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確定時代」下的前瞻管理/許士軍(談及典範移轉)

看板Management作者 (weq)時間19年前 (2005/08/31 16:10),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不確定時代的前瞻管理 許士軍/高雄銀行董事長,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理事長 以「不確定時代」做為討論「管理」的前提,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事實上,近年 來,人們常使用「管理典範的轉移」,以形容最近以來種種新管理理論的發展。 所謂「典範」(paradigm)乃源自學者Thomas kuhn在其劃時代著作 :「科學革命 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 1962)一書中的用語, 代表新出現的學說或觀念,乃建立在不同的價值取向、研究程序與方法、邏輯架 構與分析模式之上;不同典範下的學說和觀念,往往是互不相容,甚至難以比較 的。 近年來出現的許多管理觀念和學說,例如團隊組織、逆向授權、內部創業、扁平 組織、組織再造、無邊界組織等等,和過去以科學管理或層級組織為基礎所發展 的觀念和學說相較,即代表不同典範下的產物。 不同環境導致管理典範轉移 為什麼在管理理論上會出現不同典範層次的歧異,主要原因即在於對於外界環境 的假定。傳統上,管理理論對於外界環境所採的一般假定是: 一、 外界環境是一成不變的。 影響企業經營的一些重要因素,如生活習慣、技 術水準、法令規章、競爭態勢等,不會發生重大改變,因此不必考慮。管理活動 乃是在一種「關閉式系統」中進行,只要埋頭苦幹,提升效率,改進品質,即可 達成管理任務。 二、 效率取決於有形的生產因素。例如機器設備、原料、資金、人力、 土地等 的有效運用,在一定投入條件下,求產量的增加;或在一定產量下,求投入數量 的淢少。因此,管理的主要對象乃針對此等有形因素著眼。 三、 人乃居於被動與次要的角色。為求有形資源的高效率運用, 對於人力因素 的加入已設下限制條件,以配角地位配合前者的要求,尤其是機器生產系統的設 計,因此強調分工、紀律和標準程序,以免有所逾越。畢竟在二十世紀前半世紀 中,人類的生產力提升主要來自機器設備的大量生產能力。 四、 環境改變是直線式的。即使環境會改變,它也是沿續原有的架構, 呈現連 續性和直線式的方式改變,因此可以經由過去改變的軌跡予以預測,然後予以因 應。 傳統管理的特色 在上述假定下所發展的管理理論和做法,很自然地,有以下共同的特色: 一、 講求謀定而後動的規劃方式。針對可預知的未來,由專家設計和高層主管核 定的計劃,構成組織內成員行動的依據。 一般情況下,組織成員只被要求嚴格執 行核定的計劃和預算,不可變動或增減--如有變動,必須再由原來程序核定-- 一 旦發生這種狀況,往往歸咎於原有預測的缺失,應朝這方面改進或努力。 二、 強調分工與層級權威。對於員工的期望是:一方面希望他們操作技巧熟練, 能夠配合機械生產的速度;另一方面,又擔心他們自作主張或犯下錯誤。 在這情況下,最佳解決辦法就是強調分工精細,以便掌握。由此產生管理的嚴密監 督和協調的責任,便落在他們高一層主管的身上。同時,為免主管力量分散,監督 不週,因而產生「控制幅度」問題,此即:一位主管不能監督太多下屬。 在這種設計下,不但產生「高的」(tall)組織型態,而且層級愈高的主管,權威 也愈大。久而久之,也就形成「官大學問大」的心理。 三、 追求標準化和大量化的經營方式。在二十世紀初期,企業所面臨的市場,一 般屬於「供不應求」狀態;顧客所重視的,不是產品的多樣和特色,而在於價格。 在這種市場力量驅動下,企業的競爭優勢來源,主要是規模經濟。 所謂「大量生產、大量行銷」或「大眾傳播」,成為企業追求的境界,不但形成工 業社會的特色,也支配了企業的組織和管理方式。 「不確定時代」的外界環境 然而,上面所描述的外界環境假定已經愈來愈脫離現實了。如今,我們所面臨的, 乃是一個「不確定的」時代環境。這種「不確定」,主要是環境朝下面幾個方向發 展的結果: □自由化和全球化的經營環境。一方面,帶給企業更廣闊的選擇空間和彈性,但是 另一方面,也要接受更多變化和適應能力的挑戰。再者,原來一個企業可以在國家 疆界的保障下,享有本國市場的優勢,或獲有土地、人力或原物料方面的低廉供應 。 但是這種優勢條件,都將隨著自由化和全球化的發展,而必須與競爭者共享。換言 之,企業要求生存和發展,必須努力去創造一些無形的,更高層次的競爭優勢。 □資訊技術所帶來的虛擬世界。資訊技術--尤其是網路--的發展,讓人類社會逐漸 脫離空間和時間的籓籬與束縳,使得過去許多不得不然的做法,頓時獲得解放。 例如,過去只有高位者才能獲得的資訊,現在大家都可以利用;過去必須在同一地 點從事的活動,現在可以自由選擇在世界上不同角落進行,而仍然保持聲息相通; 過去因時空阻隔所發生的大量交易成本,現在可因連線而消除。在這種時空狀況發 生變化的世界裡,種種管理觀念和做法也必須隨之改變。 □多元化與個性化的社會。一方面,顧客不再滿足千篇一律的大量生產產品,他們 要求多樣化和個性化,而且經常改變;另一方面,組織成員也不能接受上級的權威 領導,要求自己能夠有更大自主空間,並且能有更多的參與,獲得更高的成就感。 而且他們所追求的,不僅是金錢報酬,還要顧到生活品質、家庭、個人成長、環保 生態、社會責任等等。換句話說,他們已經不能忍受原本屈從於機器與標準程序下 的配角地位。 事實上,所謂「不確定的時代」,主要即代表上面所描述的外界環境,也是導致管 理典範轉移的主要原因。由於典範轉移,使得往昔奉為圭臬的許多管理思維、組織 結構、領導方式,都不適用了。 正如同「十倍速時代」書中所說的,在沒有預警的環境變化下,一切遊戲規則都變 了。過去所依賴的正規的規劃辦法,都無法預期這種改變。 「不確定時代」下的前瞻管理 面臨「不確定的時代」,企業仍然需要管理,但是不再是傳統那一套以追求單純「 效率」和「穩定」為鵠的的管理。這時管理所要達成的,乃是要求提升組織的: □反應能力 □創新能力 □學習能力 顯然地,傳統的那一套管理所造成的結果,和這種要求往往背道而馳。傳統管理只 能壓抑組織成員發展和發揮上述能力。 反應、創新和學習能力就是一企業因應不確定時代的法寶;如何培育這些能力,也 就是不確定時代管理的主要任務。在這個任務下,管理所憑藉的,不再是細密分工 和嚴格監督,也不是依靠由上而下的指揮和命令,更不是講求更精確的預測和規劃 的做法,而是: □專精化的經營策略。企業並不追求盲目的多樣化或一貫作業,而應尋求本身核心 能力的有效發揮,做自己最擅長的任務。例如,耐吉運動鞋公司專注於設計與行銷 ,而將製造外包出去;台積電專注於晶圓代工,而不從事半導體的設計、封裝和檢 測。奇異公司主持人傑克.韋爾許上任後,檢討公司所從事的各種事業,凡是做不 到世界上前一、二名的,都加以裁撤、關閉或出售。 □模擬化的自主團隊。以自主性極高的團隊代替傳統的層級與功能部門化結構,這 些團隊必須自行開發任務並自己負責,有如一獨立事業。團隊的存在不是固定不變 的,成員組成也是配合任務而產生。團隊的有效運作,乃依靠團隊精神,而非層級 權威。 □顧客參與產品開發程序。為使企業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能夠吻合顧客的需要和 口味,既不能自行開發以待顧客上門,也不能事先預估冀望獲得顧客青睞,而要讓 顧客參與產品或服務開發程序,做到所謂的「大量訂製化」(mass customization) ,而非「大量生產」或「大量行銷」。 這種做法已應用於李維牛仔褲(Levi's)、轎車,甚至波音七七七,希望能配合瞬 息萬變的市場,而不致造成大量滯銷存貨,尤其近日在資訊產業出現所謂BTO( Build-to-Order),更增加廠商迅速反應能力的重要性。 □市場化的績效評估。傳統的績效評估一般是由上而下的;評估的標準往往也配合 該部門的內在任務訂定。這種評估不但流於主觀,也不能產生直接的激勵作用。 為了因應不確定的環境,具有較完整與較大自主地位的單位,必須對自己的市場負 責--包括外部市場或內部市場--如不能讓他們滿意,即可能面臨本身喪失業務,甚 至生存的危險。這樣一來,這些單位不致受到組織的束縛和上級的干預,獲得靈活 的彈性。 前瞻管理下的整合機制 有些人可能會擔心,這種管理方式雖然使企業變得靈活而有彈性,但也可能使各單 位各行其是,甚至四分五裂,喪失一個企業整體應有的「綜效」(synergy), 以 及共同「核心競爭力」的培育和發揮機會。事實上,在新的管理方式下,仍有其整 合機制,包括: □願景的發展與追求。例如當年老褔特所追求的願景是,讓有正常工作的人都買得 起汽車;RCA要讓音樂能送進每一個家庭;摩托羅拉希望使電話能跟著人走,而 非固定於一特定地點。這些願景可以發揮凝具共識,形成共同努力的方向。 □企業文化。為了促成組織成員間真誠的合作,有賴建立彼此間的相互信任。有了 彼此信任,也大大增加每個人行動的自由度和速度,避免繁複的官樣文章和推諉責 任的種種弊病。這種信任基本上乃建立在組織成員的共同價值觀念和行為規範上, 這也就是一個組織的獨特文化。 □資訊系統。進入資訊社會後,人們的決策和行為愈來愈受到所接觸與所能利用資 訊的影響。在一組織內,如果能透過即時而靈活的資訊系統,提供各成員所需要的 資訊,可促進成員間在決策和行動上的協調性和整合性。 □ 有效的領導。在一個消除層級結構和權威的組織中, 領導的角色不但不會隨之 消失,反而更為重要。因為此時的領導角色不是建立在職位上,而要真正發揮其不 可或缺的功能。 首先,他要使團隊成員對自己信任,同時也彼此信任;其次,他要使團隊把心思集 中在本身的任務和目標上;再者,他要鼓勵團隊從事創新、學習,並且成長。諸如 此類,透過領導者的功能,使成員產生更大的動力和凝聚力。 以上所提出的各種機制,希望能使企業的團隊與團隊之間,成員與成員之間,能夠 互相支持與合作,但是又不致喪失不確定環境下所不可或缺的創新能力與靈活彈性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2.105.153

61.229.78.91 09/02, , 1F
請教一下這篇是許老師在何處發表的?
61.229.78.91 09/02, 1F
文章代碼(AID): #135MNPWp (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