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20世紀少年]20th Century Boys

看板MONSTER作者 (湘琪)時間20年前 (2004/07/10 04:18), 編輯推噓6(600)
留言6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20世紀少年]心得筆記╱雜談╱導讀╱胡扯 by dnet. *思緒起飛 首先,先問個假設性的問題:如果你小時候的幻想,在你長大後成真了,那會是怎 樣的一種光景?而且是在毫無預警的狀況之下,闖入你原本平淡,或者不甚理想的 生活當中。 好像說的有點顛三倒四。那這樣說好了,有一天有一個你小時候的死黨,突然出現 在你的面前,要求你跟他一起來保護地球,維護正義,不受敵人侵略。這個時候你 該怎麼辦? 這部《20世紀少年》就是以此種構想為前提的漫畫。可是在這邊又冒出了一個矛盾 的問題:既然名為〝科學冒險〞的漫畫,那此種構想豈不是太過於空想,一點都不 科學?其實,這就是這部漫畫迷人之處,你不得不佩服作者《浦澤直樹》的種種巧 思。 其實,只要對於推理小說稍有涉獵的人就會知道,在閱讀偵探推理小說的這個世界 當中,有一條相當於憲法的最終道德戒令:「凡是知道的,皆應緘默不語。」關於 故事內容的案件、事情的經過和真相,都需由自己去親身領略,才會有該種分泌出 腦啡的快感出現。 而等到你看完小說之後,還不能將過程結局等公諸於世,拿出來跟沒看過的,或者 跟還沒看完的朋友討論,否則到時你會感覺到有許多的怨念在你身旁縈繞不去,甚 至會有種怎麼死的都不知道的感覺。這就跟看完電影之前不要跟別人討論劇情,看 完之後也要問一下誰看過了沒,再開始討論說演員、劇本、導演怎樣的,或稱讚, 或怒罵。 基本上,你在閱讀浦澤直樹的作品也是要依照並遵守此種遊戲規則,別無他法。否 則你將會被,呃,絕交。這個詞在漫畫中指的是,掛了那個人。看個漫畫有這麼嚴 重?答案是,如果你不這樣子玩,將無法獲得最佳的遊戲以及印象效果,如此。 *浦澤系列叢書 浦澤直樹的作品頗多,總計有: 《跳舞警官》全一冊,東立出版。 《NASA太空夢》全一冊,東立出版。 《終極傭兵》1~8完,尖端出版。 《危險調查員》1~18完,尖端出版。 《奇頓動物記事》全一冊,尖端出版。 《以柔克剛╱YAWARA》1~29完,東立出版。 《柔道爺爺》全一冊,東立出版。 《網壇小魔女╱HAPPY》1~23完,東立出版。 《怪物╱MONSTER》1~18完,東立出版。 《二十世紀少年╱20th Century Boys》1~16未完,東立出版。 《PLUTO》新連載,尚未出版。 一般讀者接觸到他的第一部作品,應該就是《以柔克剛╱YAWARA》。沒印象?給個 提示,數年前有一部動畫,叫做《柔道英雌》,就是《以柔克剛╱YAWARA》的動畫 版本。還是沒有印象的話亦不打緊,你可以從現在開始認識浦澤直樹這位多產作者 。 他的作品有怎樣的一個特色來滿足閱讀者? 這是身為讀者的我們會冒出的第一個疑問。 我的一貫回答則是:他足以粉碎你對一般漫畫的看法,?不誇張。 *分類導覽 他早期的作品《終極傭兵》、《危險調查員》是其他人擔綱寫劇本,由他畫的故事 。兩部作品皆有濃厚的冒險風味取向,尤其是危險調查員,主角的感覺揉合了 〝馬蓋仙〞〝007詹姆士˙龐德〞以及〝印第安那˙瓊斯〞的感覺。取材內容十分多元 ,他實際上是由一篇一篇的小品短篇集合而成的大長篇,令人感覺每篇都很有味道。 而兩本短篇以及兩本番外篇,處處可見作者的小幽默、或反諷、或令人會心一笑, 會有種令人愛不釋手的感覺。 接下來的《以柔克剛╱YAWARA》《網壇小魔女╱HAPPY》則都是同屬於主角遭遇層層 困難,再勢如破竹、突破萬難,最終而成功的芭樂故事。 我個人比較偏愛《網壇小魔女╱HAPPY》這部故事。 很芭樂,那我幹啥把時間丟在這部作品上面? 或許你會問。 答案是,《網壇小魔女╱HAPPY》的劇情比較扣人心弦。 令人一本接著一本,愛不釋手。 這當然不是主要的原因,可是我推薦這作品,其實有四成是因為這因素。夠嗆人的 其實是他的畫風以及分鏡手法。 十分好萊塢的感覺。 *A+B=? “蒙太奇” 所謂的“蒙太奇”,就是藉由一些不相關的畫面,剪接之後,將其放置在一起,依 照特定的順序,讓觀眾來產生另一種新的概念,類似幻覺的東西。或者更精確的說 ,讓觀眾自行填補畫面之間的空白,來獲得導演所要傳達出來的訊息。 解釋的更仔細點,將兩個完全不相關的鏡頭排列在一起,而產生出一個新的意義。 就像A+B≠AB,而是A+B=C 。 AB並不等於C,C是一種全新的意念。 導演庫勒雪夫曾經做過某一個有名的實驗,首先,是一個面無表情演員的特寫鏡頭 ,分別與一碗湯、一具棺材及一個小女孩玩耍的鏡頭並列,分為三組影片。而當他 把這三個鏡頭放給三組觀眾觀賞時,大家的反應並不相同。大家都以為演員很有表 達能力,他的表情被解釋成飢餓、憂傷和快樂。由此可見,意義可以由並列的鏡頭 創造出來,而這也正是“蒙太奇”所依據的概念。 漫畫的分鏡其實跟電影的分鏡十分類似。 而浦澤最拿手的就是他的分鏡畫面都處理的很漂亮,十分的乾淨俐落,不拖泥帶水 。再加上他描繪人物細微動作的獨特畫風,其實就是一種享受,像是在欣賞電影一 樣。 這一點有什麼好處呢? 其實就漫畫而言,這在切換場景以及時間的時候,占了極大的優勢。 不會搞的讀者暈頭轉向,以及額外的花很多文字篇幅下去解釋。 再,接下來的就是奠定浦澤地位的《怪物╱MONSTER》出現江湖。 *善惡二元論 ﹝醫生到底是為了什麼目的去救助病人的呢? 難道是寧可為了成功而變成一個荒謬的傀儡嗎? 什麼是正義?什麼是邪惡?你有答案嗎? 善惡二元論已經不適用於這個世界,不要太相信自己的眼睛。﹞ 這是出版社某種十分吸引人的廣告詞,對《怪物╱MONSTER》的推銷詞。 而實際上也的確有夠資格如此形容,而這也是跌破你眼鏡的開端。 在此先簡介一下關於《怪物╱MONSTER》這部漫畫: 任職於德國某醫院的主角──天馬賢三醫生,拯救了重傷垂死的雙胞胎之一,一位 名叫作約翰的少年。由於他拒絕為同時入院的市長開刀,天馬被追究市長之死的責 任,在醫院內部政治中陷入絕境。可在此時,院長等三名上層幹部卻離奇死亡,天 馬反而登上外科部長的寶座。 九年後,當時失蹤的少年約翰再度出現,承認院長一干人是他所殺害的。從此天馬 便背負著不白之冤,一路追蹤約翰。一切的恐怖,皆由天馬拯救了垂死少年的那一 刻開始。大意便是這樣,在此不多做贅述。 要補充的是,關於善與惡的定義,在此粉碎無疑。以及小孩子的可塑性。 ﹝那個男人…就站在那裡… 『孩子,聽清楚了…人類…可以成為任何東西喔!』﹞ ﹝知道嗎,聽清楚了…妳要把剛剛看到的事情全部忘記。 逃到很遠的地方去…能跑多遠就跑多遠…人類……能成為任何東西。 你們是美麗的寶石…所以,不可以變成怪物…﹞ 結果呢?自行分曉。 *T˙REX╱20 Century Boy 而浦澤直樹有一個很奇怪的,呃,嗜好吧。習慣同時手頭上有兩部作品,他在畫 《怪物╱MONSTER》的時候,也同時在畫《二十世紀少年╱20th Century Boys》 這部作品。 讓我們回到一開始的假設性問題:如果你小時候的幻想,在你長大後成真了,那會 是怎樣的一種光景?像是預言那樣。可能是隨手的塗鴉、日記、或者童言無忌的胡 扯。 這就是這部《二十世紀少年╱20th Century Boys》最有趣,也是最基本的設定。 當中參雜了大量的,屬於當代人物的記憶,時間點設定在日本昭和四十年代,也 就是西元1970年代初期。 主角叫做賢知,還有他的那一掛朋友們。出生在經濟快速成長的1960年代,而在阿 波羅號成功登陸月球的1968年,還有1970年舉辦在日本大阪的“萬國博覽會”讓還 是小學生的他們隨著當時日本沸騰的情緒,為了《即將到來的21世紀》,也跟隨著 起舞,一同幻想美好、令人憧憬嚮往的未來,還有以後一定變成很帥氣大人的模樣 。 當中當成主旋律的是穿插在其中,屬於當代人記憶的許多的搖滾樂。其實這書名, 《二十世紀少年╱20th Century Boys》也是一首歌的歌名。 在1969年,賢知他們在一個草原,使用雜草堆蓋了一個秘密基地,還設計了一個獨 有的標誌,只有知道這個標記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並設立了陷阱來防止不相關的 人進入。秘密基地中能音樂聽到爽、漫畫看到爽、還有“平凡龐吉”,據說裡面有 脫光光的女生,以及最重要的,有一本幻想塗鴉的,叫做《預言之書》的筆記本。 這才想起小時候也曾經幹過類似的事情,有一個秘密基地,還有專屬的標誌,還會 有等級階級之分,掛在胸前,然後裝扮、幻想自己是正義的一方,然後來對付邪惡 組織。只是沒有《預言之書》。 *預言之書 邪惡組織企圖消滅人類,而解救這個危機的9位英勇的戰士挺身而出,為了保護地 球的和平。他們寫下了邪惡組織的攻擊模式,以及細節。他們稱之為《預言之書》 。 為此,他們還在樹下埋了一顆“時空膠囊”,當成傳言給未來的他們,並且相互約 定好:『下次把這個挖出來的時候…就是我們要保護地球,不受敵人侵略的時候阿 …』 而這些虛構,在長大成人之後,因為兒時玩伴莫名的死亡,不可思議的事情也漸漸 的出現。而這個世界也一步步的照著他當初的塗鴉構想慢慢淪陷…不同的是,在此 時他已被抹黑,變成企圖毀滅世界的恐怖份子。 甚至到了故事後面,還出現了一本《新˙預言之書》的東西。內容也是同樣的平凡 無奇,荒誕,甚至會令人感到十分的可笑。 可是若是知道詳情的人,則會覺得十分的毛骨悚然,雞母皮直直起,雞皮疙瘩掉滿地。 唔,這構想夠有趣吧?既空想又實際。 關於劇情就此打住,再講下去我可能會被送到朋友世界去吧。 那是一個神秘的地方,專門收容不乖的小孩。 還有在市街上出沒的,不完全的夢想家,也就是惡劣的危險份子。 ﹝多加一位去『朋友世界』!╱謝了──﹞ 在此要講的是其中一個有趣的概念,“認真拼勝負”。 *伍茲塔克音樂祭 ﹝一九六九年舉辦的伍茲塔克音樂祭…四十萬以上的觀眾參加這個活動… 那雖然被大家稱為愛與和平的祭典…可是這個世界講究的還是錢… 如果沒有錢的話,根本不可能聚集那麼壯觀的演出陣容── 可是圍繞在四周的廣大群眾,推倒出入口跟圍牆… 結果在不知不覺間變成不收費的音樂會。 所以這個世界講究的還是錢,不過那不是一切… 如果要認真拼勝負的話…一定要破壞某些東西阿!﹞ 這段話讓我深深感動無法自己。 有些事情是不得不做的,在我們的生活當中。 在漫畫裡,每個人都是凡人,只是賢知多了領導人的特質。 而在長大之後,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煩惱, 在某段賢知的自白道出: 『我真的給你們帶來很多麻煩。就跟小時候一樣,為了自己的夢想把大家拉下水。 我每次都是這樣。不管幹什麼都不順利…到最後也是這樣子把樂團解散掉了… 我老是把事情想的很誇張……』 這彷彿是浦澤夫子自道的感覺,也應該是很多人內心的感觸吧。 而當你要認真拼勝負之時,還是要破壞些規矩的吧。 而當你要認真拼勝負之時,還是要破壞些規矩的吧。 因為規矩從來就是拿來被打破的,墨守成規只會扼殺你的創造力。 *群體瘋狂 宗教。 還有演唱會,祭典,都像是人類集體發瘋一般的場面。 一開始在故事當中,“朋友”只是一種宗教的概念。 而發展到了最後,卻變成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 人類本身就是群體動物,很自然的會被大家牽著鼻子走。 在這邊我想到的是一部叫做“虛擬偶像”的電影。 在影片中的主角闡述了一則概念: 欺騙一個人或許很難,但是欺騙一群人就顯得簡單許多。 古人有云:三人成虎。 若是一群人都跟著這樣子作,唯讀你不是,那這反而凸顯出你很奇怪且格格不入。 很有趣的一則事實,雖然往往都不是很客觀。 你會無法把持著旁觀者的態度,而變成了當局者。 *結束與開端 或許就此打住來結束這篇心得是差不多的。 《二十世紀少年╱20th Century Boys》可以說是由許多的小故事串聯起來的。 而每個小故事似乎都是不相關連的,可是到了最後,每個人物都會因為某些相關性 而串聯起來。這讓我想到一門新的科學理論──《六個人的小世界》,在人與人之 間,不管再怎麼遠,你要與世界上任一個其他人產生互動,最多只要經由六個人便 可達到。 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這世界似乎就是這麼小。 該是時候換你遇見浦澤直樹了。 領略一下何謂“心機最重的作者”,他會將所有的線索明白的展現在你面前,可是 會將你的注意力移往他處,放在其他東西上面。 相信《二十世紀少年╱20th Century Boys》是個好的開始。 *朋友標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因為我覺得這篇文寫得很好,所以跟大家分享:) 我是一個小小潛水者:) 第一次發文,請多指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58.67.75

219.91.108.131 07/09, , 1F
好文喔:)
219.91.108.131 07/09, 1F

220.138.67.81 07/09, , 2F
好感動的文章阿 推一個
220.138.67.81 07/09, 2F

61.62.108.48 07/09, , 3F
太棒了
61.62.108.48 07/09, 3F

61.230.90.148 07/10, , 4F
GREAT 借轉至我的個人版 謝謝!
61.230.90.148 07/10, 4F

220.137.104.36 07/10, , 5F
好棒:p
220.137.104.36 07/10, 5F

203.70.71.6 07/12, , 6F
可怕!!!! 佩服
203.70.71.6 07/12, 6F
文章代碼(AID): #10xls1Tv (MONSTER)