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馬祖藍眼淚爆量 其實是生態危機?

看板Matsu作者 (最愛天使帝國IV)時間7年前 (2017/04/18 01:20),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038214 馬祖藍眼淚爆量 其實是生態危機?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馬祖藍眼淚近日爆量,美照在網路瘋傳,但有報導指出,這其實 是大海「掉淚」的生態警訊,意味海洋環境處於比較不健康的狀況。不過海洋大學團隊研 究發現馬祖「藍眼淚」中的發光生物之一就是「夜光蟲」,並指出夜光蟲會大量出現,為 植物性浮游生物所誘發,非海域污染生物,不應視為有害的赤潮生物。 根據《KNOWING》報導,每年4月至9月馬祖出現渦鞭毛藻在夜間發出螢光,因將海水染成 藍色,被當地人稱為藍眼淚。該現象其實是甲藻的生物發光現象,甲藻因感受到環境變化 發出螢光。 甲藻大多分布在沿海口岸、河口或大陸棚淺水區,因該地有豐富的浮游生物,讓甲藻有充 足的食物來源。研究指出,甲藻出現大量繁殖意味海洋中有大量的浮游生物,海洋環境比 較不健康。因此,爆量的藍眼淚其實是個生態警訊。 研究指出,當甲藻繁殖過多形成赤潮時,藻類易附著在魚鰓上,造成魚類窒息死亡,而甲 藻死亡後,會分解產生屍鹼和硫化氫,並滲出高濃度的氨、磷,這讓海水容易變質,對生 態造成危害。 報導指出,馬祖出現藍眼淚,可能是因為中國沿海地區的水太肥了,產生優氧化現象。香 港也有藍眼淚,研究指可能與當地農業污染嚴重有關,因此產生夜光藻,但大量觀光客到 訪對當地居民造成嚴重困擾,還發生破壞環境、公物等行為。 不過海洋大學研究團隊在推動「馬祖海域海洋生態整體調查計畫」時,去年4月先在連江 縣南竿鄉介壽澳口利用單離培養,發現螢光生物為夜光蟲,7月又在福澳港與介壽澳口周 遭海域利用浮游生物網進行大規模樣本採集,再利用次世代定序技術,將不同螢光素氧 化?RNA定序出來,發現85.1%到97.2%的序列為夜光蟲所有,證明馬祖藍眼淚現象確實 為夜光蟲所造成。 海大教授蔣國平說,初步證實夜光蟲會大量出現,是植物性浮游生物所誘發,為一自然界 微生物食物網循環所致的物種交替現象,非海域污染生物,更不應該視為有害的赤潮生物 。 這項計畫同時掌握了大量人工繁殖的關鍵技術,未來可發展人工「藍眼淚」,甚至透過長 期觀測做出「藍眼淚預報」,利於促進觀光或文創產業。 (自由時報 106-04-1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0.47.132.4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tsu/M.1492449649.A.CF2.html

04/29 10:03, , 1F
藍眼淚是吃赤潮的生物 是益蟲
04/29 10:03, 1F
文章代碼(AID): #1OzFbnpo (Mat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