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故事的力量,二次元才是真實!?

看板Marginalman作者 (杜凡)時間1年前 (2023/04/13 17:20), 1年前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1/1
腦袋淤積太多想法,感覺需要排泄一下。 (我這個人非把想的事情寫出來,才有辦法產生新的創意,不然舊想法會在我沉思的時候  不斷重新湧上來。)   很多人往往會認為虛構故事不過就是娛樂,是看過就丟的東西,付之一笑就是它們的 價值所在。   但是我認為這些「虛構」故事其實比起「真實」還要更真。   人類幻想出來的概念其實能超越真實(物質世界),比方說數字。很多人寧可相信數 字這種人造概念,反而不去相信真實存在的人。   我們從一個蘋果、一枝鉛筆、一隻小貓……找到了了共通性「一」,把它提煉出來所 以才有了數字。當然現代人可能會覺得這沒啥了不起或是不證自明的廢話,但是事實上這 個世界也曾經有過沒能理解數字概念的人(當代在偏遠地區也還存在著這樣的人)。   那故事就是被提煉出來的人生,也可以稱作為後設真實(meta-truth)。   一個成功被塑造的虛構的人也做為後設人(meta-human)誕生。   雖然虛構故事並不是物質世界的現實,但是它卻更有價值。就像任何真人的人生傳記 必然賣不過哈利波特的人生傳記一樣,縱然我們人類是「真實」存在的。(耶穌的傳記是 個唯一例外。)   故事是被包裝過的真實不是什麼新的概念,就像宮廷小丑能在國王面前講真話一樣, 畢竟實話傷人。戴上故事的面具之後,真相才從過街老鼠化身成為萬人迷。   那為什麼我們要在乎這些虛構故事呢?   仔細想想,花錢去買書、看電影、聽故事其實有點荒謬不是嗎?為什麼要花錢去買別 人腦海裡的異想天開呢?   大概因為人腦的潛意識本能想找人生攻略本的關係吧。   人生的可能性太多太複雜,可以的話誰不想找本攻略,看看其他人是怎麼生怎麼死的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看史書,但是先前提到過了:故事是後設真實,也就是把大量的人生 故事淬鍊提取來的東西,換句話說就是濃縮版亦或是懶人包。史書有其時空背景的侷限, 而且看不見人物的心理狀態,作為攻略本的參考性不夠。故事在這方面就顯得有效率多了 。   其實故事本質大同小異:「主角有個目標>遇上阻礙>擊敗阻礙>成功」。   人就是從本能上想知道,遭遇面對人生的各種難題時,到底該怎麼應對?   當然你可能會說:「悲劇收場的故事就不合乎我提出的模版呀?」   那你就當反面教材看嘛。像《小丑》一類的片,難道你還真以為故事是希望你去效法 他去報復社會啊?      寫到這裡,我想講一個個人的國中故事。   那個時候午餐時間我們教室會撥電影,通常分三、四天播完一部。   結果有一天我感冒請假,那天剛好是撥結局,我就因此沒看到。   隔天到校我就問同學說,「欸,那部電影的結局是什麼啊?」期待他講劇情給我聽。   對方居然跟我說:「啊就好人贏了啊。」   當下我是覺得無奈又好笑,心底又有點生氣。我也不知道自己在氣什麼,我知道他是 說實話,那既然對方沒騙我、也沒惡意,我幹嘛生氣?   現在回想起來,才理解說是我的潛意識在告訴我:「這個人害我錯失了學習一次人生 教訓的機會。」   主角贏了的結局不是重點,怎麼贏、怎麼面對問題才是故事的核心。   另外,這單純只是一個個人揣測:「要小孩讀哈利波特,看哈利怎麼拒絕分類帽、自 選學院的那一幕」應該是比大人跟他說「要有主見喔」的影響要來得深。 後記:    雜談。結合了J.P.的觀點和一些個人的思想。    如果這篇文有「載些什麼道」的話就太好了。    不過也可能只是身為創作者的自尊心作祟,想吹捧寫故事的人罷了。 -- 「要愛具體的人,不要愛抽象的人;要愛生活,不要愛生活的意義。」 ——《卡拉馬佐夫兄弟》陀思妥也夫斯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70.61.12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rginalman/M.1681377611.A.FDD.html ※ 編輯: VelvetMikoP (61.70.61.123 臺灣), 04/13/2023 17:22:09

04/13 17:22, 1年前 , 1F
你525?
04/13 17:22, 1F

04/13 17:24, 1年前 , 2F
文章代碼(AID): #1aDybB_T (Marginal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