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名家專論》競爭策略的盲點(林能白)

看板Management作者 (weq)時間19年前 (2005/08/25 16:1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中國時報 A4/焦點新聞 2005/08/17 《名家專論》競爭策略的盲點 【林能白】   台灣是一個充滿競爭,甚至鼓勵競爭的社會,不但企業界對於「競爭策略」的意 涵琅琅上口,政府也非常重視台灣在國際專業機構所發表的「國家競爭力」的排名異 動情形,很多人從小就被父母灌輸「不要輸在起跑點」的觀念,學校的評量方式也多 數鼓勵同學之間互相競爭,而非互相合作。重視競爭有它的優點,使得社會充滿動力 、充滿鬥志,對於國家整體經濟的進步以及企業的發展都有正面的意義,但過分重視 競爭,卻也可能不知不覺之間造成社會及企業發展的盲點,甚至影響到產業或社會的 轉型。   以企業為例來說吧,很多企業成功的一個重要關鍵是「選對戰場」,企業經營就 事半功倍,反之就會非常辛苦。經營之神王永慶先生所經營的行業,從早期的米店、 到塑膠、石化、發電、甚至醫療,產業雖然不同,但都有一些共同的特性:這些都是 產品成熟,需求穩定,市場規模大的產業,都是相同性質的戰場,在這樣的產業特性 之下,王永慶先生在每個產業都做到品質第一,效率第一,自然就確保公司不斷成長 ,永續發展。   然而有些企業過於重視競爭策略,就很容易以競爭對手做標竿,模仿對手的經營 模式,跟著對手的腳步走,不知不覺走進了對手的戰場,到最後大家都變成相同的經 營模式,導致競爭激烈,整體利潤下降,這種情形已經在台灣的一些產業身上顯現了 。或者,走進一個不適合自己優勢的戰場鎩羽而歸,不少企業經營多角化失敗的例子 都是這種情形。例如台糖公司早期多角化的事業包括量販店、超級商店、加油站等, 這些產業都有共同的特性:不同的公司之間的產品差異性都不大,因此銷售毛利都不 高,都要靠「薄利多銷」、「降低成本」才能生存,台糖公司這些事業的營業規模都 不大,而且因為國營事業的關係,人事成本遠高於競爭對手,既不能降低成本,又不 能薄利多銷,因此經營上必然十分困難,因為一開始就沒有選對戰場。   過於強調競爭策略也容易使企業重視短期效益,而忽略中、長期效益,把公司的 資源都投注在能立即創造價值的業務方面,例如添購新設備。然而越容易建立的優勢 ,競爭對手也越容易模仿,這種優勢一定維持不久,特別是在中國大陸的企業崛起之 後,這種情況更明顯。個人研究很多成功企業的情形,發現不少企業都投入資源在一 些可以在未來替公司創造價值的「基礎建設」,例如建立企業文化、培養人才、建立 可以留住人才的環境和制度,建立品牌、開發新產品、研發新技術等,他們雖然重視 目前的競爭,但同時建立這些可長可久的基礎建設,來擴大策略的範疇,強化經營管 理的深度,厚植未來的競爭力。   蘋果電腦公司是公認全世界最有創意的公司之一,在激烈競爭的資訊業中,有很 好的績效表現,創辦人賈伯斯(Jobs)先生有一次對大學畢業生演講時,鼓勵大家「順 著自己的心,順著自己的直覺」走自己的路。他的話值得很多正在為生存奮鬥的企業 與個人省思,在強調競爭的同時,也要檢視自己的特點,走適合自己的路,避免掉入 競爭策略的盲點。   (作者為台灣大學教授)(本專欄不代表本報立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2.100.1
文章代碼(AID): #133NtG1t (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