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港機場快線 & 地鐵東涌線

看板MRT作者 (衝來衝去哪像咧駛鯊魚)時間15年前 (2009/08/28 14:42), 編輯推噓7(7017)
留言24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圖文:http://ice2006.pixnet.net/blog/post/24904727 PTT文字版 機場快線與地鐵東涌線,開啟了香港與大嶼山的陸路運輸系統 雖然名稱有兩個,實際上機場快線與東涌線絕大多數的路段是相同的 僅在終點站分道揚鑣,東涌線進入東涌新市鎮,機場快線駛向赤鱲角 另外機場快線屬快速直達車,地鐵東涌線則為每站停靠的普通列車 營運模式大不相同,但關係卻也非常緊密 在香港的軌道交通裡,機場快線與地鐵東涌線 兩者看似二條路線,實則為一線,卻又不完全相同 兩條線的起點站均為香港島中環碼頭附近的香港站 過海之後,經九龍西、青衣並跨海至大嶼山 到了東涌,機場快線與東涌線才宣告分家 東涌線直接進入東涌新市鎮的終點站 機場快線則北轉穿越東涌灣至香港國際機場及博覽館 從香港至博覽館35公里的路程中,機場快線跨海達5次之多 香港至青衣,部份路段四軌化 青衣至東涌這段區間,路線均為雙軌共線 軌距為1432mm,最高時速為130km/h 路線圖 http://p3.p.pixnet.net/albums/userpics/3/5/224335/4a9108734c939.jpg
機場快線自香港至博覽館,設有香港、九龍、青衣、機場及博覽館五站 東涌線除了則為香港、九龍、奧運、南昌、荔景、青衣、欣澳及東涌等八站 其中香港、九龍、青衣三站,是機場快線與東涌線的共同車站 奧運、南昌、荔景、欣澳四站,僅供東涌線停靠,快線則有專用的通過線 換一個角度看,東涌線實為機場快線的「站站停區間車」 而機場快線就如同東涌線的「快速列車」 但兩者的經營模式卻無法以這樣的劃分法來概括 也因為機場快線與東涌線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所以本篇文章將同時介紹機場快線及東涌線 1. 機場快線、機場站 提及「機場快線」,從「機場站」談起再適合不過了 不過機場快線的終點站並非機場站,而是它下一站:博覽館站 2005年機場航站東北方1公里的亞洲國際博覽館竣工 機場快線也跟著延伸至博覽館,成為機場快線新的終點站 機場站為高架車站,站體與機場航廈共構,是多用途的交通轉運站 站體的二、三樓是機場快線的雙層疊式月台 第二層月台為往市區方向,直接連結香港機場的入境大廳 第三層月台是抵站以及往博覽館方向月台,直通機場的出境大廳 地面層則是巴士、計程車的轉運站 整座站體以筒狀的半弧形玻璃維幕垂降,從挑高的第三層大廳天頂直落地面 營造出氣派恢宏的香港第一印象 月台與香港大部份的地鐵站一樣,均設有月台門 機場快線/東涌線的月台門,每扇均有鋁框包覆,下方裙擺的高度較高 西鐵線、將軍澳線各車站,亦裝設同款的月台門 屬於香港軌道系統近期月台門的新樣式 至於市區線早期的地鐵站,門面採隱藏鋁框式的設計,以玻璃取代銀白色的邊框 2008年才通車的高雄捷運,即為隱藏鋁框的全片式玻璃門,筆者也較喜歡這種樣式 (高捷的顧問為港鐵,所以兩者有許多神似之處) 隨著2007年香港機場第二航廈落成 機場快線從市區抵達香港機場後,會同時開啟左、右兩邊的車門 左方車門通往第一航廈,右邊車門則是第二航廈 車內的LCD顯示器會預先播報班機所在的航廈,避免旅客走錯 (不過目前駐於第二航廈的航空公司不多,大部份仍集中在第一航廈) 機場快線雖然與東涌線有90%的路線相同 但兩者的營運性質卻大相徑庭 機場快線的運輸模式完全服膺「機場快」三個字,非為單純的直達車 全線只提供往、返機場(及博覽館)的旅客,類似台灣高鐵快捷公車的既念 沿途各站,往市區方向只提供旅客下車,往機場方向只提供旅客上車 所以搭乘快線在中間各站上下車者是不予許的 也就是說,原始的設計,香港、青衣、九龍三站,無法點對點搭乘 欲在香港、青衣、九龍三站之間往返者,怎麼辦? 很簡單,只要利用路線完全相同的地鐵東涌線即可 (不過現在於週一至週六的早晨七點至十點  機場快線有提供「九龍-青衣」區間的通勤服務  票價則比東涌線貴一倍) 正因為機場快線只提供「一對多」的運輸模式 票務處理便相對簡單許多,僅需「一次驗票」 因此機場站的月台是開放式的,不論是進、出月台,均無閘門,直接與機場大廳連結 其他車站則以閘門做為進出的管制,上、下車月台只提供單一方向的驗票閘門 2. 香港站、九龍站 接著來到機場快線的起點九龍站及香港站 這兩站除了提供基本的上下車服務 最強大的功能,莫過於「預辦登機」以及酒店免費的接駁巴士 機場快線起點香港站,位於中環客運碼頭附近 與港鐵公司強大的開發機能一樣,快線香港站亦與國際金融中心商場聯開共構 (其實香港多數地鐵站、火車站、纜車站、客運碼頭等交通樞紐,均與購物商場結合) 香港站的位置與地鐵港島線的中環站相距約250公尺 兩站之間築有一條地下人行連通道,以方便站外轉乘 (筆者香港站的照片不完整,僅以文字說明) 隔著維多利亞港,在香港站對岸的九龍站,肩負油尖旺地區的聯絡功能 2009年8月16日港鐵西鐵延伸至東鐵線的紅墈站後(即九龍南線) 於機場快線九龍站附近新增一座「柯士甸站」 透過柯士甸站的轉乘,也讓九龍站的觸角延伸至東鐵線以及荃灣、觀塘等線 九龍站與香港站一樣,為機場快線及地鐵東涌線的共構站 機場快線的月台層在地下2樓(L2層) 有二座側式月台,半弧穹頂並未特地挑高 東涌線則深居地下4樓(L4層) 設置一座島式月台,中央天井直接挑高至1樓(G層)的大廳的天花板 註:香港地面層通常標示為「G層」,第二層以上才是1樓、2樓……,   與台灣由地面即1樓、第二層即2樓之編法不同 快線九龍站位於為西九龍填海區,偏離九龍半島的精華區 但這座偏離精華區的車站,本身卻也是另一個造鎮計畫「Union Square」 包括16座住宅大樓以及酒店,Elements(圓方)購物中心也在其中 目前進度大致完成了九成 感嘆於香港新市鎮說蓋就蓋 與快線九龍站性質類似的台灣高鐵各站新市鎮計畫 在高鐵通車之後的一年半,台中、嘉義、台南等站仍然是荒蕪一片 當初預想圖裡繁榮的模擬城市,何時才能實現? 3. 預辦登機、免費穿梭巴士 香港機場快線最受國際注目的,莫過於它的「預辦登機」服務 世界上的機場聯外軌道,僅香港、吉隆坡、倫敦設有預辦登機服務 未來桃園機場捷運的台北車站也將導入這項方便的服務 什麼是預辦登機呢?也就是可以讓你預先Check-in的意思 聽起來好像沒什麼,但真正瞭解並享用後,就會愛上它! 搭飛機之前,尤其是國際線 往往需要在2個小時前抵達機場的航空公司櫃抬報到 報到主要在於拖運大件行李、劃位並領取登機證 但是規定的時間內,櫃台前常常是大排長龍,必須排好長等好久的才能輪到 這也是必須提早2個小時抵達機場的原因之一 機場快線的預辦登機,則是將機場內Chack-in的手續,通通搬到車站裡 因此,車站大廳內,設有一塊專門辦理報到的管制區,佈設與機場報到櫃台一模一樣 行李運送機、X光檢查機等設備,一應俱全,就像在機場Check-in般 最方便之處,在於預辦登機不限時間,只要是當日的飛機,起飛前的45分鐘都可以辦理 也就是說,假設我的飛機是晚上20:35分起飛,當天一大早即可預辦登機了 還可以優先選位置(若尚未Online Check-in的話) 一旦完成了預辦登機後,只要飛機飛上天之前,抵達登機門即可 (部份航空公司甚至可在登機前一日辦理;但廉價航空則不提供這項服務) 機場快線受理預辦登機的車站有香港、九龍兩站(青衣站不受理) 據筆者的經驗,辦理預辦登機的旅客通常不多(甚至冷清) 且雖然不同航空公司有指定的對應窗口 但若該窗口排隊的人有點多,隔壁窗口若有空時均會幫忙消化 這麼一來,完全解決了最後一天大型行李寄存的困擾,也不必提早抵達機場等候 在飯店退房後,就先到九龍或香港站簽到並丟出拖運的行李,當日行程便可輕裝上陣 最後抵達香港國際機場後,即可直接進海關登機或逛免稅店,不必再到櫃台報到 這麼方便的服務,當然「只」提供給機場快線的乘客 所以車站裡的預辦登機區,屬於獨立的管制區 旅客必須憑機場快線的車票或八達通卡,刷卡通過閘門後方能進入 若持八達通卡者,會預先扣掉至機場站的車資(香港站為HK$100,九龍為HK$90) 算一算其實不便宜,但方便性也不由分說 機場快線另一項免費服務就是香港、九龍站的酒店穿梭巴士 香港站有2條路線(H1及H2),九龍站有5條線(K1至K5) 每條路線停靠的飯店不同,大致上一條線服務3至6家飯店,每隔12或20分一班車 建議在出發前,先至港鐵MTR官網查好穿梭巴士是否有停靠入住的飯店 (或在選擇飯店時,以穿梭巴士有停靠者列為優先考量) 免費的酒店穿梭巴士,僅提供給機場快線的乘客 搭乘時,司機有權要求出示快線車票或八達通卡等證明文件 若不是快線的旅客,建議還是另想辦法,別當奧客 4. 青衣站 機場快線與東涌線共同的車站除了九龍、香港外 還有一個位於青衣島的青衣站 青衣島為香港第五大島,位於九龍半島與大嶼山島之間的海域 面積略小於台北市的大安區 最有名的景點即三塔鋼索吊橋的「青馬大橋」,是連接青衣與大嶼山之間的跨海大橋 青馬大橋屬鐵公路共用橋樑,上層為高速公路,下層則為機場快線及東涌線 它的開通,讓原本只能靠海運的離島大嶼山,成為香港陸路運輸可及的區域 青衣站為六層樓的高架車站 機場快線位於U2層(三樓),東涌線則在U4層(五樓),均為側式月台 但站體建築將月台完全包覆在內,月台形式亦比照地下站的設計 不知情者,可能會誤以為青衣站也是地下車站 機場快線的識別色為藍綠色,東涌線則為橘色,識別色會標示在月台門上 除了路線識別色,地鐵各站亦多有「主色」,最鮮明的莫過於港島線與荃灣線 東涌線的青衣站,主色很直覺地選了「青色」 不論是月台層、穿堂大廳層,或圓柱或方柱等,全飾以青色琺瑯板 (筆者覺得香港地鐵的車站設計非常直覺,時常配合「站名」的  例如彩虹站的七彩裝飾、鑽石山站的閃光鑽石般) 不過青色的青衣站僅限於東涌線月台及大廳層 到了機場快線,主色則改為白色,白色同時也是機場快線各車站的主色 素雅的白色系,搭配機場快線的識別色藍綠色,再綴上微黃而不刺眼的間接照明 讓快線的車站總是散發著優雅低調的高質感 白色琺瑯板,也大規模地出現在青衣站 多雨的台灣,總是喜歡將白色琺瑯板做為車站外觀的裝飾 沒多久這些琺瑯板就變得髒髒黃黃外加一堆雨痕刷出的動感線條 青衣站站內的白色琺瑯板,不受天候的侵蝕,所以保有它原本的樣貌 明亮的光澤,將燈光、日光投影至彼此的角落 一洗如新的質感,就像是不染塵的絹絲般 整個青衣站從站裡到站外,「挑高」如影隨行不斷出現在身邊 除了上一張照片電扶梯空間的挑高外 機場快線大廳、前後出口大廳、G層轉運大廳、以及站外的入口門面,都有挑高 尤其是A1出口的大廳,兼具地鐵站與青衣商城的入口,並連接巴士轉運站 八人環抱的粗壯大柱撐起三層的挑高,被白色桁架包覆的玻璃維幕是它的牆面 大廳中央飛著白黃色風箏樣貌的公共藝術,不過筆者不瞭解它的意象 A1大廳外的門面,一樣是挑高的大廳 銀色飾板構成的兩道正門,是典型的港鐵風格 但轉過頭來卻劃過天際的青荃橋,完全壓制了青衣站挑高的氣勢,遮蔽所有的視野 A1出入口及大廳位於U1層,也就是第二樓 再往下至地面層,則為計程車轉乘大廳 一樣的挑高設計及白色琺瑯,光滑潔淨的地面 讓整個大廳不自覺地閃礫著星光 至於內建在車站裡的「青衣城」,和所有的shopping mall差不多 包括電影院在內,食、衣、住、行、育、樂一應俱全 入口意象是帶狀的藍色光帶,象徵青衣的海洋意象 香港有大半的地鐵站兼具購物中心,但這些購物中心的商家幾乎會重複 這現象就如同台灣的商圈到處都有7-11、Giordano、鹽酥雞般 我想這就是市民生活的一部份,也顯見香港人的生活與地鐵的緊密結合 5. 東涌線車站 雖然一直很想來個香港地鐵站站樂之旅 也就是每站都下車、拍照、晃晃,來個不一樣的行程 不過每次到香港都無法如願XD (光是屯門、元朗的輕軌,就秏掉大半天的時間了) 而東涌線的車站故事,除了與快線共構的青衣、九龍已見於上文 接下來筆者再簡單(也只能)帶各位逛一下荔景、欣澳及東涌等站 沒被點到名的奧運站、南昌站,有機會再說吧 5.1 荔景站 與機場快線共構的地鐵東涌線,全線僅8個車站 但卻有6個車站擁有轉乘的機能 香港站可轉乘快線及港島、荃灣線,九龍站可站外轉乘西鐵線 南昌站本身與西鐵線共構 欣澳站則是迪士尼線的轉乘站 至於荔景站,則是與荃灣線共構的地鐵站,並且提供平行轉乘 何謂平行轉乘?就如同台北捷運古亭站的設計般 藉由2個上、下層的島式月台,將兩條不同路線的地鐵分為兩層 所以同一座島式月台,一邊是a線,一邊是b線 如此一來,由a線轉乘b線的乘客,下車後最快只要走到月台對面即可轉乘 基本上相同方向者,會安排在同一月台 荔景站是同時兼具地下、高架兩種形式的地鐵站 早期荔景站僅地下月台,單純供荃灣線使用 後期因為東涌線欲與之共構,才以高架方式擴建新的月台 現在,地下層的島式月台,為荃灣、東涌線往市區方向的平行轉乘月台 新建的高架島式月台,則是荃灣、東涌線往郊區方向的月台 荔景站的主題色彩為鮮明的大紅色 配合港鐵先期廣泛使用的小方格馬賽克磚 月台中央區域無柱的挑高,讓這座高架的月台獲得充份的採光 5.2 欣澳站 香港的鐵路系統裡,欣澳站的性質較為特別 它周邊沒有住宅區或商業區,沒有香港印象中的那種超高摩天樓的林立 出了地鐵站,站外除了冷清的公車轉乘站,別無其他 倒是有一股海灣靜靜地深入盎然綠意的原野中,像個小湖般 欣澳站存在的目的,全為了提供迪士尼線的轉乘 迪士尼線顧名思義乃是通往迪士尼樂園的地鐵(這部份將會單獨撰文) 所以欣澳站可說是完全為了遊客而服務的車站,基本上不會有通勤客出現 欣澳站緊臨陰澳灣,也就是車站旁那座湖一般的平靜海灣 車站原訂名稱為「陰澳站」,但「陰」字字義多讓人聯想到負面、幽暗之處 所以將站名改為「欣澳」,讓前往迪士尼旅客在轉乘之時先沾染一下「欣喜」之氣 除了中文改名外,英文更由陰澳的音譯「Yam O」改為另外的字「Sunny Bay」 從陰澳灣,變成讓人欣喜的海彎,又變成陽光般的海灣 不知不覺的,「陰澳灣」已改頭換面地轉成「陽澳灣」了 欣澳站為平面式的地鐵站 鐵路、月台層均位於地面層,未高架也未地下化 設有1座側式月台及1座島式月台,但佈設了5條軌道 側式月台為通往市區專用,另一側為車站唯一的出口和陰澳灣 島式月台一側為市區來向月台,一側是迪士尼線專用,是港鐵常見的平行轉乘機制 這座島式月台也是欣澳站的重點,帆形挑高的雨庇是最大的特色 大面積的玻璃維幕及桁架是這面帆的主幹 而後以一片片白色透光的帆布拉起高而寬大的頭頂空間 月台中央植有椰子樹數棵,再加上高單位的採光效果 站在月台上,就好像置身室外般,卻又不那麼真實 特別的是,欣澳站所有的月台門均採「半罩式」 也是香港鐵路系統唯二採用半罩式月台門的車站(另一站為迪士尼) 可以一探地鐵列車的「英姿」 從青馬大橋至欣澳站,機場快線與東涌線共用同一軌道 中途點欣澳站設置了待避線及通過線,讓不停站的機場快線超車 通過線的安排配置和台灣高鐵的各車站幾乎一樣,中央通過線,兩側停靠線 5.3 東涌站 東涌線與機場快線在接近東涌的地方,一分為二 機場快線甩了個尾繞過東涌進入赤鱲角的香港國際機場 東涌線則直線進入東涌新市鎮 所以東涌站是東涌線唯一不與機場快線共構的獨立車站 車站週邊多為住宅社區大樓以及與之共構的Outlet購物中心「東薈城」 同時也是昂坪纜車的起點站 地鐵東涌站為地下化車站,但站體外觀卻好像高架站 牆面以大面積的玻璃維幕及桁架取代 白色的屋頂一如伸張出的兩翼般,中央脊線是另一道凸起的採光罩 不過東涌站內部在地面以上沒有樓層 站體外觀三層樓般的建築,全為挑高的空間 進入東涌站的大廳,立即可感受到三層樓挑高的豪氣 上寬下窄的二排列柱,以清水模的外衣貫通車站的縱軸線 類似的風格也見於機場快線機場站,但東涌站的氣勢顯然略勝一籌 大面積的自然採光,讓白天的東涌站不太需要使用照明設備 夾在兩道列柱的中央,是一圈圈圓形的公共藝術品,緩和了那霸氣凌人的巨柱 東涌站的主色為紫羅蘭色 月台層、大廳層,幾乎是紫羅蘭色琺瑯板的天下 其餘空間則是白色琺瑯板 我想,50年後的建築史可能會在21世紀初寫上「琺瑯板的天下」 6. 列車篇-機場快線 機場快線與東涌線不但路線相同 奔馳的列車,亦同屬西班牙CAF及德國ADTranz共同生產 列車的外形和規格一樣,但塗裝、車窗車門及車內配置卻是大不相同 首先來看看機場快線吧 機場快線一列次固定為八節車廂,第1車為行李車 上藍下銀白的塗裝,中央飾以藍綠色的線條,勾勒出機場快線的CIS及識別色 車頭則是黑、紅、藍三層色系,帶出港鐵公司的形象色彩及Logo 客車每側有2個車門,車門區與座席區未特別隔開 至於行李車則有5個車門,未設車窗 機場快線流線造形的列車以及美麗的塗裝,卻不易窺見 因為每座車站均有設置全罩式月台門,月台層的軌道區域亦亦無燈光 玻璃構成的月台門通常會反射月台上的燈光與倒影,不易注意到門後列車的樣貌 所以,搭過機場快線的乘客,可能還不曉得它的盧山真面目 車內座椅為無扶手固定式的沙發椅 全程最多28分的車程,其實也沒有必要使用可後躺式的坐臥兩用椅 雖然是固定式座椅,坐起來卻覺得舒適,應有針對人體工學來設計 但座椅無法轉向,所以座位不全朝著同一方向 不論列車往哪個方向行駛,車廂內有一半的座位都會是「倒退嚕」的狀態 大致上均是朝著車門的方向,也可順便看守放在車門邊的行李會不會被誤拿 快線列車的車內佈置,也會定期更新 例如2008年之前,車內的佈置為灰色系,包括座椅、地毯均是灰色,充滿商務的調性 2009年改為紫藍色系,座椅及頭巾以紫、灰二色來搭配 地毯則為深藍色,車門玄關則為圓形的灰色,與天花板的圓嵌燈相呼應 早期每個座椅椅背均有一個小的LCD 近期則取消椅背的LCD,改以大型的LCD來顯示到站及相關資訊 除了到站顯示外,LCD也會顯示登機位置等相關資訊 車門玄關上方,還有一種特別的LED動態路線圖 隨著列車的前進,路線圖上的藍色LED會跟著亮起 所以,列車已經完成的路段會亮燈;還沒亮的路段則尚未抵達 藉此乘客便可輕易明白列車的位置,以及什麼時候該準備下車等資訊 (尤以攜帶大型行李的旅客,下車時更需要提早準備) 機場快線的乘客,大多數都是要搭飛機的,免不了會攜帶大型行李 快車列車很貼心地在每個車門的左右兩側,設置大型行李放置架 每節車廂有2對車門,所以便有八個大型行李架供乘客使用 當然,列車與月台的間隙也幾乎是全平面 機場快線列車為為歐洲製造,車內裝潢也導入歐洲列車高質感的設計 比如淡色玻璃的輕隔間、間接照明的使用等 車廂間的連結處,也使用雙開式玻璃門,看到了德國ICE的影子 搭乘快線的旅客,雖然付出的車資較為高昂 但多項免費的便利服務,以及車站、車內的雅緻裝潢 也讓乘客享有賓至如歸的頭等艙級待遇 7. 列車篇-東涌線 東涌與機場快線列車相同,不過車內配置及車外塗裝完全不同 機場快線走的是頭等艙級的服務和裝潢 做為都會通勤鐵路的東涌線,車內配置則與香港地鐵大部份的列車無異 每節車廂有5個車門,車內則是港鐵傳統的銀白色金屬座椅 白色的車門和壁面、灰色的地板,以及紅色的手扶鋼柱,全是香港地鐵的標準範例 座席配置是可容納較大旅客量的雙排長條型相親座 車門上方的動態路線圖,亦沿續港鐵的形式,以燈號來表示到站位置 不過東涌線列車軌距與港鐵市區路線不同,列車無法調度至其他路線 所以動態路線圖僅顯示東涌線一條路線,未如市區地鐵的路網圖呈現 東涌線列車內裝如同多數的地鐵列車 但外觀部份有較大的變化 香港地鐵市區路線的列車是全白色,不做塗裝 東涌線列車則有自己的塗裝 上半部為深灰色,下半部為淺灰色,中央飾以紅線一條 色塊配置和機場快線相同,但兩者配色完全不同 不論是機場快線或東涌線的塗裝,筆者其實都蠻喜歡的 === 機場快線/東涌線,大部份的路段是共軌,同一路線擁有快車及慢車在跑 但快車、慢車均能維持4-12分鐘一班車的高密度水準 不禁要聯想某鐵的長時間待避快車的排點、不合理的班距及誤點連連的狀況到底是怎樣 機場快線雖然迅速,且有多項免費的便利服務 高額的票價卻也讓許多旅客望之怯步而改搭巴士 所以機場快線很少滿載,每趟幾乎都有不少空位 也許為了維持高品質的服務,港鐵並沒有祭出超低價的優惠方案 相較之下,通勤性質的東涌線人氣就比較旺了 嚴格來說,東涌線站距大、車站密度不若市區路線高 它的性質反倒與西鐵線接近,為近郊鐵路的一環 但是不論是近郊鐵路還是都會捷運,港鐵各線的班距很少超過12分鐘 在一樣快捷、一樣便利的情況下,分辨近郊鐵路或都會捷運,其實也無意義了 不如全部統稱為地鐵或MTR(包括東鐵、西鐵線) 走筆至此,機場快線及東涌線總算寫到一個段落了 雖然還有許多車站沒有詳細實探,這部份只能等待機緣了 航程距離台北一個多小時的香港,有著豐富且多樣的運輸系統 未來關於香港交通的主題,也將會持續寫下去 -- 六家 新 千 關 竹 竹 甲 東 中 竹  橫 贊  合 富 ● ● ● ● ● 東 山 頭  興 貴 ● ● ● ● ● ● ● ● ● ● ● ● ● 內灣線 台灣鐵路管理局 內灣/六家線 2012年路線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34.4.20 Deming:轉錄至看板 Hong_Kong 08/28 14:43

08/28 15:09, , 1F
香港機場站真的可以稱為良心站了 進出站都沒有閘門
08/28 15:09, 1F

08/28 15:12, , 2F
樓上 香港站 進站就有閘門 機場快線都是單向驗票
08/28 15:12, 2F

08/28 15:13, , 3F
只是100HKD 真的很難來回機場都坐...XD
08/28 15:13, 3F

08/28 15:14, , 4F
敢問冰魚大 機場快鐵的東涌彎道是在哪裡拍的?
08/28 15:14, 4F

08/28 15:25, , 5F
港鐵 大部分採用1432mm 是為了隧道凈空問題,但其實1435本身可
08/28 15:25, 5F

08/28 15:26, , 6F
容許+-5的誤差值,其實1435車也是可以在1432mm上面跑
08/28 15:26, 6F

08/28 15:27, , 7F
全世界還有一個用1432的地方 就是倫敦
08/28 15:27, 7F

08/28 15:58, , 8F
畢竟香港一直都是英國租界,當年好像是移植英國系統的。
08/28 15:58, 8F

08/28 16:13, , 9F
照理說 在任何一個獨立的交通系統裡面 有一站不設進出閘門
08/28 16:13, 9F

08/28 16:13, , 10F
是合理的 因為旅客的起訖站不可能都是同一站吧
08/28 16:13, 10F

08/28 16:14, , 11F
機場<->機場 這是啥旅次?
08/28 16:14, 11F

08/28 16:15, , 12F
不過 網拍業者這類非通勤者使用交通系統 破解這樣的票務系
08/28 16:15, 12F

08/28 16:15, , 13F
統...因為他們的起訖站 真的可以是同一個車站
08/28 16:15, 13F

08/28 18:54, , 14F
搭機快線在機場站下車是不用驗票出閘門的
08/28 18:54, 14F

08/28 22:30, , 15F
機場快線票價夭壽貴 一個人單程要100HKD@@
08/28 22:30, 15F

08/28 22:37, , 16F
東涌灣道是在東薈城5樓大廳拍的XD
08/28 22:37, 16F

08/29 05:36, , 17F
機場快線實在是好貴,加上都是過境香港往中國居多,巴士還
08/29 05:36, 17F

08/29 05:37, , 18F
是比較好坐啦...不過有時回台灣前有去香港市區辦事的話就有
08/29 05:37, 18F

08/29 05:37, , 19F
機會坐東涌線+連絡巴士S1去機場 <機場快線目前只坐過一次
08/29 05:37, 19F

08/29 09:57, , 20F
其實最後一天離港 飯店check out 飛機若是晚上的 機場快線
08/29 09:57, 20F

08/29 09:57, , 21F
還有一點用處在XD 行李先丟給他們運過去,因為香港寄物+巴士
08/29 09:57, 21F

08/29 09:58, , 22F
大概也是差不多這個價格
08/29 09:58, 22F

08/30 00:52, , 23F
吉隆坡的機場快捷預先check in只能馬來西亞航空可以,其餘
08/30 00:52, 23F

08/30 00:52, , 24F
航空公司還是要到機場處理
08/30 00:52, 24F
文章代碼(AID): #1AbtnSa5 (M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