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Re: [問題]打長顆的配板?

看板MSOEpingpong作者 (職業考生)時間14年前 (2010/03/16 21:38),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tabletennis 看板] 作者: drawgf (Andrew) 看板: tabletennis 標題: Re: [問題]打長顆的配板? 時間: Mon Oct 20 19:45:03 2008 ※ 引述《dwood123 (朽木)》之銘言: : 有人說用薄板打長顆好控球 : 也有說用厚板好攻擊 : 再加上重量輕重,配法有多種 : 若要攻擊與防守兼具,甚麼板較適合 剛好我之前也有過這個問題 節錄一段大陸論壇的文章"我的長膠之路" 內容又臭又長 希望對你有幫助~ --------------------------正文開始---------------------------- 3、底板的選用 長膠的底板我用過很多,碳素等纖維板,軟硬的五夾、七夾,國產的老闆等等,不下十幾 塊。總體感覺,中等偏硬的純木比較適合進攻型打法,手感、吃球性能都優於纖維板,最 好是ALL+~OFF+類的快弧板板,要求有一定的形變,這樣易於進攻時吃球和防守時減力, 同時要比較彈,利於借力(比較彈的板板才能更好地合上來球的力量)和進攻時發力。這 類板板基本爲軟七夾和硬七夾居多,比較厚、硬的五夾(如TO)也行,板身厚度在6mm以 上,軟一些的碳素或纖維也可以(如YSC或YCA)。太硬的板板並不好,如硬碳素及國產老 闆,形變小,吃球性能差,一碰就飛,防守時不利於減力,防守及進攻都不好。太軟的板 板,如軟五夾,防守很好,可以輕易地防守大力弧圈,但進攻時會發不出力。 總之,進攻型或綜合型的長膠底板的要求就是厚(6mm左右,底勁足)、硬(ALL+~OFF+ )、重(單板重量90克左右,整體170~180克)、挺(要有一定的剛性)、彈(要有一定 形變)的純木(手感與控制好)最佳。當然,如果是防守型打法就應該用軟一些的純木板 。 4、器材搭配問題 防守<================綜合===============>進攻 膠皮:388D 雲霧3 C8 388D-1 837 755 755faster C7 海綿:0<--------------------------1.0-------------------->1.5及以上 底板:DEF<----DEF+---- ALL- ---ALL-----ALL+----OFF- ----OFF----->OFF+ 軟五夾(YE/K5) 硬五夾(/YE2/TO)軟七夾 (YO/YO2/777) 硬七夾(YOD/YM/CL/NP700/CLEARFIELD) 纖維板 (1)順配法: 即進攻型長膠配海綿加稍硬的底板,而防守型長膠加軟板,不用海綿或薄海綿,如很多的 防守型長膠。這樣配置的結果是性能突出,具有很好的進攻或防守性能。而進攻型長膠加 硬板卻不加海綿就很難用。但這樣配的話某些中性技術的發揮會受到限制,例如長膠的拱 ,磕等,控制能力較差。 像上面提到的那位老兄,以硬板配厚海綿和銀河955(中性的長膠),就屬於順配法;還 有純粹的長膠削球打法都是軟板配防守型膠皮。 (2)逆配法: 這種配置方法就是通過不同的器材配置達到性能互補、平衡的目的,即進攻型長膠,不用 海綿或加薄海綿,配軟些的底板(當然不要太軟),這樣既有進攻的速度,又有穩定性; 防守型長膠加海綿或不加海綿,配稍硬的底板。這樣配置的效果是性能比較平均,適合長 膠的很多中性技術使用。 實際中這種配置方法是比較普遍的。但是具體用什麽長膠、多 厚的海綿配什麽底板就要看實際情況了。 以實例來說,長膠高手兄的AE(應屬於ALL+類)加進攻型長膠(如TALENT, 837, 755)效 果都不錯,但配C8效果肯定不好,進攻性能差;我以前用C8配CL及NP700(96克),但是板 板還是偏硬(很多人稱NP700爲打長膠的倚天劍,但我覺得有點硬,因爲NP700王濤用來打 生膠,CL劉國梁打正膠,都有海綿,因此最好選90克左右偏軟的板板,或加海綿。),防 守時磕不住球,進攻時一發力球就飛,可以想見,加點海綿會更好。不過我不習慣加海綿 ,又用慣了C8,換軟點的板板,現在用YOD,有一定的形變和吃球,進攻速度也很好,但 是仍然有一點硬。 這需要經過很多試驗。 結論: 1、防守型打法一般爲軟板配防守型膠皮,加海綿與否都可; 2、綜合型或一般進攻型打法最好採用ALL+~OFF級的底板,進攻更多就加海綿,不加也沒 問題,但性能有所差別,適應就行; 3、OFF+及以上的底板最好加0.8或以上的海綿,打進攻。而且在該型號中儘量選相對軟、 彈一些的底板。 4、初學者最好採用ALL+~OFF級並加0.8~1.2海綿的配置。 5、長膠進攻型或綜合型打法底板選用的基本標準是厚(6mm左右,底勁足)、硬(ALL+~ OFF+)、重(單板重量90克左右,整體170~180克)、挺(要有一定的剛性)、彈(要有 一定形變)的純木(手感與控制好)爲最佳。 6、配器材的基本程式是:先根據自己的打法類型選用自己適合的膠皮(試用或看評測) ,再選底板,然後用海綿的厚薄來調節性能。 ---- 其實在板上爬文也有不少強者鄉民們有提供自己的經驗! 另外 之前我去康達和金牌問老闆這個問題(我配有海綿的) 他們都說要配硬一點的版子比較適合 (康達老闆他自己打長顆+波爾三碳王~) 僅供參考~ -- 長膠技術十四種技術手法  作者 -大陸 長膠技術總結了十四種技術手法,可以用十四個字來概括,防守中:搓、撇、擠、削、擋 、磕、刮。進攻中:拱、彈、抽、打、滑、帶、拉。下面我詳細地向大家介紹每種手法的 技術特點和使用方法(本文是按照右手握拍來講解的)。 一、防守中的技術:搓、撇、擠、削、擋、磕、刮。 1、 搓:接對方發很轉的下旋球時使用,一定要搓到對方反手位的底線,這樣的好處是對 方不易上手,能夠逼迫對方直接失誤或回搓,這樣就會很大的增加自己進攻的機會。長膠 搓球應少用,尤其忌諱連續應用,因爲長膠的搓球不會象反膠那樣搓出下旋球,搓過去的 球不是略帶上旋就是不轉,因此極易被攻。搓球只在對方不熟悉長膠性能,或相持中突然 運用一板令對方來不及調整動作時能收到較好效果。 2、 撇:接對方發下旋球或者對方搓過來的下旋球均可以使用,這項技術的要點是握拍要 後仰(通常叫亮板),角度按照對方來球旋轉的強度而定,由後向前、由左向右擊球,這 樣撇過去的球在速度上比搓球要快得多,不但是直線且落台後不往起跳並迅速下滑,對方 很難借上力。給對方側身攻造成很大的被動,不是對方直接失誤就是使自己的擊球機會增 加。 3、 擠:接對方發到己方反手位的上旋球或者側上旋球時,可以用擠的手法回球,技術要 點是球拍與球臺的角度爲90度,擊球時,由後向前、由右向左擊球,擠過去的球已經變成 側下旋並且回到了對方的反手位還向左拐,迫使對方很難上手。 4、 削:接對方發到己方反手位的急上旋球或者急下旋時使用,技術方法是稍退台用長膠 削一板,向下的動作比用反膠球拍大。這樣能很大程度地避免接發球的失誤,這時長膠最 好是在反面,另外在相持中也可以削一板。當對方發力進攻時,長膠可以依靠其特有的“ 借旋”功能,削出旋轉十分強烈的下旋球,這是長膠削球的優勢。我在被迫退台後有時會 有意識地削幾板,只要頂重板成功,對方再攻下網的可能性很大,這是長膠化被動爲主動 的一個有效手段。 5、 擋:對方進攻弧圈球或者推擋過來的球都可以擋回去,無論是正手爲還是反手位都可 以用擋。技術方法是球拍與球臺的角度爲90度,但有時來球的旋轉強度調整自己的板形, 擊球時不要用力,保證能“吃”上球,使球産生足夠過網的平動動能,在擊球部位上要保 證能夠擊球的後中部,由於回去的球比較下“沈”,讓對方很難再發力回擊出弧線低、速 度很快的球。 6、 磕:與擋不同是擊球時有上向下向後減力去觸球,能防住較轉的弧圈球。技術方法是 防弧圈球時要做到“兩擡”“一收”。所謂的“兩擡”是一擡後腳跟,這樣即增加了身高 又防止退台。二擡肘,這樣能更好地回擊來球的中上部。“一收”是指收腹,這樣可以做 到充分的減力,正手位、反手位都是一樣。優點是能防住較強弧圈球,回球是急轉下旋。 對方拉的越轉,回球就越轉。這項技術是使用長膠必須掌握的技術之一。 7、 刮:此項技術只限於用在回擊正手位的短下旋球,技術方法是握拍要後仰(亮板), 擊球時由上向下、由右向左。回球的速度較快、飄且上旋。最好能夠回到對方反手位長球 ,迫使對方搓球給自己增加進攻的機會。 進攻中的技術:拱、彈、抽、打、滑、帶、拉。 ================================================================= 8、 拱:通常把長膠發力推稱作拱,凡是反手位的下旋球都可以使用拱這項技術,技術方 法是握拍後仰與臺面成鈍角約120度左右,視來球的旋轉強度和弧線的高低適當的調整。 擊球時由下向上由後向上,在來球的高點期附近擊球,擊球時儘量要做到加速制動。這樣 擊過去的球速快且是上旋,落點還可以多變。 9、 彈:凡是中路或者反手位中短下旋球均可用彈擊回球,技術方法是握拍時稍後仰(亮 板),向後稍微引拍,擊球時向前抖腕發力注意制動(急停)。這樣回過去的球是急下旋 球且飄,使對方很難接,提醒注意落點。 10、 抽:和正膠低球起板打下旋球的動作基本相似,主要是抽擊下旋球。技術方法是握 拍後仰(亮板),抽球時向後引拍,然後先前發力、甩腕形成鞭打,擊打來球的中下部。 這樣擊過去的球是下旋,球又沈又飄,按照中國傳統的兩面攻一樣正反手均可使用。抽擊 上旋球是長膠攻擊的重要技術之一(很難掌握),對方發或者來球是上旋或不轉時,握拍 略前傾與球臺面的夾角爲80度左右,向前摩擦,比快帶力量稍大一些,切勿發全力。這樣 打過去的球是下旋球略沈。 11、 打:和上述抽的區別是對方回球較高時用打,技術方法是遇到下旋高球的時候一定 要亮板打,遇到上旋高球的時候應該要稍微壓一些板打,而且要打球的中上部,不要發死 力要中等力量打。這樣打過去的球速很快、又沈、又飄,使對方極爲不適應。 12、 滑(也叫抹):是回擊對方發或者搓以及反手推過來的下旋球和不轉球的技術。技 術方法是是握拍後仰(亮板),側身持拍由右向左橫抹來球的中下部,把球抹到對方反手 位的底線。由於滑過去的球是上旋球,又是對方反手位的長球,給對方的進攻造成比較大 的麻煩。 13、 帶:對方拉弧圈球到正手位時,可以使用快帶的技術回擊來球,技術方法是不退台 、手擡高,摩擦來球的中上部。擊球時間越早越好,否則球容易出界。快帶弧圈球與磕弧 圈球的區別在於快帶的球速比磕的球速快還有一些飄,但是沒有磕的下旋程度高。由於球 速快回球的落點比較活,使對方的連續性受到比較大的限制。 14、 拉:拉球主要是對付削球使用,一般是起過渡創造機會的作用,誘使對方犯錯誤。 技術方法是拉球時握拍要後仰,摩擦要充分但不宜太發力,以防對方削不轉球,只要是拉 住對方就會製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70.83.137 ※ 編輯: drawgf 來自: 118.170.83.137 (10/20 19:45)

10/25 01:13,
太專業哩 推推推~~~
10/25 01:1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5.1.91 ※ 編輯: smartpeter40 來自: 218.165.1.91 (03/16 21:43)

03/16 22:44, , 1F
ggfree: 有請朱神
03/16 22:44, 1F
文章代碼(AID): #1BdudQPG (MSOEpingp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