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吳叡人-另一個閉塞時代的精神史

看板MayClass作者 (喵天使)時間18年前 (2006/05/19 23:03),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想說找找日文的網站看有沒有〈植有木瓜樹的小鎮〉的相關資料… 結果找半天只有這一篇…但是並不是日本人寫的。 姑且翻譯一下。 http://wwwsoc.nii.ac.jp/amjls/youshi2006.html ▓另一個閉塞時代的精神史:龍瑛宗的戰前台灣小說中的殖民地主體之形成 吳叡人(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日本近代的主體,是由國家對個人的規範(discipline),或者說是臣民化( subjection)的過程所形成的。在這種由上而下形成的近代化過程之下,明治國家在創造 近代的個人同時,也以天皇絕對主義限制了個人主體性的完全發展。我們可以在近代文學 史中,找到近代的主體性,在國家的桎梏之下由難產、受迫、掙扎、抵抗到敗北的種種模 樣。   然而,戰前身為日本國家的「養子」的殖民地台灣,則經歷了更複雜的近代主體形成 過程。其原因是,在同化主義主導的前提下,日本將台灣導向近代化的同時,也企圖達成 台灣人的「臣民化」與「日本化」。因此,以對殖民者的抵抗為形式誕生出來的台灣近代 文學,其最關切的即是民族的主體性,至於個人主體性的問題則在其次。   龍瑛宗在一九三七年創作的〈植有木瓜樹的小鎮〉,在台灣近代文學中,象徵著「近 代的自我」終於從民族主體這樣一種想像的羈絆當中獨立顯現出來。然而這種遲來的近代 自我,是以敗者的姿態展現的。首先,這種近代自我是民族運動全面敗北以後的產物。也 就是說,日本將台灣人的民族抵抗解體以後,才勉強的從民族想像當中將「個人」解放出 來。並且,這種「個人」是從「閉塞時代」當中誕生的,因此從民族運動主體的想像解脫 之後,立刻就被置入「國家」的統治之下。然後,台灣人在一九三七年當時面臨的,是日 本從石川啄木(Ishikawa Takuboku,歌人、詩人、評論家)執筆撰寫〈時代閉塞的現 狀〉的時期,轉移到更強大的總體戰力制國家,因此更加閉塞的時代。龍瑛宗的作品當中 的這些近代的個人,擁有甫誕生而尚未成熟的意識,不僅是走投無路,也不像啄木那樣具 有向「強權」宣戰的能力。他們當中有絕大部分放棄了理想,接受了國家體制的現實命 運,或者藉由對女性與自然的美學幻想,尋求內在的超越。另一方面,難以割捨理想的極 少數者,就像瀕死的西西弗斯(Sisyphus,在地府中不斷徒勞的推動巨石的神話人物)一 樣漸趨虛弱,持續等待著某種形而上的歷史的救濟。   台灣人龍瑛宗的筆,描繪出了在近代日本的靈魂當中隱藏的、頹廢而美麗的「臣服的 主體」(subjected subject)。那是日本人過去經驗過、應該能夠理解,卻始終無法感 受的事物。 -- ◣ ╭─╮▄▄ ◢ █◣╰─╯◢█ █ ▄ ▌ . . ███████ █▄ ▌▌ ▌◣◢ ▌▌ =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52.14

05/19 23:42, , 1F
Kinra大...你也太強了吧...
05/19 23:42, 1F

05/20 08:58, , 2F
理解,卻始終無法感受的事物...........
05/20 08:58, 2F
文章代碼(AID): #14RTvAvI (MayC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