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完MONSTER的一點感想

看板MONSTER作者 (神的感召)時間18年前 (2005/10/28 04:10), 編輯推噓4(400)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我大概是三個月前看完這部作品  說實話 剛看完這部作品的衝擊沒有很大 因為實在太複雜了無法消化 不過剛剛忽然沒來由的想到了約翰這個人 很好奇大家對他的解讀是怎樣 找到這裡看了很久 發覺 咦 都跟我的想法差好多喔... 我把我看完整本對他的看法提供一下 因為我沒有考究  絕對不會是正確的 不過可以參考參考(如果不嫌傷眼) 1.大家最感興趣的都是約翰為何成為怪物  還有 "怪物" 的定義 我也是 我覺得 約翰之所以不滿足 不斷更換自己的身分 是因為他本身有致命的缺陷 "意義缺乏"的問題  一般人怎麼說服自己活在世界上? 最好的方法除了宗教 就是"自我定位" 唯有自我定位 你才能確立自己存在的價值  這也是約翰不斷嘗試的事情  但是不管他做什麼 他沒辦法從中得到"犒賞" 犒賞有兩種 一種是情感獲得 一種是意義的獲得   約翰不同於常人 因為他的生活經驗(等等講) 導致這兩個簡單的連結消失了 他不了解為什麼他可以把每個角色(定位)的事情都做到極致卻無法從中得到任何東西 所以他不斷的重新創造自己成為另一種角色定位 (所以毀滅舊有的一切 這方面實在是只有變態心理學能解釋吧..) 而且他藉由操縱他的世界來達到自我存在的認同 可悲的是 "自我存在的認同"這件事對他而言也缺乏意義 儘管他可以改變全世界...還是缺乏意義 基本上這就是我的解讀  很像存在主義小說筆下的人物 差別是約翰他知道他自己所處的情況而已 所以 "怪物"的定義就成了"荒謬"(absurd)了 其實如果從這觀點來看"兩個怪物"跟幫人取名字的那篇童書的話 還滿能自成一說的 2.為什麼他會有這種致命缺陷呢? 這邊我純粹虎爛, 妮娜小時後的那些描述算是一個小幫兇 原因:約翰的經驗都是經妮娜的口二次接收訊息 這種訊息描述的現象可以完全精準 但是接收到描述的現象時的"情緒反應"完全被抽離了  假如約翰能意識到這是別人的經驗的話 並沒有什麼問題會產生 但是就慘在約翰把這些經驗內化了 內化了的情景卻缺乏相應的情緒反應 造成了整個認知上的缺陷(整個意義不對 或是缺乏) 而約翰從小只跟妮娜在一起 分不出兩人的區別 則造成了將來與妮娜分離後 忽然喪失了自我定位 因此對於自我定位有強烈需求 為什麼要挑上那位失明的老先生(對不起 忘記名字) 給他搞得一個朋友也不剩呢? 我覺得是約翰他強烈渴求被了解 老先生年輕時具有和他一樣 操縱螞蟻的隊伍 的能力 跟約翰很像 但是老先生比約翰幸運 他操縱世人對他來說是有意義的  約翰也許是出於忌妒 也許只是單純的想有人跟他分享 所以慢慢除掉他身邊的人 把老先生所有豐功偉業有關的人都除去  並把圖書館燒掉 也就是說:讓一切失去意義 某方面來說,老先生就能體會約翰眼中的世界了 那個將軍也是一樣 高高在上 卻被約翰搞得卻沒有人可以分享 這讓我想到一個小笑話(憑記憶): 某個職員翹班打高爾夫球 上帝為了逞罰他 讓他打了個一杆進洞 天使問他:「為什麼要讓他一杆進洞呢?這不是便宜他了嗎?」 上帝回答:「他是翹班打球的 打了個一杆進洞卻不能與人分享 一定很痛苦」 上面是我當初邊看MONSTER時邊有的想法 基本上我就是一直照這個架構看完的 不過到了"結束的風景" 就無法解釋的很完全了 我是這樣覺得的啦,結束的風景就是了解到一切都是無意義的  意義只是情感帶來的副產品而已 (這時我看也懶得活了吧...) 不過最後約翰所指的"結束的風景"跟這解釋說不過去 而且如果是這樣 天馬醫師也不可能看得到結束的風景而約翰卻說他看得到 所以我的看法僅供參考 謝謝:) ps.但是我覺得這樣看法下的約翰 比無法壓抑自己黑暗面的約翰來得真實的多了 -- We're extremely fortunate not to know precisely the kind of world we live i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4.131.196

10/28 10:56, , 1F
好文~~推~~~
10/28 10:56, 1F

10/28 12:03, , 2F
我喜歡那個一桿進洞的笑話,還真悲慘
10/28 12:03, 2F

10/29 04:54, , 3F
推!!
10/29 04:54, 3F

10/31 23:12, , 4F
最近東森電影台打出廣告要撥MONSTER了
10/31 23:12, 4F
文章代碼(AID): #13OJGpW5 (MON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