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轉錄-碩博士論文撰寫及完稿前注意事項

看板Master_D作者 (喵)時間16年前 (2008/06/02 18:02), 編輯推噓6(603)
留言9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剛有手邊有這份檔案,和同樣正在寫論文的朋友分享。 這篇文章作者:政大企研所于卓民教授、別蓮蒂教授 分享在這裡,不知道是否違反著作權? 如果有的話,請告知。 文章結構 一、摘要 1.簡短句子點出研究目的、基本理論名稱或立論根據。 2.研究方法、期間及樣本大小。 3.主要發現或結論。 (不要寫:It is found that consumers’ perceptions are important. 或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useful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to marketers. 這叫廢話,浪費掉摘要的字數, 要寫出怎麼個重要法,還有什麼樣的具體建議) 4.注意:除非是必須點出過去研究之缺漏,否則不需背景資料。 5.可特別強調與過去相關研究之最大不同處。 二、研究動機及背景 (約4~5頁,可更長) 1.略談背景趨勢。可提供相關數據顯示此領域的重要性,即用實際數據強調本研究的 重要性。如:中小企業在我國佔96%以上;xx產業總值達…;企業平均每年投入在 …高達…,以說明為何需要進行研究 (justification)。 (注意:不需泛泛的動機描述,或 “The Internet is an important communication tool in the 21 century.” 這種沒有實質意義的句子。) 2.可略述過去研究的主要成果,導出過去研究中欠缺什麼重點,為本研究所欲補足的。 3.以前述三點導出本研究所欲探討的主題,隱約帶出各變數,並邏輯性地說明各變數的 關係。注意:此時都不是深入的文獻探討,只是要描繪出你的研究輪廓。 4.研究問題/目的。 5.最後一段可為本論文之後的結構,但語氣儘量不要太呆板制式。 三、文獻探討與假說 1.文獻探討及假說寫法大致上可分為兩種方式: 财直接切入寫文獻並導出相關假說,再寫下一段文獻,相關假說…。 簡短回顧整體性的背景文獻、基本理論,之後深入帶出假說H1、H2…。 2.避免引用教科書,引用教科書代表papers讀得不夠,而且明顯地沒有讀該段文字原始 出處的研究文獻。 3.碩博士論文或是需要辯論定義或理論的研究,可以介紹定義或理論。但不要繞在基本 概念—即大學教科書就會介紹的概念—打轉。 4.文獻探討要有深度,真的消化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重點後,再用自己的話寫出前人的 精華。可比較、分析、評論,但不得扭曲其意。要能清楚看出哪些句子是客觀陳述前 人所為,哪些句子是自己的論述。 5.文獻探討時,各節要作一小結,不可只是敘述各家之說法。 6.以調查法、實驗法為之 (歸納法) 提出假說時,須以文獻支持。若為個案 (演繹法), 則不須提研究假說,但是必須提出命題。 7.假說句型: 财假說最好是「有方向性」的假說。 不要只是寫A與B有關或A與B不同,而是要寫出正負關係,或如何不同。 财注意假說語句所代表的變數種類與分析方法。例如:A與B為正相關,暗示是 regression類的分析;A1比A2時,B會較高,代表ANOVA類的分析。 财 注意“and/or”的寫法,因 “and” 的假說需同時成立,較不容易接受,所以最好將 假說分開寫。 财 注意用字遣詞需一致,特別是與假說及變數有關的用詞,要小心選擇,全文一致。 架構圖可放於此章最後或下一章的一開始,如果架構不是很複雜,只有幾個變數,則 亦可不放。 四、研究方法 1.簡介本研究的方法為何。 2.研究架構除繪圖外,一定要說明各構念間之關係。 3.問卷之設計有其學問;個案訪談,亦須設計談訪綱要。 4.樣本與進行過程 财 Sample Frame/Population 财 Sampling process 财 Pretest/Interview 5.Measurement 變數定義與衡量:包括自變數、應變數及控制變數,同時也應提供如此操弄或衡量該 變數的理由。 财如果有建構特別的衡量方式,於此描述及說明。 财前人量表的信度與效度於此報告及說明。 6.統計方法 财一般性的方法不用介紹,只需在報告結果時以一句話帶過。 财特殊的方法或特別的考慮則需要在此介紹,或是有公式導算,也在此說明。 7.在描述方法與報告結果的內容中,應該使用看得出研究方法與受訪對象特色的代名詞, 如:受訪者、受試者、受訪公司、個案公司…等,不要用企業、消費者等泛稱。 8.注意:不要用「subjects/樣本」稱呼你的受測者或受訪者。新的APA style 規定, 需尊重他們為respondents, participants, students…, and so on,他們是人! 五、結果與討論 1.撰寫個案時,先寫個案之基本資料或公司簡介,再按研究架構描述。須有受訪者之資 訊。宜照實記錄,不加價值判斷。逐字稿可另外以附本呈現,不一定要放在論文中。 2.資料整理:如敘述統計、如有因素分析…,可在此敘述,如篇幅太長,亦可挪至 measurement的部份說明。 3.報告結果時,要在文中說明是檢定哪一個假說;對結果可略做討論,主要是解釋假說 成立或不成立的理由;並用白話文說明數字背後的概念意義。 4.在討論的時候需要與文獻結合。假說若接受,可引用過去的文獻加以結合探討; 假說若不成立,亦可與過去文獻比較,但需推論出可能的理由,亦可找出本研究所發 現的相關個案狀況,增加說服力。 5.千萬不可「證實」、「證明」或「prove」假說,只能「驗證」、「支持」或 「support」、「accept」假說,或是說「假說成立」。 6.討論研究發現時,不可只是講統計結果,須輔以文獻;若文獻與研究發現不一致, 或是發現與預期不一致時,則設法解釋。 7.提出命題時,須輔以文獻和個案資料。另須注意命題與研究架構之一致性。 8.這個部分主要是在報告本研究結果,所以應說:「受試者的購買可能性隨涉入程度 而提高」或「受訪者的態度表示…」或「受訪廠商一致認為…」;不可說:「消費 者的購買可能性隨涉入程度而提高」或「專業經理人的態度表示…」或「企業一致 認為…」。也就是說,還不能外推一般化。 續下一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7.96.97 ※ 編輯: iaalg 來自: 220.137.96.97 (06/02 18:05)

06/02 18:15, , 1F
06/02 18:15, 1F

06/02 19:04, , 2F
推,值得參考,謝謝。
06/02 19:04, 2F

06/02 19:10, , 3F
感謝推~~~
06/02 19:10, 3F

06/02 21:26, , 4F
推推推~
06/02 21:26, 4F

06/02 22:41, , 5F
推推推推
06/02 22:41, 5F

06/02 23:15, , 6F
非常實用,謝謝您,也祝大家順利畢業!︿︿
06/02 23:15, 6F

06/11 17:12, , 7F
很實用...推
06/11 17:12, 7F

07/03 00:36, , 8F
希望對您有幫助 http://Now.to/1l1\
07/03 00:36, 8F

10/05 17:25, , 9F
希望對您有幫助 http://go2.tw/goz
10/05 17:25, 9F
文章代碼(AID): #18GyKbJs (Master_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