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轉錄]【武術的力量與勁道】

看板MartialArts作者 (agent)時間9年前 (2015/01/07 23:58), 編輯推噓18(18016)
留言34則, 1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from: FB 怪獸訓練 (Monster training) 何立安教練 【武術的力量與勁道】 人們對於力量與勁道有著非常豐富的解釋,卻未必有同樣豐富的訓練方法,這現象在武術 尤其明顯,精擅踢打的人都知道,踢打的力量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層次,同樣踢出一腳,優 異的武者可以決定這一腳要讓力量穿透並殺傷對手,還是要將對手踢個人仰馬翻,或是只 將對手輕輕送出。不同的目標和意圖,可以選用不同的力道。這是武術美妙之處,也是武 術迷人之處。 不過,隨著人們對武術力量的解釋越來越豐富,用的詞藻越來越華麗,武術力量這件事情 本身卻越來越模糊,我們也越來越無法從這些過度修辭的論述當中歸納出適當的訓練方法 。 記得小時候練國術,總以為蹲馬步和蛙跳可以增加腿力,所以,本著「人練一朝,我練十 日」的大量訓練心態,曾經在沒有人指導下,每天自己蹲馬步一小時,也曾經每天練習多 次一百下青蛙跳。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真是太天真了。 蹲馬步是「靜態」的肌力,或稱「等長」肌力,經過科學的研究和實務的經驗,早就發現 靜態肌力有「關節角度特殊性」,也就是說,鍛鍊靜態肌力時,定住的關節角度是多少, 增長的肌力就只出現在那個關節角度,當關節角度改變時,其他的關節角度未必有相似的 力量增長。但是,踢打摔技裡面大量依賴高速變換關節角度的動作,一個踢腿,膝關節、 髖關節、踝關節在瞬時之間就會有巨大的關節角度變化,在這樣的狀態下想要發出巨大的 力道,靜態肌力訓練是不夠用的(沒有任何一個訓練是無用的,有人能從蹲馬步訓練出某 些穩定性,不過限於篇幅不予討論)。 同樣的,一百下青蛙跳也是一個問題叢生的訓練,在沒有教練在場指導的情況下,蹲姿通 常都很不健康,而且,以累積一百次為目標的訓練方式,無論多疲勞,也只能訓練到「低 」強度的肌耐力,即使訓練完畢後雙腳酸痛腫脹,給人「訓練充足」的錯覺,實際上對於 格鬥扭打中的爆發力來說,貢獻實在有限,頂多能算是一個(有安全顧慮的)能量系統訓 練。 一直到我赴美學習肌力及體能訓練之後,才發現肌力及體能訓練裡,早就歸結出各種特殊 力量該如何訓練了。現在的科學化訓練就像是一個「力量」的超級購物中心,你想要的各 種刁鑽力道,都已經有經過研究和實務驗證的訓練方式,雖然科學不斷進步,訓練仍舊會 翻新,但是目前我們能掌握的訓練方式,已經足以讓任何人脫胎換骨。 只可惜,在武術圈裡,練肌肉總是被視為「下乘功夫」,原因如前所述,我們對武術力量 的解釋太過於豐富,讓華麗的詞彙掩蓋了基本的物理,很多人已經分不清一個優異的動作 展現裡,有多少是技術的成分,有多少是力量的成分,也分不清一個對於武術力道的描述 ,哪些是直述,哪些是誇飾,哪些是譬喻。很多人仍然認為,肌肉力量是拙勁,特殊的武 術發力訓練才是巧勁,殊不知在可以被科學驗證的物理世界裡,科學訓練已經超越武俠小 說。 剩下來的唯一問題是,我們想活在真實世界,還是武俠小說裡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2.14.233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MartialArts/M.1420646281.A.66F.html

01/07 23:58, , 1F
順便呼應前幾篇
01/07 23:58, 1F

01/08 00:13, , 2F
我還是覺得 氣球或鞭子般的發力
01/08 00:13, 2F

01/08 00:13, , 3F
和一般想像的不太一樣@@
01/08 00:13, 3F

01/08 00:23, , 4F
話說 我覺得肌肉練大一點 感覺會比
01/08 00:23, 4F

01/08 00:24, , 5F
較清楚 要注意會比較簡單
01/08 00:24, 5F

01/08 08:01, , 6F
這意思是說支撐練到可以撐一小時也
01/08 08:01, 6F

01/08 08:01, , 7F
沒用。仰臥起坐一下都做不起來的意?
01/08 08:01, 7F

01/08 11:15, , 8F
不要一直以為肌肉發力就是一切
01/08 11:15, 8F

01/08 12:04, , 9F
樓上,不用肌肉那你的力量那裡來?
01/08 12:04, 9F

01/08 12:05, , 10F
不管怎麼形容力量的運作方式,它還
01/08 12:05, 10F

01/08 12:05, , 11F
是來自各部位肌群的協調運作
01/08 12:05, 11F

01/08 21:15, , 12F
蠻佩服何教練的實作精神
01/08 21:15, 12F

01/08 21:48, , 13F
肌肉力量 和 發力訓練本來就要並重
01/08 21:48, 13F

01/08 21:51, , 14F
不同的肌肉訓練目的就有不同的方式
01/08 21:51, 14F

01/08 22:30, , 15F
那要怎學正確的訓練阿?除了去請他..
01/08 22:30, 15F

01/09 02:05, , 16F
我專業。
01/09 02:05, 16F

01/09 08:58, , 17F
研究再深入是否又會有新發現?
01/09 08:58, 17F

01/10 21:11, , 18F
他沒有講為什麼要蹲馬步啊 站樁本就
01/10 21:11, 18F

01/10 21:11, , 19F
不是為了練肌力 這樣說會誤導大眾的
01/10 21:11, 19F

01/10 22:03, , 20F
發力不靠肌肉不然靠念力嗎?
01/10 22:03, 20F

01/10 22:04, , 21F
怎麼好像對某些圈子來說,肌肉兩個
01/10 22:04, 21F

01/10 22:05, , 22F
字是很邪惡的東西xd
01/10 22:05, 22F

01/10 22:06, , 23F
重點不是在練肌肉 是在練某些習慣
01/10 22:06, 23F

01/10 22:06, , 24F
像鞭子一樣的發力也不是什麼神奇的
01/10 22:06, 24F

01/10 22:07, , 25F
東西,英文也有甩鞭效應這類詞來形
01/10 22:07, 25F

01/10 22:07, , 26F
重訓 跑步 跳繩 很好阿
01/10 22:07, 26F

01/10 22:08, , 27F
你的某些習慣就是肌肉記憶啊
01/10 22:08, 27F

01/10 22:09, , 28F
就我的理解 偏內家的是把反應練得更
01/10 22:09, 28F

01/10 22:10, , 29F
細更準 像我老師摸上去是像健力球(?
01/10 22:10, 29F

01/10 22:11, , 30F
)類似的手感 壓不到點
01/10 22:11, 30F

01/10 22:12, , 31F
我覺得如果對練肌肉的理解只有像健
01/10 22:12, 31F

01/10 22:13, , 32F
用的力量大小就是只去維持結構軌跡
01/10 22:13, 32F

01/10 22:13, , 33F
美選手那樣練大練腫的刻板印象的話
01/10 22:13, 33F

01/10 22:13, , 34F
根本沒辦法討論事情
01/10 22:13, 34F
文章代碼(AID): #1KhLU9Pl (MartialA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