果總是一樣壞 馬車的輪胎 翻山越嶺 都要表白 跑車跑的快 只為早點 Bye 原來台灣的文化人這麼喜歡天文學,實在是太高級了。 這一篇研究的另一位德國作者對於這個現象很好奇, 他認為在流行音樂歌詞中用這麼多遙遠的天文意象, 應該是因為台灣人都急著想要逃離現實吧? 筆者認為….似乎有點道理。 至於對「生物學」的喜好,猜想鄉土劇裡面動不動就要驗DNA,應該也是有些貢獻才對…。 都用這些科學詞彙來表達什麼? 最後一個問題是,到底拿這些歌詞來說明什麼? 結果發現,有43.7%是拿來「談情說愛」, 不管寫的是進化論還是達爾文,反正就是「愛意」的表達。 43.4%是在談自己的心情,管你是光年還是黑洞,就是抒發歌者的熱血或沮喪。 其他真的在講「科學」這件事的,只有5.1%。 看看2004年張峰奇的《化學方程式》, 分別使用了神經系統、光合作用、實驗、公式、化學作用等詞彙, 用意都是在描述男女之間的互動關係: 愛情友情是否有點不同 翻遍百科全書也沒有用 神經系統 光合作用 什麼元素讓你心跳動 看著你走過來故作輕鬆 什麼實驗讓我無法擺脫 化學作用 如此難懂 你的公式讓我猜不懂 說聲Hi 你走過來 你的Smile讓我要猜一猜 說聲Bye Bye 難捨的走開 是否我表情奇怪 這個研究的結論並不是為了要鼓勵文化人把流行歌曲都寫成「科學宣教歌」, 而是從一般人最親近的流行音樂中,看出科學距離常民的生活究竟有多遙遠。 西方許多第一線的流行音樂歌手,不乏將科技議題作為主要創作題材, 例如冰島碧玉的《Mutual Core》透過地質學上的各種變化來隱喻人際互動, 不管是歌詞或MV都富含地球結構的張力; 英國的電台司令(Radiohead)曾以高能物理實驗中的大強子對撞機作為題材, 寫下《Supercollider》一曲; 德國電子音樂教父Kraftwerk樂團,向來在作品中反省各種科技對於人類社會的影響, 例如機器人、核能輻射等議題。 不是這樣的創作類型就一定高級很多, 而是明顯地,科學與科技是西方許多樂手自然而然的創作題材, 也是豐富詞曲創作的重要元素。 對比西方世界的概況,我們的科學歌詞不僅使用得很少, 好不容易用了還不是在談科學,實在讓人為之氣結。 「科學」真的是流行音樂的票房毒藥嗎? 或許仔細用、用心用、深度用,有朝一日她會變成我們流行音樂的強心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7.231.109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MayDay/M.1420817462.A.D7D.html

01/09 23:33, , 1F
Radiohead~~~~~~~~~~~~~~~~~~
01/09 23:33, 1F

01/09 23:34, , 2F
滿有趣的!
01/09 23:34, 2F

01/09 23:44, , 3F
我覺得會不會是因為天文學的空拍圖片都很美很有遐想
01/09 23:44, 3F

01/09 23:44, , 4F
跟意境的緣故呢~?
01/09 23:44, 4F

01/09 23:44, , 5F
天文學嗚嗚嗚嗚嗚嗚~~終於可以脫離了(?)
01/09 23:44, 5F

01/09 23:48, , 6F
天文學有神秘感啊~~~
01/09 23:48, 6F

01/09 23:56, , 7F
好有趣!!!:D
01/09 23:56, 7F

01/10 00:35, , 8F
我覺得主因是科學許多名詞以外文(英文,拉丁文)為語源,
01/10 00:35, 8F

01/10 00:35, , 9F
在翻成中文時通常許多詞語很難用或艱澀,甚至不會念
01/10 00:35, 9F

01/10 00:40, , 10F
像熵之類的名詞。而天文學的部分因為傳統算命或甚麼的常
01/10 00:40, 10F

01/10 00:41, , 11F
用到,而且天空中的事物通常變化較慢,因此用來情愛相關
01/10 00:41, 11F

01/10 00:42, , 12F
一方面也是古文比較少以專業科學入文章,但天文氣象等
01/10 00:42, 12F

01/10 00:43, , 13F
就還蠻常用到的...(海枯石爛物換星移)(道是無晴還有晴)
01/10 00:43, 13F

01/10 00:44, , 14F
一千個世紀 更多~
01/10 00:44, 14F

01/10 11:00, , 15F
我覺得2012講的也滿多的XD
01/10 11:00, 15F

01/10 12:39, , 16F
說到天文學~~~我也好想學><
01/10 12:39, 16F

01/10 13:29, , 17F
其實從古文或農曆可以察覺,中國千年歷史在天文學方面
01/10 13:29, 17F

01/10 13:30, , 18F
發展很早,所以這方面的創作也比較多。
01/10 13:30, 18F

01/10 13:42, , 19F
k大你說古詩詞會讓我想到迢迢牽牛星或牛郎織女的故事
01/10 13:42, 19F

01/10 20:46, , 20F
TBBT的片頭曲超科學啊哈哈哈哈
01/10 20:46, 20F

01/11 09:27, , 21F
哈哈我也有追蹤這個粉專!
01/11 09:27, 21F
文章代碼(AID): #1Kh_Gsrz (May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