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罪與罰》讀後感

看板Marginalman作者 (杜凡)時間1年前 (2023/03/28 01:5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個人還是比較喜歡《卡拉馬佐夫兄弟》和《地下室手記》。)   《罪與罰》講的是一個輟學的法律系大學生動手殺了一個經營當舖的守財婆的故事。   粗淺的解釋他的動機(實情很繁複),就是出於他的「偉人凌駕於法律理論」。   他覺得古往今來的大人物就是因為他們能夠目無王法的行動,才能成就偉業。就算牛 頓曾經殺過十個人,他在學術上的功績也絕對能抵過這個罪。   那他認為自己將來也是要幹大事的人,今天他窮到沒錢續學了,殺了這個虐待她自己 妹妹的守財婆也是為民除害兼劫富濟貧。   (死者的這個老太婆基本上就是設定成一個雞歪人、乏善可陳。)   但是在動手之後,主角就是一路承受精神煎熬,發現自己不是什麼成為偉人的料。   不過他就算事後知道自己無法承受殺人帶來的良心苛責,他還是「理性上」覺得自己 動手這件事是對的。不然他一輩子也不會知道自己是不是能成為偉人的人。       主角的際遇就是在探討「理性優先的思考模式是如何磨蝕一個人的良心」。   主角本來是個,看到有一面之緣的友人出車禍死亡,會直接把身上的錢全送給對方老 婆辦喪禮的人。(給錢的當下他自己也很窮。)   這樣一個有愛心的青年,他卻殺人了,因為他的「理性思考」。      故事中有一段更直白的批判:   要先照顧好自己再去幫助別人,很理性很對啊。   可是人真的應該打從心底相信,善行是只該留給有錢有閒的人去做的嗎?   所以行善的道德責任在你賺夠錢之前都與你無關嗎?   這樣昧著良心的活著,真的不會對你的靈魂造成任何損傷嗎?   到你有能力助人的時候你還會想要行善嘛?   主角的故事當然只是一種誇張的警世寓言,不是說專注理性思考到最後就會變殺人犯 。作者大概只是擔憂這些把眼光拉到世界政局、世界經濟、形而上學的知識分子們會忘了 怎麼腳踏實地的做個好人活著而已。    陀氏的書還有《白癡》、《死屋手記》還沒看。 預計這個禮拜買來讀。 -- 「要愛具體的人,不要愛抽象的人;要愛生活,不要愛生活的意義。」 ——《卡拉馬佐夫兄弟》陀思妥也夫斯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70.61.12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rginalman/M.1679939692.A.5ED.html
文章代碼(AID): #1a8TXiNj (Marginal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